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要成名--My Name Is Fame

我要成名/MyNameIsFame

7 / 393人    Hong Kong:94分鐘

導演: 劉國昌
編劇: 阮世生 方晴
演員: 劉青雲 霍思燕 余安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末末艾

2007-08-16 01:45:19

明星自古如名將,人間不許見白頭


    如果不是在茶幾上看到DVD套,我幾乎遺忘了週日猛灌的片子中還有這一部:《我要成名》。
    我素來不喜歡霍思燕,大概是聽多了她種種惡形惡狀的報導。這種喜惡個人色彩太濃烈,因為我並未看過她的作品。所幸《我要成名》給了我正大光明的不喜理由:這個女人,眉眼嘴角沒有一處是分明的,或許美,可惜看過後立刻毫無印象。如同路人甲乙丙丁,下次見面,還是新人一個。更可怕的是皮膚不吃妝,最後頒獎一幕,燈光下絲毫不見細嫩柔滑。讓我暗自心驚:這樣的人,怎麼會成名?
    但總有人喜歡她,比如劉青雲演的潘家輝。感情蓬髮得我莫名其妙,見了她為演戲奮不顧身,不挑撿角色努力地扮演所有的臨時演員、替身角色就感動了頓悟了,多年的挑剔堅持都沒有了,浪子回頭,做好經理人同時改變了生活方式,不懈努力修成正果。劉國昌似乎想告訴我們,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求仁得仁。可惜娛樂圈裡枯骨太多,太多二流三流不入流在摸爬滾打頭破血流。還是新浪影片分類得好——愛情/勵志。所謂愛情者,看小兒女你儂我儂,一切朝代背景只為兩人離合鋪墊,一座城市的淪陷,也只是為了成就範柳原和白流蘇,影視圈你沉我浮又有什麼重要;所謂勵志者,著眼皆虛幻,空許你一個美好未來而已。
    看片子的唯一樂趣,變成了辨認散落在電影裡的種種配角,然後八一八英雄當年。
    鄭伊健在裡面忙著接通告,不過現實他還有這麼紅嗎?對他的最後記憶還停留在雙琪奪面,似乎隨後就越來越沒見過他的好作品。細看他面部輪廓越來越剛硬,滄桑感也越來越濃。及其懷念當年他和陳松伶的石生英男,金童玉女不過如此。陳松伶當時是當之無愧的一姐,古裝扮相嬌美中帶英氣,鄭伊健的血魔扮相,俊美飄逸,一往情深,我迄今仍模糊記得,變成血魔後的他一身紅衣,對英男說:我希望在旁邊有你陪著。剎時間真如瓊瑤阿姨所說:一道閃電划過,照亮了我的心田。寧負天下人,不負英男。從此知道了什麼叫悲情男主角,後來玩仙劍三問情,越來越覺得燎日熟悉,細細一想,我靠,不是血魔的動漫cosplay麼,雖是壞人,你恨不起來,俊美得你心痛,悲情得你恨不能灑一通熱淚。軒轅劍仙劍也似乎越來越喜歡狗血這種邪惡不可惡的男主,每每都會出場騙人熱淚。好吧,我不爭氣,迄今還吃這套。
    草蜢,咳咳,要不是劉青雲說「你和草蜢的海報拍得不錯」云云,我早以為那幾個只是過氣男模拿來和二流小女星配對的。蘇志威當年就是其中最不靚仔的一個,如今肌肉鬆弛不見腰身,更是不敢直面鏡頭,遮遮掩掩用了幾個側面。當年的當年,草蜢可與小虎隊叫板,更是梅姐親密戰友,為她和唱、伴舞。我還會哼他們的《歲月燃燒》和《lovely》,而今曲譜依舊在,勁歌熱舞不復,草蜢叔叔們安能飯否?
    再看余安安,不是不可悲。我本以為,余片中角色,當是潘家輝紅顏知己,潘立志圖強,也許兩人會有個圓滿結局,結果潘搞上了徒弟吳曉菲,我都沒好意思直罵老牛吃嫩草,只好安慰自己愛情片裡真愛無敵。余真真是配角,作用不過是潘落魄時幫他收拾個爛攤子成功時在電視機前遙遙地看他走上金像獎紅地毯。70年代她是無線當紅花旦,可惜生活中從來都是個配角。記者採訪爾冬陞,各個喜歡問他當年為什麼和張曼玉分手,沒人想到余安安才是爾冬陞的初戀情人,14歲就和爾冬陞相識,相愛8年,到頭來自殺也沒阻止分手。隨後與周潤發的閃電婚姻,被人說不過是發哥為了遺忘(報復?)陳玉蓮臨時抓的工具,9個月就閃電離婚,更讓娛記覺得自己言之確鑿,隨後公眾關心起發哥娶了與陳玉蓮一字之差的陳薈蓮是否是舊情難忘,再無人理會余安安的悲歡離合。如今昔日男友前任老公舊日情敵,不是知名導演就是著名影星,剩餘她47歲還要「以紅色胸圍上陣,大膽誘惑」,媒體報導時用了「行騷」一次,尤記當年餘的婚紗,仿古的宮廷式,價值十萬元港幣,由余安安親自參與設計,婚紗公司動用了二十多人,日夜趕工,才把婚紗做好了。今昔對比,悲涼立透紙背。
    還有紅姐,演員名字是江美儀。或許覺得耳生,可記得當年發哥主演的百年潤發廣告中那個唱廣告的女子?一代人的記憶,終於這樣雨打風吹落去。
    本想寫寫梁家輝的,下班時間已到,回家去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