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之聲--The Voices of a Distant Star

星之声/星尘物语/VoicesofaDistantStar

7.1 / 9,203人    25分鐘

導演: 新海誠
編劇: 新海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07-09-01 22:11:33

世界系的新海誠


對《星之聲》刺耳批評,來自人物畫太醜。再如純愛本身,倒是蘿蔔青菜。畢竟日本動畫中,新海誠不過是講精美的畫風,發揮到某種極致,反覆再三,形成了個人品牌。

一對普通的少年少女,在接近墨鏡王影片名字之後一年的 2047 生活。



手裡用的,還是古董的瘦長型鍵盤手機,只適合作拇指運動。之後,劇情大跳轉,星際之間的距離,既完美又浪漫但無情地阻隔了小戀人試圖撕破宇宙空間的想念,外加以光年為計算的恐怖時間大跳躍。

何等漫長,太過無助。短片在華麗的高潮會戰中急速前進,一邊是地球部隊被反撲的慘烈戰鬥,一邊是 9 年後依然強烈不減的愛意,它們擰成了一句話:我就在這裡啊。

撞到適合校園戀愛的少男少女與宇宙太空外星大戰,自然少不了世界系這一概念。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是由 15 歲的初中平凡少女,擔當起了與外星人作戰,航行於茫茫太空深處。這類過於熟悉的操作設置,本身就是世界系的一大特徵,保護彼此來之不易——甚至是完全會為時光所褪去色澤的,來自年少時純真無暇美好動人的戀愛萌生(請原諒我用長句,要的就是這效果)。

即便是個 25 分鐘短片,少女身上也具有迷人光環,化為一個強烈的青春愛人符號,有如《最終兵器彼女》等同類世界系片的影子疊現。少女成了駕馭戰鬥機器的化身,與不斷冒出的危險兇殘相伴,又成功維持著同樣強烈的存在感(如果用來解釋今敏《千年女優》最後蓮花綻放般的飛船發射亦無不可)。

世界系的設置,避免了直接出現肥皂劇目。男女雙方為將來的家庭、工作一類世俗因素影響的大俗劇設。它直接扯開最近的日常聯繫,把原因換成最遙遠的距離。



所以,你會看到一邊是傳統老套的校園愛情(教室課桌椅、列車電線桿),少男少女互生好意,卻不會很動情也難以自如表達。直到從天而降的入選應徵,將之生生拆開。一下子《星之聲》調子從日常生活變成了世界系的經典情結(忽略掉社會現實環節),壓著心頭滴血,與外星人廝殺。如此的非真實,發生在了完全不為地球人類所知的茫茫宇宙深處或盡頭。

《星之聲》的少女為了維護地球安全,探索未知世界,航向銀河深處,把距離異化到無窮遠。但是在地球這一邊,作為努力珍藏的情感存留,它依然在少男心底里隱藏入土,發芽生長,有季節變換,有時間飛逝。有雨啊,也下個不停。如此誇張的堅貞不渝,純愛到死。



儘管如此,《星之聲》依然是校園愛情。換成二十出頭男女豈不是更合適可取,也更符合慣性思維。難道 2046 的科幻年代,少男少女必須肩負重任。合適的切入解釋可能是劇情需要如此設置,突出最單純的校園背景。畢竟在越來越快的速食年代,即便是校園記憶,所謂的第一份感情,美好得不可輕易觸碰的初戀情意,更是謝得比陽光下的鮮花還早。

你望著藍色天空,我望著宇宙那端,相隔遙遠的兩個主人公視點,卻串起了《星之聲》所有的故事精髓。



消滅掉外星人,拯救全世界的隱藏希望,其實只是維護愛情的外在表現。所有思念的不安,感情的徬徨似乎會成為灰燼,而他們能重拾昨天點滴,美不勝收。

星際迷航和敵人威脅,成為壓抑感情的發洩口,新海誠設置了兩次發送簡訊時間,與危機襲來相伴。少女一次次和外星人交火,置身險境,但情感卻始終不變,甚至由於戰鬥本身的激烈,距離也變得愈加遙遠,內心更為堅定強烈。

比如在天狼星回憶地球的美好時光,9 年後才飛抵地球的簡訊,都有著目的地和方向。它們都被聯繫及地球,或者就是用光速飛往地球。所有的世界都要回歸地球,回歸原點,這才是世界系,「我」在這裡啊。所有的拯救,所有加於「世界」之上的付出努力,都是為了挽救和維護他們已經逝去的青春情感。

這樣解釋起來,《秒速 5cm 》里種子島的火箭升空和太空梭,是不是容易解釋了一些呢。在那裡,新海誠又把不同的空間拆分為必須被強調的距離,可丈量,可計算。生疏的結果是不可抗拒的發生,即便,櫻花碎片還會習慣性的為男方想起。記憶永遠停留在某一個剎那的斷點,在天空的畫面下,從此處到彼端。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542084/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