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osebee

2007-07-05 07:07:47

Der Untergang


今天的心情鬱悶到了極至。完全是因為下午課上看的那部片子《帝國毀滅》。老實說,在家裡的時候,看了一半睡著了,可今天的心情卻被完全拖垮了。無關與同情,無關於罪贖,當我再次與那段歷史相遇的時候,我的頭腦中不停的縈繞著那幾個字眼:歷史與生命,人類與信仰。

《帝國毀滅》,在那個近似乎瘋狂而黑暗的時代里,人類創造了這樣的歷史。當炮火將一塊瘋狂的土地變成一片廢墟的時候,這意味著什麼?噹一聲槍響成為一個生命的終結的時候,又意味著什麼呢?對於世界,意味著正義戰勝邪惡;對於德國人民,意味著毀滅,抑或是重生;對於Hitler,意味著未完成的夢想,或是永遠迷失的世界。由狂熱的顛峰到無助的毀滅,無數生命也隨之結束。榮譽,背叛,愛情,仇恨一切隨著生命的累積,夾在塵封已久的歷史之中。它如此的渺小,以致於它像炮灰一般瀰漫在空氣中,很快隨同風一起消散;它又如此的龐大,以致於再次被掀開的歷史完全被烙上了生命的痕跡。我們活著,我們擁有這世界上最普遍的存在方式,卻從未察覺我們也正在成為歷史。在生命湮滅的那一刻,小丑還是偉人,都已無法知曉,而最真實的記錄便是我們曾經活過,然後死去。大凡生命都只有這一種方式,無人有第二種可能。生命終結,而歷史卻永無止境。

還能記起小崔前天做的新長征路的報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了解歷史,是為了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統一而不容質疑的名字,那就是人類。有人說他天生劣根,有人說他天生高貴。其實天生怎麼樣已早就被達爾文解釋清楚,而總讓人迷茫卻是那個怎麼活的問題。無論是小崔描述的那些草原騎士,還是那些用身體去做炮灰的小紅軍戰士;無論是為Hitler的第三帝國與盟軍奮戰到最後一刻的少年,還是忠誠並且不離不棄的法西斯追隨者。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一種叫做信仰的東西。堅定的讓人敬畏,偏執的讓人畏懼。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信仰,賦予今天太多的思考,太多的迷茫。

這不禁讓我想起八十後。信仰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曾經一個人問:你信仰什麼?我停頓與猶豫之間說,我信仰自己。可是當我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馬上就後悔了。我清楚這只是我空曠平地上一片障目的樹葉罷了。其實我是想說,八十後的人信仰很多。他們喜歡思考,喜歡探索,喜歡嘗試。他們試圖尋找一種足以讓他們信服的東西,卻發現沒有什麼能讓他們如此狂熱的去信仰的東西。瘋狂的體驗,瘋狂的自我也就成為了生活的主體。也許又再次被推崇的書籍《在路上》能詮釋一些內容。我們現在的狀態,似乎二戰後那些「垮掉的一代」。無信仰,叛逆,探索存在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但實際上八十後又與「跨掉的一代」有根本的區別:那就是,後者真正叛逆著高壓政治下的生活狀態,尋求一種新的價值觀;而我們所謂的叛逆卻更多停留在幼稚階段,更多的是以自我感官刺激為目的探索性嘗試。這是歷史的重複,還是歷史的延伸?我們是否真的擁有自己的《在路上》,活著仍然還是那個被翻譯成中文的美國人的《on the road》。這是一個需要八十後在旅途上,音樂里,文字中思考的問題,如果真的可以思考出一個可以被稱做信仰的東西,成為一個不朽的時代。

無論如何,別忘了,我們還活著,我們擁有生命,我們在創造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