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異度空間--Inner Senses

异度空间/Yeedohunggaan/InnerSenses

6.2 / 1,898人    100分鐘

導演: 羅志良
編劇: 爾冬陞
演員: 張國榮 林嘉欣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那邊

2007-08-12 23:36:27

敷衍了事看《異度》


   讓nn(就是我)來看的話,《異度空間》非常難看!!這絕對是除卻了nn對鬼怪類電影的偏見而說的實話,可是吧,當時是作為心理片來看的,這樣就實在無話可說——畢竟上課看電影本來就是賺到了,再加上當作心理影片來分析……還要寫觀後感d-_-||||所以,算是很認真看的電影之一吶。

    一、心理醫師Jim的精神病之路——關於羅的心理防禦:

    從羅的身上找轉折其實方法粉多的說,但nn看到的是心理防禦的掩飾。

    羅發病的原因至電影后半才開始交待,個人看來,後半段影片完全無前半段精彩,前一半的氣場、節奏、故事發展、心理刻畫(甚至是心理學角度的刻畫)都很有意思,但之後半部要我說就是為了恐怖而恐怖,那些意像甚至都沒什麼意義。所以,其實單從前半段就能了解羅的心理壓力和潛意識的泄漏,打哪裡看起?心理防禦唄。從「優秀醫生」過渡到「心理病患,」並不覺矛盾正是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能看到羅的心理弱點,因為他一直以各種防禦來掩示心理的脆弱。

    心理防禦是一種自我保護,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當潛意識中充斥能量卻見不得人的本我、為了讓快樂與社會協調而存在的自我、遵循良心而非快樂的超我產生矛盾衝突時,人們會因不知所措而感到痛苦和焦慮(要本我的快樂還是要超我的道德),這時,協調者「自我」會調整這種衝突以緩和焦慮,也就是開啟心理防禦。那麼,Jim又作了什麼呢?

    首先的,就是「合理化作用」。 羅醫生在影片開始不久接收了他人轉介的章昕,他以閱讀其日記的方式企圖深入了解到這個患者時,他說認為不應用催眠的去喚醒病人的記憶,那只會增加他們的痛苦,對治療並沒有意義。這個說法就是向我們暗示他的心理,因為這並不是他從專業知識的角度提出,因為在心理學的學習初期,都要閱讀有關精神分析角度的著述,而精神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讓來訪者發掘其被壓抑甚至忘記的記憶,因為那才是癥結所在,不能解開這個結就不能解決心理問題,那麼他又為什麼會理所當然地說出這個自以為是的理論,其實是他為了逃避前女友死亡的痛苦記憶而找的藉口,用他自己認為合理的說法來掩飾自己不願回憶過去的這種心理,自圓其說,即合理化的心理防禦。

    第二是「壓抑」作用。這一點電影中用了反向表現,因為壓抑這種東西力量非常大,壓入潛意識後連自己也不會意識到,然而潛意識就像一個酒瓶子,瓶口雖細卻仍有通道,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流出,而這種不知覺,往往是意識鬆懈時,比如夢,比如口誤。如羅反覆出現不明所以的夢正是以夢的形式出現正是告訴我們他在壓抑它們;比如起初為章昕治療時,他隨口便提及「小學門口的樣子」,「殯儀館」,其實這原本都是他記憶中的場景,被壓入潛意識而讓自己沒能意識到;更在閱讀章昕的日記並為她作分析時,這些潛意識一點點地被拉出,直到最後出現幻覺,這就是之前他自己所不願意面對的經歷在不知覺間壓抑到無意識之中證明,更是「壓抑」的防禦機制的表現,即「壓抑的東西沒有消失,只是潛伏起來,在給予適當的刺激就被啟動」。另外談到反向表現,覺得用這種方法帶給觀眾的錯綜懸念和因此帶來的最後一刻告知真相的驚喜驚訝,實在讓人很爽得想起這方面的高手:奈特·沙馬蘭(扯遠了……)。

    第三應該說說「否定」和「投射」。這兩種心理防禦在片基本是同時出現在羅醫生身上。當他開始夢遊,朋友與此時已是羅的女友的章昕告訴他這個事實甚至想他向他證明這個事即時,他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和懷疑「其實是章昕又犯病了」,很明顯是否定與投射反應,片裡很容易看出,沒什麼可講的。而且nn實在是不願意談這兩個防禦,但卻又是最容易出現的防禦,即對不願承認的事實的「否定」和將自己的特徵當作他人的特徵的「投射」。讓人心寒。想起一個動漫編輯好像是圈叉大人的名言,雖然跟這篇文章無關,卻很值得深思吶,她說:其實A 片並不邪惡,只是看A 片的人邪惡而已。這個說法,就是「投射」的精闢概括……

    第四是我一開始不知該怎樣定義的一點,就是羅一開始醉心於工作,每天都在醫院和個人諮詢室之間往反,既不參加社交活動又不與人接觸,我想這是「反向」還是「抵消」,後來在網上找時偶然發現有人也注意到這一點,定義為「假性利他」,覺得有一定道理,他不停的治病救人,以「幫助他人」來擺脫自己的消極情緒。也就是說,這傢伙不停的為他人服務而其實是為了擺脫自己的心理負擔,真是一種很現實的防禦呢……

    二、能上得了電影的角色並不一定是英雄,說說關於羅在心理諮詢技術中不太成功的部份:

    由於不久前剛結束心理諮詢學,所以當看到那些能用術語唸出的技術時頗感親切呀。比如,當羅採用共情技術,章昕問他「你相信鬼嗎」,羅的說法很微妙,既不違背自己的觀點又不直接反駁對方,但說實話,他這種回答在敏感的人聽來完全就是一種迴避,更會讓人生厭,也就因此,羅的這一手法根本沒成功達成共情。不過給影片外的我們看來就覺得很有意思甚至有點搞笑了。

    另外,則羅在處理章昕的移情時,在發現對方有移情狀況後,沒有考慮到對方敏感的心理特點和人格特徵而直接立刻向其分析,提醒對方「我們只是工作關係」,最終導致治療失敗甚至使章出現自殺行為。啊啊,榮格大師曾經說,移情包涵了心理諮詢的一切,要知道,這不是說說就能做的到啊。羅沒能有效解決章的移情本來也就有夠可怕,甚至在諮詢關係結束後還與之發生諮詢之外的關係——情侶,這除了電影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弄不好還要吊銷執照,所以,如果你認為當諮詢師的理想可以是諮詢帥哥然後等其移情然後ooxx,這,是在是不太可能的,弄不好會出人命的。

    總之,我要說的是,雖然電影不算太好,但除了作為張哥哥的遺作外,其實只要你願意,什麼東西都能看出樂趣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