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葉齊

2007-08-22 17:19:48

激情是危險的


   我以為這個片子是美國版的,都是講述一個影響孩子一生的老師。看了才知道不.甚至剛好相反-----放牛是讓頹廢,無規則,無愛的孩子從新回到社會,學習愛;而死亡詩社是讓一群在規則和愛中長大的孩子從愛和規則的牢籠里衝出來,學習破壞和反抗。立意是好的,可惜美國人拍慣了激情大片,煽情幅度太大,比法國人還是差遠了。我覺得放牛班春天裡的老師更有親和力。

   看到尼爾死後我就停了,沒有看下去。成長必須以死亡為代價嗎?我比較喜歡溫和的重生,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還有,關於這個老師,我也有疑問-----他的激情,他的教育方法------最關鍵在影片中我老是覺得老師在張揚自我,而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我看到的是老師的愛。

  我當然也反對我們的教育制度如同在流水線上生產產品一樣-----目的是磨滅所有的個性,生產出合乎制度規範的人。一個孩子,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夠不被同化?教育到底是在孩子們心中建立規則還是教孩子反抗,打破規則?這個我也不知道。

  一般來說,我們這些可憐的父母,只希望老師能夠在傳授知識的時候保持起碼的道德感,負點責任------而假如他還多出一份愛心來,那麼,天拉!簡直比彩票中獎還要高興!。這個照說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其實非常之難。而且責任也不全部在老師,想想黑窯事件就知道,我們的道德集體淪落到何種地步。
   所以,象死亡詩社裡的老師,企圖教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撕掉教科書,及時行樂,小小地早戀一下......老師說的道理都是對的,是的,必須這樣,必須尋找自己的聲音,傾聽自己的聲音......可是,當自己的聲音還很微小,還在萌芽,還需要引導呵護的時候,老師這種疾風暴雨般的教育方式,我小小的質疑一下,會不會是拔苗助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