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導火線--Flash Point

导火线/破军/

6.8 / 11,486人    88分鐘

導演: 葉偉信
演員: 古天樂 呂良偉 甄子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ington

2007-07-28 01:23:52

《導火線》漫談(一):武藝電影的發展


動作片是不斷髮展的,這是優秀動作導演推動的,更是市場的需求,這裡隨便聊聊。

暴力和愛情是電影永恆的主題,所以動作片是永遠有市場的,如果動作片對武藝的描寫過多,也就成了我們習慣說的功夫片,功夫片題材是香港電影開創的,最早的演員是沒有功夫底子的,所以20世紀60年代那時的功夫片大多暴力血腥,粵劇和京劇的武生來做一些動作已經能讓觀眾沉迷在他們演繹的功夫世界裡,優秀之作如《大醉俠》或《獨臂刀》也僅僅是靠導演的功力,後來劉家良把自己的南派武術帶入電影,出現了一批表現純正中國功夫的題材,象《少林三十六房》等,不過拿到現在來也僅僅是小眾喜歡而已,首先電影技術沒有現在先進,其次最重要的是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還是有差距的,前兩年拍的《醉猴》就是個例子。

70年代初,李小龍來了!他是一個偉大的演員和導演,以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真正的搏擊功夫以及全新的理念拍電影,這時世界轟動了,因為功夫片的這個轉折太大了,後來李小龍宗師去世了,片方就去找李小龍相似的去繼續拍,發現僅僅是照貓描虎而已,因為什麼,用現在流行的話說,缺少人才!那時沒有具備李小龍功夫的電影人才,更沒有像他那樣的動作導演,但是這塊迅速膨脹的功夫片市場不能停下,於是繼續回到60年代的那種題材,可是大家都在這麼拍,競爭還是比較大的,袁和平腦筋比較活,不再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觀眾,改走喜劇動作路線,這下讓成龍火了,醉拳,蛇形刁手,一部接一部,而且喜劇動作題材也適合成龍,洪金寶,元彪這些戲班武生的功夫來表現,後來徐克打造新派武俠片,恰逢中國武協推廣的新派武術,這又是另一種不同於既往香港武打片的一種風格,李連杰又火了,雖然其間具備李小龍風格身手的甄子丹也在那時進入電影了,但是武打片主流類型已經是這些了,資本是追逐市場的,所以說,機遇是很重要的。

社會在發展,功夫片肯定也要發展,但發展不外是三種:一是引入多種動作元素,加一些除武藝外的其他動作,槍戰啊,爆炸啊等等,象尚格雲頓早期的純搏擊片到後來的動作片就是,二是引入更多電影科技,象用電腦科技包裝起來的類似駭客帝國那樣的動作,三就是把武藝的最新發展帶入電影。但是無論加入再多新的元素,電影裡表現的武藝應該不變的一點就是,你必須是真實的格鬥,從這點來說,《龍虎門》誇張漫畫裡的武功和真實格鬥的結合也是一種有效的嘗試,為奇幻功夫片的動作設計做了一個範例,在功夫片的發展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近十年功夫片市場又不行了,為了影片能賺錢,進入了明星多,投資多的所謂大片時代,結果泰國又出個托尼賈把很多人震住了,說這厲害啊,其實說白了還是過去香港的那些經驗,沒啥新的地方,僅僅是因為裡面的武術變了,中國功夫換成泰拳了,有人說這部就是創新嗎,但是你想想泰拳存在幾百年了,以前沒人表現僅僅是功夫片大多是中國人拍的,主題誰去表現那個啊,只有泰國人才能把自己傳統的東西發揚的好,才熟悉自己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泰國人的電影給世界範圍的觀眾一個短暫的視覺衝擊,作為表現真功夫的電影,和李小龍風格電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打而打,大部份是一些比較具有震撼力的拳腳肘膝動作的鏡頭剪接組合,並沒有涉及真正的武術理念上的東西,而李小龍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每一場打鬥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表達了他的武藝觀念,也充滿了對傳統武術的反思和抨擊,而這些動作讓更多的世界範圍的武術家很受啟迪,所以說李小龍的電影是真正的武藝電影,無論是電影專家還是武術家都無可挑剔。

雖然武打片的拍攝是跟著市場跑的,但這僅僅是市場的引導作用,武打片以武打為主,所以無論武打片裡的動作設計如何發展,數年後還是必然回歸必須和真實的武藝相符這個最本質的源頭,真正的功夫片或者武藝電影應該是隨著真正的武藝發展而發展的,把武藝帶入電影,把武藝的最新發展帶入電影,這樣才是真正的功夫片,那些喜劇動作,殭屍動作,新派武俠,還有泰國佬的東西,僅僅是取材的需要,因為沒有合適的人嘛,或者是因為商業逐利的需求,雖然很多我也喜歡,但不是我最喜歡的。

隨著武藝的發展而發展的功夫片,我只認為兩人合格,一是李小龍,一是甄子丹。

甄子丹一直把最新的武術帶入他的電影,從最早的《洗黑錢》、《直擊證人》裡的自由搏擊,到《殺破狼》里綜合格鬥小露身手,再到目前的《導火線》里全面展示MMA(Mix Martial Arts,綜合格鬥),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動作設計理念,那就是延續李小龍的電影拍攝理念,用現代的電影手法和最新的武術來打造新時代的動作片。

既然好的武打片裡的動作應該隨著世界武藝的發展而發展,那麼目前的世界武藝這幾十年又有什麼變化呢,下面簡單看一下。

應該來說,近幾十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範圍內移民方便了,科技也發展了,所以武藝的推廣成本也降低了,也就迎來了世界武藝大融合的時代,這些年應該是發展最快的時代,李小龍在其中是個革新性的人物,除了受他思想影響,傳統空手道向全接觸空手道演變並發展成風靡全球的自由搏擊外,他還早在距現在的UFC等綜合格鬥比賽的三十年前預見到了這種比賽的形式,他心目中的理想武技也是這樣子的,這些在他遺留下來的手稿和電影中都可以看到,直至現在的UFC,Pride比賽還用著《龍爭虎鬥》裡的分指手套。

回過頭我們再看我們的動作片,粵劇,京劇武生,武術運動員都曾風靡一時,但不能否認的是,所有武打片裡表現的最新武技也僅僅停留在自由搏擊的階段,象港片裡的「噴射機」賓尼、理察·諾頓、周比利、盧惠光等等都是擅長此技的高手,也許這和武術指導有一定的關係,畢竟自李小龍以後的武指中,除了甄子丹,既有拍攝經驗,又精中西武術、現代搏擊,又有表演經驗的沒有一個。

當甄子丹重新逐漸獲得市場認同和市場價值後,他逐漸在近年來一系列影片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把自己的武打風格慢慢灌輸給大眾影迷,厚積薄發,把華語動作片引回實戰之路,這種做法是一種探索,一種冒險,一種創新,和李小龍60年代末返港堅持自己想法去拍全新的武打片是何其相似,這一切,緣於他對華語電影的責任,也是他對自己理想的堅持。

這時,《導火線》來了。有幸24日提前觀看,就其風格來言,可以說是對拳霸系列的宣戰,更是對李小龍電影的致敬。

寫的很亂,和同樣喜歡武打片的朋友交流,未完,待續。。。

http://www.wmamov.com/home/space-4-do-blog-id-1243.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