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無懈可擊--Arlington Road

无懈可击/艾灵顿公路/

7.2 / 91,634人    117分鐘

導演: 馬克培林頓
編劇: 艾倫克勞格
演員: 傑夫布里吉 提姆羅賓斯 瓊安庫薩克 琥珀戴維絲 Robert Gossett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過於喧囂的孤獨

2007-08-16 04:11:18

《無懈可擊》--關於真相你知道個屁


《無懈可擊》,英文原名叫做《Arlington Road》,也有譯作《艾靈頓公路》,是1999年9月北美上映的電影,導演叫馬克•佩靈頓(Mark Pellington),似乎未有太多名作,主演到很出名,第一個便是《肖申克救贖》里飾演Andy的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在國內的影迷圈裡大概已達到人盡皆知的地步了,其次還有《奔騰年代》裡的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無懈可擊》在IMDB裡的評分是7.1(25078票),應該算是不錯的評價了,但在國內算是較為流行的豆瓣里,共83人看過,38人想看(截至2007年8月15日),似乎並不大眾,想來與其上映的時候網際網路普及不夠,國內又未引進有較大關係,但這樣的電影國內卻又是一定不會引進的。首當其衝的一點便是《無懈可擊》未有大眾電影通常所必須具有的道德批判:好人好報,惡人惡報,及愛所能拯救的一切。這點上,在歐洲偶有流派的現實主義作品裡似乎不是太過稀奇,但在好萊塢的電影裡是不多見的,今年上映,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布魯克斯先生》似乎也是如此這般的壞人未有應得的惡報的電影,但其力度是遠不能比之於《無懈可擊》的。《布魯克斯先生》里布魯克斯在了結了一切後雖未有對自己的罪惡負起應有的責任,但洗手不幹,也算是一個較為理想的交待。而《無懈可擊》里,最後以大眾視角應被批判的惡人奧利弗(蒂姆羅賓斯飾)在未曾,也將不會有人察覺的情況里繼續著自己頗有前途的恐怖主義事業,而對社會有所憧憬,努力向上的麥克法拉戴(傑夫布里奇斯飾)則在丟了性命後還要背負所有的罪責,可謂死不瞑目的連置身其外的觀眾也痛惜不已。但這樣的結局於劇情做到了跌宕起伏之後的意料之外,於思想卻又有了好萊塢眾多爆米花電影所少有的深刻,恰成了影片魅力的最大之處。但,言而總之,這部電影,那些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的人大可以不用去看了。

影片裡,奧利弗與麥克最大的分歧在於對現有政府的認同度上,正如麥克說的,「也許他們(政府)只為自己所做的負責」「政府不可能沒犯錯,但也對社會有承擔」,而奧利弗的回應是「至少他們應該有誠信」「他們很多應該被關在牢里」。表面的祥和無法掩飾價值觀根本的差異,互相介入後,矛盾必然在時間後顯露。以人性若有的標準來評估,麥克是顯得有些單純的善良,這在影片一開始將鮮血淋漓的不關己事的奧利弗的孩子(當時未曾相識,而他們的關係也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竭盡力氣的送往醫院就看的出來,對於政府他更寄希望於某些人物的改良,並有意識的肯定政府的責任。但在某個之前的時刻里,他還不知道奧利弗的談話或者是對他的選擇,還不知道那張自信至深的臉上,背後有怎樣的想法,當他向學生們侃侃而談炸毀稅務局所在的羅斯福聯邦大樓的電子技師時,卻不知道那竟也是他的宿命,只是深情的演說著編導們的想法,「迪恩斯科比曾因逃稅而被捕入獄,現場的攝影機拍的爆炸時他就在貨車上,你們記得這件事以及調查的結果嗎?沒有同謀。他被稅務局查出逃稅,於是炸死他們。每個人都說他正常,為人友善,他父母說他是溫和的保守派,案發前兩星期他獲得加薪。他本身是個瘋子,還是受到別人驅使才這麼做呢?我不知道,所以提出來。我不滿意調查結果。」「你覺得安全嗎?當幾天後發現疑兇死了。你鬆了一口氣,覺得安全嗎?」「在那棟大樓的人當時也覺得安全,就像你現在的感覺一樣,然後,在一瞬間,就在剎那間,他們永遠的消失了。」「我們要怪罪於他,不要別的,只想儘快找出疑兇,因為這樣能挽回大眾的信心,他跟我們所有人都不同,找出他的名字就不再深究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就當是為了那一萬塊的稅款,可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然後,我們還覺得安全,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名字。」

而這便也是他最後的結果,我們不知道,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新聞里是這樣說的,「放炸彈的是麥克法拉戴,喬治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教授,相信是與他妻子的死有關,他生前是聯邦探員(被炸大樓是聯邦調查局總部)。」「法拉戴的同事說他的的行徑越見異常。」「他非常認真,他認識所有的恐怖份子(之前麥克正好在研究恐怖主義的課題)」「我們出外考察,他哭訴妻子的事,」「麥克法拉戴把妻子的死歸咎於聯邦調查局身上,他的目標可能是維特探員,他是一百八十名死者之一,維特以前是他妻子的搭檔(事實上麥克和維特是好朋友)」「麥克法拉戴被形容孤僻但友善,他才華橫溢,熱愛美國曆史。」就如他們之前對迪恩斯科比報導的一樣。真相往往和我們想像的一樣,我們需要一個兇手來挽回大眾的信心,然後他就和兇手一模一樣了。至於類似於今年上映的安東尼奧霍普金斯主演的《破綻》那樣,在最後時刻尋著蛛絲馬跡,找到確確實實的證據,揭示的真相,那簡直是讓人抑制不住的欣喜了。扯的蛋疼。

一個人對並非親身經歷的事件所能產生的唯一情感,就是在他內心對那個事件的想像所能激發起來的情感。毫無疑問,在社會生活的層面上,人對環境的調控是通過「虛構」這一媒介進行的。我們所確鑿的真相往往只是片斷事實的虛構,繼而由虛構的想像再去印證虛構所源自的片斷,然後更加確定其真實,從而滿足我們亟待需要的觀點,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是先理解後定義,而是先定義後理解。可笑啊,虛妄的人類總是為自己的自以為是付出代價,「我們還覺得安全,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名字」,然後,在下一次爆炸中找到下一個名字。


我只想說,緣份到了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學著謙虛一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