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磺岛的来信/硫磺岛家书/来自硫磺岛的信

7.8 / 171,781人    141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山下艾瑞斯
演員: 渡邊謙 二宮和也 中村獅童 伊原剛志 加瀨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翳生

2007-08-19 14:05:31

硫磺島:電影和史料的對比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其實,我是抱著很大期望去看的《硫磺島來信》。因為我相信從來沒有兩部電影像《父輩的旗幟》和《硫磺島來信》一樣互補,並且充滿對戰爭令人信服的反思。他們的意識形態和結構上已經先於電影讓我感到振奮。但是看完電影我發現,情感上我愛這部電影。可是在理智上我卻覺得並不那麼滿意。倒不是說我覺得它美化「日本帝國主義」。相反的,很早我就持有與電影中一樣的觀點,戰爭是集體無意識的錯誤,是國家的錯誤。而跟個人無關(那些極端反日者該看看此片)。所以在這一點上,電影打動了我。也可以說是情感的勝利。並且它有張有徐的敘事和良好的故事,音樂,攝影都非常優秀。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那就是充斥其中讓人看不慣的美國人視角。如此的不真實。可以說,這部電影並沒有真正從日本帝國的角度來描繪故事。很多的細節在其他的戰爭片中也可以看到。比如情節加大對於防守硫磺島戰略的分歧的刻畫。據我所知,在日本軍隊中,對上級的抗命非常罕見,而電影卻在此大做文章。同樣還有就是對日本士兵投降的描繪和反戰情緒的誇張刻畫。這一點缺乏真實性。美國人的自以為是在此露出猙獰面孔。其實質是日本精神的缺失。電影子乎是在日本武士道和軍國主義的表皮上輕輕滑過。幾場自殺的場面無法令人信服。據美國老兵回憶,硫磺島之戰打得及其慘烈。日本士兵瘋狂並且不要命的進攻。「機槍用完了用步槍,子彈用完了拼刺刀,再後來掛著燃燒瓶做人體炸彈「。他們「喝的水是和血混在一起的」。留守在硫磺島的居民並未撤離,而是也自發加入了戰鬥(這點再次和電影不符合)。
據史料記載硫磺島戰役,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日軍其他損失為飛機90餘架,潛艇三艘。 美軍從2月19日至3月26日,陣亡6821人(其中陸戰隊陣亡5324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美日雙方傷亡比為1.23 :1。美軍為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登陸一方的傷亡超過抗登陸方的唯一戰例,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沒有增援補給的情況下,以地面部隊憑藉堅固而隱蔽的工事,採取正確的戰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並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美軍在此次作戰中唯一閃光之處就是艦炮支援比較得力,共發射各種口徑炮彈30餘萬,計1.4萬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美軍在硫磺島的慘重傷亡,也使美軍的高層意識到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遇到比在硫磺島更頑強的抵抗,美軍的傷亡將會更慘重,因此,日後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會遭到硫磺島那樣的巨大傷亡。
可見,電影中的硫磺島戰役和真實史料相比,是失語的。是不真實的。是美國人的硫磺島而不是日本人的硫磺島。第一、我沒有看到任何有關戰術層面的評價和反映,也就使我對日軍作戰的形勢產生迷惑。誠然在這樣一部反戰電影中,這是次要的。但是連任何有關的細節也沒有。我就很懷疑克林特的電影控制力了。因為這顯示了日軍在戰役中所處的狀況。對整部電影情節的各個方面有巨大的影響。第二、我看不到日軍強大的軍國主義戰鬥力,也就是他們瘋狂的一面。電影讓我們覺得日軍除了自殺和投降就不會幹點別的了。所有他們戰鬥的場面似乎都是拼湊,是應景的。這兩點,根本原因是美國視角的侷限和導演問題。是電影最大的的硬傷。或許真的只有把《父輩的旗幟》和此片剪接成一部片子才能讓我們看到真實的硫磺島。
不過就一部普通的的反戰電影來說,電影在各個方面都做的夠好了。人物群像的塑造儘管有不真實感,但是精彩。情緒把握得當。意識形態的描繪也達到了目標,或許這才是電影在戰役之外要告訴我們的。作為一部反戰電影,它贏了。但是作為一部日本反戰電影,它略有遜色。也許就像某影評家說的,它的影史地位就在開創了日本反戰電影的先河。儘管對真實史實的反映不當,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也的確優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