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望月道

2007-09-15 06:49:15

「長恨此身非我有」


這片子很現實,出發點是小人物。自我感覺,小人物的現實基本上一個字——苦,對應的是中人物的現實——煩,和大人物的現實——憂。

斯琴高娃飾演的姨媽是完美的。本子好不在話下,就算是小說人物也出彩,然而能把這麼一個人物完全的立起來絕對是演員的演技發揮。

周潤髮飾演的潘知常的確不算主角,其實整部電影除了姨媽都是綠葉。這個酸文人真騙子如果找梁家輝來氣質肯定更到位,不過梁家輝外型可能太符合了,反倒少了些喜劇效果。

史可在這部電影裡面的演技絕對霸道:「碰瓷」的一場戲是整部電影中最具爆發力的兩幕之一,那種潑辣和不要命的氣勢簡直爆炸螢幕。我想如果我是在電影院看的這場電影,坐立難安是一定的。到醫院說孩子病情,那種無奈夾雜怨恨,稍微一掌握不夠就虛了,稍微一掌握過了就假了,而她居然讓我瞬間飄過一個念頭「她這是本色演出」——這樣,她已經成功了。

趙薇出場的時候電影已經走了四分之三,但她的光芒還是把剩下的四分之一整個蓋完。最具爆發力的第二幕就是她飾演的劉大凡在路上宣洩一個女兒的十幾年,沒了她開始出場時她裝的本就不會的東北腔,單就發音甚至聽起更像十年前的小燕子,但裡面的細微已經大不同。整部影片最有張力的一幕在劉大凡回飯店重新掌勺,在雪地裡抽菸被招回廚房那一段,兩分鐘的戲就一聲吼「盤子呢」。就廚師的眼光來看,這女人左手甩不了鍋、右手勺子亂抹;就人的眼光看,倦怠後面是絕望,無奈後面是滄桑。

話說到這兒,隨便說下章子怡。同樣運氣一流,事實現在喜歡趙薇的人比喜歡章子怡的人多,而且不是一般多,是多得多!每次和人說到這兒,都要研究一下原因,不過最終都說不出個結果。看著雪地裡面趙薇的側臉,我突然有點兒感悟:她身上的漂亮已經不是五官構造上的美麗了,也不是女性韻味上的魅力,而有了一種人性共通、甚至美學意義上的深邃。傳聞她隨身帶著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這是不是原因我不知道,我只清楚只也僅只「氣質」這一點她已經把章子怡PK到死。

毀容的飛飛王子文說不上演得有多好,但她的確是美女,精緻又清新。那飾演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的演員,我想沒人知道她叫什麼——陳琦,一個普通的名字,普通得如同老一輩無數的精湛絕倫和默默無聞。

久石讓的音樂總是可以擊中人心中最溫柔的地方,如同一覺醒來床前坐的那個身影一樣,也不咋樣,就在那兒陪著你。

電影的顏色是如此陰霾,但又比絕望好那麼一點,如果絕望是黑暗,這電影只算蒼涼。

現在好像流行在電影裡面加點兒超現實元素,像是《三峽好人》裡面讓我笑來捲起的飛碟。但我倒不認為那一輪升起的超級大圓月有好離譜,超現實的確有點兒,但恰到好處。月亮不是太陽,月亮是母親,在任何時候都撫慰脆弱的人心。的確,瘸子、毀容、生活失敗、青春逝去、夢想破滅,不幸是逃不掉的,但無論何時,仰望夜空,至少還有月亮。
歸去來兮,花開花落,最終還是一場空,伴著酷愛的京劇,寒風中就著小菜啃饅頭。
 
《臨江仙》——蘇軾
夜歸臨皐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附記:「後現代」沒有統一定義,簡單來說就是顛覆現代價值,注意,是顛覆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後現代反對任何結果,反對任何有明確意義的解讀,在某種意義上說,後現代的結果是超越語言的「他域」,當然文字也就更不可能觸摸到。所以這樣看來,我在這裡所說的一切都不是後現代的;真正後現代的,的確只是「姨媽的生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