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芬妮与亚历山大/芬妮与亚力山大/FannyandAlexander

8.1 / 49,897人    188分鐘 | 312分鐘 (TV分鐘iseries)

導演: 英瑪柏格曼
編劇: 英瑪柏格曼
演員: Kristina Adolphson Borje Ahlstedt Pernilla Allwin Kristian Almgren Carl Billquist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撐起雨傘

2007-08-02 02:28:31

一位老人靜靜離去 悼念伯格曼


1
伯格曼去世的消息是廣西的網友告訴我的,我剛聽到這消息並不很驚訝,但後來卻陷入了長久的木訥。這種木訥出於我對伯格曼飽含的熱愛和敬仰,但又愧於知之甚少,當我準備動筆撰寫紀念其的文章時,我的思想在顫抖,生怕每寫一個字都是錯字,每寫一句話都是對伯格曼去世的不敬。
英格瑪伯格曼對我的影響很深,他不僅改變了我對電影的認識,也扭轉了我曾經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一面。尤其當我看到拍攝於1986年的《芬尼與亞歷山大》時,我更是加深了對伯格曼的信仰,因為他將博大的胸襟貫徹於電影,電影中對苦難「不痛不癢」的描述以及傷痕終會消散的信念就像一束光擺在觀影者面前,但也只有一位相當成熟的導演才能那麼「放得開」的去講述苦難,受《芬尼與亞歷山大》的影響,我重看了特呂弗的《最後一班地鐵》,與伯格曼一樣,特呂弗也將最博大的胸懷獻給了息影之作,但如果沒有伯格曼在《芬尼與亞歷山大》中給我的啟示,我恐怕一生也難得去回顧曾經看不懂的《最後一班地鐵》
廣西的網友說:一位影響了我一生的大師走了。他恐怕也是國內最先知道伯格曼死訊的人之一,那天下午他吧外電的報導原文轉載給我,我一字一字讀著英文單詞,當天和第二天我都寫不完一篇紀念伯格曼的文章,但我還是從枯涸的腦海中擠出了幾段介紹伯格曼生平的文字,儘管紕漏百出,但不能在他走的時候,我一再沉默。
2
伯格曼教予了我怎樣觀賞人們的心理,在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個動作中,一種電流都會迸發出,導演所做的就是記錄下這一激動人心的一刻,哪怕是再普通不過的,例如母親的微笑,孩子的嬉戲也都包涵著值得深思的一面:
他的電影很細緻,尤其喜歡將鏡頭近距離的觀察人的面部,在《假面》里,這種觀察從窺視變得明目張胆,最後給人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假面》撕開了人偽善的「羞恥」,證明了自私的可怖。
伯格曼因為《假面》,《羞恥》使他以一個叛逆的形象佇立在世人面前,而他的本意卻並非如此,拍攝《假面》,乃至後來的《呼喊與細雨》,都是在伯格曼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他後來將這段經歷寫進了自傳《魔燈》里:那時因為稅務問題,政府將伯格曼驅逐出瑞典,他不得不過著流亡生活,為了生存不斷的拍片。但每當坐在導演凳上,他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故鄉的泥土,以及兒時呆過的小鎮上人們臉上的歡笑。
如今,評論家們不約而同的將「夢」和「魔燈」冠於伯格曼身上,這也是世人日後對他所做的公正評價,當《芬尼與亞歷山大》再次為瑞典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時,人們卻突然發現曾經意氣風發,甚至有點曲高和寡,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一下子已經是耄耄之年。
當「年輕人」再次回到故土,內心也充滿著感激之情,《芬尼與亞歷山大》的獲獎與瑞典政府的支持緊密相聯,而當伯格曼與分別多年的祖國擁抱時,定然也會激起不一樣的火花。電影的成功正好佐證了這點。
我曾在多篇文章里引述過伯格曼的電影《芬尼與亞歷山大》,因為它的博大胸襟早已經蓋過了所有電影的光輝。李安談及伯格曼時,說伯格曼教會了他怎麼拍電影,而我則會說:伯格曼教予了我怎樣思考人生,在他的影響下,我讀巴爾扎克,斯特林堡,看被他讚賞過的電影,當然,我也會寫出更好的文字,來感恩,報答。
伯格曼的電影是良心,人性以及很多詞彙的代言人。在當今,重溫他的電影是疲勞後最美的享受,因為他會讓我們變得謙虛,謹慎,博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