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港)/布拉格的春天(台)

7.3 / 38,868人    171分鐘

導演: 菲利普考夫曼
編劇: 米蘭昆德拉 尚克勞凱立瑞 菲利普考夫曼
演員: 丹尼爾戴路易斯 茱麗葉畢諾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路人甲

2007-06-29 09:35:04

承受不起


1968年初春的一天,捷克首都布拉格。在郊外一家小咖啡館裡,腦外科醫生湯馬斯邂逅泰瑞莎,泰瑞莎在這裡當女服務生,她當時正在閱讀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對這個樸實而脫俗的美人,湯馬斯幾乎一見傾心。而湯馬斯這個風度翩翩的城裡青年,正合姑娘的心意。兩人很快親熱起來。但捉摸不透的湯馬斯要回布拉格,就與泰瑞莎告別了。湯馬斯是個風流成性的單身漢。如果他用職業口吻對女病人說:「請把衣服脫下!」那些女人就會毫不猶豫地脫光衣服,任他擺佈。不過,這些都是逢場作戲而已。唯有女畫家薩賓娜,他把她當作知己。他倆交往過甚,可他從沒在她家裡過夜,儘管薩賓娜向他表示過,她愛他。湯馬斯從郊外回來,不免有些失落,就逕自來到薩賓娜的寓所。薩賓娜這時身穿黑色比基尼泳裝,頭戴一頂黑色紳士帽。她趴在一面橢圓型的鏡子上,鏡子內外的女人構成靈魂與肉體、理智與慾望的反襯和對照。湯馬斯在一邊看得神魂顛倒,撲向薩賓娜,雙雙墜入情海慾火之中。不久,泰瑞莎追隨湯馬斯而來,怯生生地闖進湯馬斯的家。泰瑞莎為湯馬斯帶來清純、質樸的氣息,他按捺不住飢渴,「我來給你檢查一下,請脫掉衣服!」他又將泰瑞莎帶進了愛河。影片改編於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著名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被評為1988年美國十佳影片之一,獲嘎納電影獎。講述的是布拉格年輕有為的外科醫生托馬斯有兩個女性知己莎賓娜和泰瑞莎,這時正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時期,托馬斯投稿發表了激進的文章,蘇聯出兵捷克,托馬斯三人逃亡瑞士,莎賓娜去了美國,托馬斯和泰瑞莎回捷克,被開除公職,兩人隱居與鄉下,在一次車禍中雙雙喪生,在美國的莎賓納接到噩耗不禁潸然淚下。影片通過托馬斯三人的生活軌跡和感情糾葛,史詩般的展現了那時捷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和情緒,富有哲理的探討了人類天性中的「媚俗」的本質。
  我不想對電影作太多的評論,如果各位想了解電影本身的話,可以去些權威的電影網站查看權威的評論。生命中充滿矛盾,「輕與重」、「靈與肉」、「忠誠與背叛」、「光明與黑暗」……矛盾中沒有什麼對錯之分。所有的人都在矛盾中掙紮著,努力的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我也時常有兩個自己,一個是現實主意的自己,一個是理想主義的自己,但很多的時候卻分不清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自己的區別,也許它們都不是真實的自己。電影只是一種娛樂,它的本身並不代表什麼,它的含義是看電影的人所賦予它的。
     其實短短三小時的電影是根本不可能將小說所包含的那種抽象的哲學內涵完全的表達出來的。但是電影給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具象的,有血有肉的,生動的愛情故事。通過這種游弋不定的愛情,向觀眾揭示了在動盪的政治環境下,人對於情感和慾望的狀態,富有哲理性的探討了"靈"與"肉",輕與重等永恆的生命主題.在電影中,情愛雖然是主線,但絕對不是中心,而僅僅是在動盪的體制和政治環境下人對於滋生的某種證明和宣洩.通過性的表現,看到的是深不可見的對生命的悲觀和歸慾望的不可辯駁的屈服.
    電影在美國電影表現尺度逐漸轉變的年代,它的誕生標誌著美國電影重返過去的成熟階段,因此在美國公民中燃起了性愛的火花,電影講述了生與死,愛情與責任,道德與權勢.導演用歐洲電影的風格向觀眾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簡單故事,打破了原著作者的嚴謹先鋒的結構和深邃的思想論述,卻沒有草率的演變成一部膚淺的愛情電影.而是將改編成符合各種層次觀眾的品味.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將影片從政治走向哲學,由強權批判走向了人性批判,從捷克走向了人類,從現實走向了永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