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血濺艷陽天--Behind the Sun

太阳背后/太阳背后/血溅艳阳天

7.6 / 7,222人    105分鐘

導演: 華特薩勒斯
編劇: 凱里阿努茲 Sergio Machado
演員: Jose Dumont 羅德林哥桑特羅 Rita Assemany Ravi Ramos Lacerd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帶愛相

2007-07-04 05:58:09

《太陽背後》觀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太陽背後》不是什麼大片,充其量也就是得了個威尼斯電影節觀眾獎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如果非要跟大片扯上點什麼關係的話,可以提一提它的導演:薩拉斯,也是《中央車站》的導演。一如薩拉斯過往片子的風格,《太陽背後》表面平靜,內裡卻充滿力量。
    影片以1910年代,巴西內陸兩大家族爭奪土地為背景。伴隨著沉重而悠揚的音樂,我們看到一個小男孩獨自走在一條黯淡無光的小路上。他一邊走,還一邊在喃喃自語:我的名字叫柏古,我在努力回憶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我,我哥哥和風中的襯衣。要看到片子最後,我們才知道這原來是一個死者的自述。接下來,幾個如雕塑般靜止的人物漸次出現:一對中年夫婦,一個青年,還有一個小男孩,也就是一直在自述的柏古。他們一動不動,只是用哀怨的目光注視著一件白色的襯衣,它掛在晾衣繩上被大風吹得上下翻飛。只有柏古的父親說了一句簡單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血跡變黃了。
    由此,我們知道那襯衣上面染的是血跡,我們大概也猜到,這是一個跟復仇有關的故事。隨著劇情慢慢展開,我們知道,柏古家與當地另一個家族----費家,因為爭奪土地而成了世仇,兩家人之間互相殺戮。依照他們的規矩,死者襯衣上的血跡變成黃色以後,死者的家人就將去殺掉對方家族的一個人,報仇血恨,如此週而復始。最新的一個受害者是柏古的大哥,這樣復仇的使命就落到了柏古的二哥----東奴身上。東奴遵照父命,幹掉了費家的一個兒子。這樣,東奴順理成章地成為費家的下一個復仇對象。正如費家那個瞎子爺爺對東奴說的那樣:你的人生從此將分為兩段,活過的日子和剩下的日子。年輕的你,將永遠嘗不到愛情的滋味。
    而東奴的宿命終被打破。一直黯淡的影片色調,這時也開始明亮起來,甚至有些色彩斑斕。這都是源於一個女人的出現:卡拉。跟大多數民間藝人一樣,卡拉的「絕技」也只不過是噴火表演罷了,但是這對一直處於封閉生活中的柏古和東奴來說,卻顯得那麼地神奇和偉大。柏古把卡拉當作是美人魚的化身,而東奴更是與卡拉陷入了熱戀之中。
    整個片子的結構也像是一個輪迴,影片的尾聲又回到了它的開頭:在黑暗的野地裡,柏古獨自行走著,喃喃述說著自己的夢想。這時槍聲響了,柏古的生命與夢想就此終結。東奴決定放棄復仇的使命,以擺脫這片土地給他帶來的宿命。他不顧父親的威脅,大步流星般地離開了這個家,去尋找大海。對他來說,那裡不僅有美人魚卡拉,那裡也將開始他嶄新的人生。
    這部電影的畫面優美、生動,轉動的牛車,翻飛的襯衣,盪動的鞦韆等等,這些充滿意像性的鏡頭,無不讓人久久回味。而我相信,對於導演薩拉斯來說,如何拍出這些漂亮的鏡頭不是什麼難事,最大的難題也許是如何處理略顯老套的主題。但是看得出來,薩拉斯的功力十分厚實。主題雖然老套,但敘事卻做到了婉轉巧妙。講的是一個復仇故事,卻不專注於復仇本身;雖然殺戮不斷,但卻不渲染血腥;人物充滿仇恨,最後卻走向了寬容。在我看來,這最後一點尤其重要。像許許多多戲劇、電影中的那些傳世之作一樣,在《太陽背後》當中滲透的那種人性的力量和光輝,最終憾動了我們這些觀者。也許正是因為如此,雖然這個片子源於阿爾巴尼亞一位小說家的筆下,由巴西導演改編成劇本,並拍攝完成,而在我這個中國觀眾看來,卻感覺是那麼地真切,彷彿就在身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