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三屜饅頭

2007-06-26 18:52:30

惡不是女人的保護色


同其他的根據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相比,這部電影名氣要小得多。沒有很耀眼的獲獎經歷,沒有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陣容,也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吸引我之處,恰恰在於它的獨特和冷門之處:這是一部很關注現實電影,這是一部女性視角的電影,這是一部講述女性遭遇的電影。在角色的塑造上,它沒有流於簡單的好與壞的臉譜化的刻畫,而是展現出三個矛盾重重,形象豐滿的女性形象。

故事梗概:
送信的郵差發現多麗絲正舉著棒槌要對癱瘓多年的老寡婦薇拉行兇,於是多麗絲被以謀殺薇拉——她服侍了許多年的女人——的罪名控告。多麗絲確實有足夠的動機去殺死薇拉。多年來,作為薇拉的女傭,她一直被薇拉折磨。薇拉總是刻薄又嚴苛的要求女傭嚴格按照自己的指示幹活。
而當在紐約當記者的女兒沙琳娜得知母親的近況而趕回家鄉時,她不得不面對內心深處對過去往事的不堪回憶。父母關係的不和睦以及對母親殺死父親的懷疑,使早早就逃離家鄉去紐約打拼。但在於母親的相處中,她漸漸得知當年事情的真相:是由於懷疑父親對她進行猥褻,母親才忍無可忍下決心殺死了她的父親。直到這時,她才敢面對內心裡最深的不堪的一段過去:父親確實曾對她猥褻的事實。最終,沙琳娜幫助母親洗清薇拉一案的嫌疑,證明只是薇拉尋求自殺,請求多麗絲幫她儘快了結的事實。而對於當年殺死父親的心結,母女互相得到了理解。

人物分析:多麗絲、沙琳娜、薇拉——三個以惡為保護色的女人
多麗絲、沙琳娜、薇拉這三個女人都曾經提過一句話,意思都差不多是:女人不壞活不下去。而這三人確實貫徹了這句話。
薇拉是其中最強勢的女人。她是個有錢的女人,從來到小鎮始,她就自己做自己的主宰。她要求女傭必須嚴格執行自己的吩咐和要求,而那些吩咐和要求苛刻至極。比如所有的餐巾必須手洗然後熨平;晾床單要用6個夾子;要讓衣服吹到南風;每天要用汽水清洗馬桶……她像個女王一樣指使著女傭們幹活。
但她卻無法像指使女傭一樣把丈夫也把握在手裡。當某天她再次回到小鎮時,她已經是個寡婦,快樂的寡婦,準備從此定居。丈夫死於一場車禍。當時觀影的筆者就在懷疑她丈夫的死因可能不是場意外,果然在後面得到證實。多麗絲向她哭訴自己辛苦攢下的三千美元都被丈夫偷偷從銀行取走,懷疑丈夫對女兒行為不端。她果斷而狠毒的說:意外是怨婦的良友。一個丈夫可能死於從情婦處歸來的路上,死於一場意外的車禍。無法把握丈夫的她果斷的選擇了將仇恨發洩,也鼓勵多麗絲果斷的將丈夫了結。多麼強勢又可怕的作風。也是由於丈夫的不忠使她對男人心灰意冷,在電影裡她再也沒有和其他男人來往,而是在自己的別墅里作威作福,像個女王般強勢。
但在癱瘓後,她的痛苦不言而喻,相對於身體的殘疾帶來的苦痛,精神上的難以繼續持續強勢更令她受不了。她再也不能穿絲綢睡衣,因為大小便失禁的她只能穿便於清洗的睡衣。而整日躺在床上有任何需要時只能靠多麗絲的幫助。甚至幾米遠處自己喜歡的小瓷豬也拿不到。她一直仰仗著女傭多麗絲的服侍才苟活著,連死都需要她的幫助。她知道自己欠多麗絲的恩情,所以將遺產都留給了多麗絲。
薇拉是個處處強勢的女人,卻實際上並不快樂。丈夫的不忠是最關鍵的原因。女人的幸福需要男性的呵護,但是當女人的不幸來自於這個她希冀能給她呵護的男人時,她的不幸是巨大的。就像薇拉那樣。
薇拉由於婚姻的不幸而選擇了殺夫,而多麗絲早就對與丈夫的婚姻生活失去任何的信念。對此她做了一些反抗,但更多的是忍受。而當發現丈夫對女兒可能有猥褻時,她便開始無法忍受。
相比與薇拉是以男女關係中的女性一方的角色而言,多麗絲是以一個守護自己女兒的母親的身份存在的角色。她的婚姻生活早已死掉了。之所以選擇與丈夫湊合這下去,她是為了女兒。所以,當發現女兒被丈夫猥褻的痕跡時,她非常的震驚和憤慨。她立刻去銀行取多年來不動聲色攢下的三千美元,準備帶女兒立刻離開丈夫的魔爪。也是因為丈夫絕了自己離開的後路,她才忍無可忍,接受薇拉的建議,決定殺掉丈夫這個惡棍。
儘管看上去強壯,也曾經在與丈夫的對抗中有過強勢的反擊,但多麗絲的形象還是軟弱的。被丈夫一棍子打在腰部時,她毫無抵抗能力,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反抗丈夫時,卻因為女兒的原因她自己選擇了儘快結束這次衝突。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想破壞家庭的完整。
而女兒的離去讓她心灰意冷。在被指控殺死薇拉後甚至不肯主動請律師,而是不斷的激怒老警官。她何曾斷絕對女兒的思念。她對剪報的重視程度就可以知道她多麼在乎女兒的幸福。在與女兒的相處上,她並不是個溫柔的母親。她對女兒的愛沒有表現的很多看得見的地方,而是一心培養女兒成為一個能自立的人,不必依靠男人。所以她那麼重視女兒的教育。
多麗絲的角色是一個身為母親的女性,為了守護自己的女兒而殺了丈夫。但她的不幸也是顯而易見的。女兒最大的幸福是家庭的和睦,父嚴母慈,但她沒辦法讓女兒得到這樣的幸福。甚至最後因為殺夫而使母女之間關係出現裂痕,女兒離她而去。
女兒沙琳娜也是個處處尋求強勢的女人。長大後的她一心離開家鄉,逃避母親,多年後才回來。回來時母親甚至第一眼不認得她,母女關係非常的緊張。她在紐約的報社並不如意,她在事業上是以強勢的態度去面對的,積極的搶著去報導寫新聞,但是屢屢遭到主管的制止。在男女關係上她與主管之間的處於下風,對男友的不信任使她無法真的把握到自己的幸福。
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她受害者的地位。小時候的遭遇是她一直不敢去面對的一段傷痛經歷。父母不和睦,母親沒有給於足夠多的看得見的關懷,而父親對她的猥褻是她最深的痛楚。直到知曉母親殺父親的原因,她才解開對母親的心結,才漸漸放開自己當年在船上的那段遭遇。
沙琳娜也沒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無論是男女關係,還是事業,還是與母親與父親的關係。直到最後她才敢面對當年的經歷,不再一味責怪母親,母女關係有所修復。但有理由認為,童年遭遇對她的影響,就像她嗜服的藥物一樣,不是輕易能夠戒除的。
我們發現,三位女性她們在各自的生活中都需要依靠男性才能得到各自的幸福,無論是以丈夫為角色的男性,還是以上司為角色的男性,還是以父親為角色的男性。但當不幸來自於這些對她們至關重要的男性時,她們無可選擇,無論是選擇忍受還是反抗,她們依然無法得到幸福。即使她們聲稱惡是女人的保護色,但惡確實保護了她們嗎?顯然沒有。

