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ixuqing

2007-07-11 05:31:43

《死亡詩社》觀後感—— 05年心理課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每次看完此類影片,都讓我感到一種深深地震撼。就像《放牛班地春天》《美麗心靈》《帝企鵝日記》。
剛看到《死亡詩社》這名字時,以為是一部類似於《孔雀》沉悶壓抑。沒想恰恰相反,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青春活力,那種本該屬於青年的激情。
最吸引人的當然是那位自稱之為「船長」的新教師約翰•基丁。影片開頭描述的學校「傳統、榮譽…」教規及一系列課堂上的嚴厲刻板等似乎都是為基丁的出場做鋪墊。突顯他的與縱不同。事實也正如此。
在第一堂課上他就帶領著學生走出去聆聽照片中上幾屆英傑發出的呼喊,「布匹迪恩」,save the days,及時採摘花蕾;他鼓勵學生們撕下書中的那些亞被理論所遮蔽的紙頁,他引領著他們走進詩的殿堂,認為「詩、浪漫、愛情」才是生活的真正意義;
他向他們朗誦那些先賢們的詩句「因為你的存在,因為生命和個體存在,因為偉大的戲劇在繼續,因為你可以奉獻一首詩,是的,因為你可以奉獻一首詩。那你們將奉獻一首怎樣的詩呢」他向他的學生發問,用獨特的方式讓他們沉思自省。
他讓學生站到講台,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正如站的越高,看的更遠,更客觀。他用走路的方式向這群年輕人闡述順從的嚴重性,開始人們有各自的腳步,經過一段時間,腳步聲趨於齊整,乃至統一。他提倡他們要堅持自己的腳步,走自己的路,正像他所朗誦的詩句那樣:「兩條路在森林分叉,我選擇人少的那條。」
他鼓勵學生們自寫自讀自己的作品,同時用他那基丁式風格讓學生喊出自己的心聲。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了一群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如果把基丁比做一船長的話,那他們就是一群「水手」,他們私下去尋找那死亡詩社俱樂部舊址,穿梭於夜晚朦朧陰森的樹林中,他們中也有勇敢的追求愛情,也有為了心中的夢想毅然參加戲劇表演的尼爾,他們勇敢,創新,自信,不缺乏浪漫,還有那墜落地面的文具盒,互相傳搶筆記本,在足球場上散發的激情,以及尼爾的死訊所帶給他們心中沉痛的打擊撕心裂肺的吶喊…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深深感動,流淚。
他們就像一群水手,在船長的帶領下勇敢地向舊傳統、刻板封建教育制度及頑固的家長群體反抗,雖然結局的代價很慘痛:尼爾戴著他那載滿夢想的花冠純淨的死去,船長看著誓言「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淚流滿面,室友們傷心欲絕又不得不簽下拿份違心的名字。
但,這場戰爭失敗了嗎?當基丁拿著他的材料走出教室,當學生們一個個跳上課桌喊著「船長」,當他們四目相對,熱淚盈眶。我們知道,不,沒輸!
走出教室,風已吹乾臉上的淚痕,留下幾聲抽搐、幾許思考。一部好的影片,一部好的作品,一位好的教師…其影響真的是非常大。我不禁為自己終日的無所事事毫無夢想,還時時把「鬱悶」掛在嘴邊感到羞愧,對呀,我將向世界奉獻一首怎樣的詩呢?彷彿又聽到「布匹迪恩」的呼喊,加快腳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