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

银色·性·男女/人生交叉点/浮世男女

7.6 / 47,407人    188分鐘 | Argentina:190分鐘

導演: 勞勃阿特曼
編劇: 勞勃阿特曼
演員: 提姆羅賓斯 麥德琳史道威 傑克李蒙 小勞勃道尼 安蒂麥道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7-09-19 23:27:02

雷蒙德.卡佛和成瀨巳喜男


 雷蒙德.卡佛是我喜歡的一個作家,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短篇小說集《你在聖.弗朗西斯科做什麼?》是我視若拱璧的珍寶。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找一部電影:大導演羅伯特.阿特曼將卡佛的9個短篇和1個長篇敘事詩編成文集《Short Cuts》,而後根據書中的9個故事改編成同名電影,中譯,或譯《浮世男女》。
 雷蒙德.卡佛的小說行文簡潔,惜字如金,非常素樸,又冷峻淒涼,描繪的幾乎都是美國小城鎮中下階層生活無定的人們的悲哀和掙扎,他小說的中譯者於曉丹說,讀卡佛的小說,你似乎永遠都在感覺一種失落,一種惆悵,一種傷感。
 讀雷蒙德.卡佛的小說,很難不教人聯想到成瀨巳喜男的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兩個人在語言(這裡應用巴贊作者電影的觀念,成瀨以攝影機為筆書寫)和作品主題風格上有驚人的契合。他們的作品中,有這樣三個關鍵詞:耐心。厭倦。掙扎。耐心是他們創作的態度,厭倦中掙扎的浮世男女(都是社會上卑微的下層人物)是他們相同的主題,耐心地描繪這些男女的無告無望無助的生活是他們的風格。
 雷蒙德.卡佛和成瀨巳喜男,敏銳地捕捉生活的原生態,對他們筆下的人物抱一種近乎冷眼旁觀的無情態度,默默地看他們在生活中蹉跌沉浮。卡佛描繪小城鎮生活蒼白,每天只是看電視和酗酒的男女,成瀨巳喜男刻畫在城鎮間飄泊困頓,被生活拋離,身心俱疲的男女。在兩人陰鬱的目光背後,是他們不易察覺的悲憫情懷。
 兩個人的生平經歷驚人地相似:卡佛1939年出生,1988去世。他出身寒微,高中畢業後即綴學做鋸木工,又因為早婚早育,生計倍加艱難。從小嚮往作家生涯,一直堅持業餘寫作。直到1967年,短篇小說《Will you please be quiet?》被選入《美國最佳年度小說選》,他的人生才走出困頓。成瀨巳喜男1903年出生,1967年逝世。年幼時父母雙亡,家境極端貧困,小小年紀不得不放棄對文學的愛好,出來工作幫補家計,他在松竹電影公司做了十多年的道具員,轉為導演後顯示了才華,卻不獲認可,此後一直輾轉在幾家電影公司拍片,個人生活也和事業一樣不順。一生拍出八十多部作品,其中不少是傑作,生前卻鬱郁不得志,直到死後二十多年才被人發現其作品是一座蘊含豐富的礦藏。
 雷蒙德.卡佛和成瀨巳喜男對生活實相的描述,他們的悲觀主義,對我影響甚大.對於凡事不抱持太多幻想太大希望,才能夠生存下去,我對世界和人生的這種基本態度,一半得自於中國古典戲曲,一半得之於他們的作品。
 卡佛有一段文字,基本上可視為他和成瀨巳喜男的所有作品的主題:
 ……山下面,斜坡上覆滿樹林,四面是山谷。河一路瀉入山谷,翻滾著,沸騰著,忽而撞在磐石上,忽入潛入岸堤下,直到谷口才掙脫了羈絆,整個人綻放開,隨即慢下來,彷彿已耗盡了自己,卻又收拾起勇氣,奮力湧入海洋去…….
 「彷彿已耗盡」,「卻又收拾起勇氣」,這正是他們給我的最寶貴啟示。

 (村上春樹曾經翻譯過雷蒙德.卡佛全集,那些所謂村上春樹的FANS,有多少人曾經翻譯過或讀過卡佛的小說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