關鍵場景分析:日食——太陽被遮住的時刻
這部電影中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幕無疑是多麗絲在日食時殺丈夫的那個場景。
得手後的多麗絲臉上展現的是劫後餘生的恐懼。當背後日全食完全瞬間太陽光輝在被遮掩住的瞬間又突然從另一邊露出,燦爛的光芒下,女主角的形象以露出點光明的太陽和天空雲彩為背景,竟然宛如聖母般的神秘偉大。在確認丈夫已經確實死去後,她長舒一口氣,臉上難得的安詳。日食本身含有女性對男性的顛覆的隱喻。因為太陽象徵著男性,而月亮則是女性的化身,一般下,太陽總是光芒萬丈,月亮黯然失色。但在日食的瞬間,月亮遮掩了太陽的光輝。而謀殺得手恰好在日食完全的霎那,安排得非常巧妙。
但剎那的顛覆註定這殺人的手段不是長久的幸福。日食只是太陽被遮住的一霎那,在幾分鐘後又回復自然,恢復到陽盛陰衰的常態里。女主人公儘管有過那一瞬間的如聖母般的時刻,但馬上她就陷入了警官的糾察和女兒的懷恨中。殺夫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她繼續陷入男權社會的沼澤里,繼續苦苦掙扎。
其實電影裡男權社會對多麗絲的不公時刻存在。在銀行里,多麗絲自己坦言,如果帳戶是丈夫開設的,而自己以存摺掛失的名義取出錢去肯定是不會被銀行信任的,而丈夫,一個名聲狼籍的惡棍,卻能輕易得到信任,取走妻子辛苦攢下的積蓄。而警官十多年後依然對當初丈夫的死的苦苦糾纏也是多麗絲的無奈。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從未因為家庭暴力得到司法的救濟。可想的是,即使她尋求司法的救濟也幾乎不會有什麼成果,對於一個將幸福綁在男人身上的女人,她的幸福是聽天由命的。
但即使如女兒一般像個獨立的女性一樣在紐約打拼,依然沒有得到幸福。影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這種女性的無奈的表現。即使百般掙扎,她們仍然無法擺脫命運的束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