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尋找新方向--Sideways

杯酒人生/酒佬日记/寻找新方向

7.5 / 205,140人    126分鐘

導演: 亞歷山大潘恩
編劇: 亞歷山大潘恩
演員: 保羅賈麥提 湯馬斯海登喬許 薇吉妮亞麥德森 吳珊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ulien

2007-09-22 05:04:11

失敗,先驗論和自我救贖


        很難想像,一部沒有大明星,沒有俊男靚女,也沒有大場面的電影會受到好萊塢的關注。也許你會說,好萊塢本身就會自命不凡的關注一些這類「特體」影片,來表現自己的不和商業化妥協的立場。不過既然我不是專業的影評,對電影工業和電影藝術也沒有研究,那就跳過這一環節直接進入電影的本身吧。

        邁爾斯是個十足的失敗者,從開場便是。即使我們不知道他的職業,不知道他住在小公寓裡,不知道他開著一輛滑稽的過氣轎車,不知道他自欺欺人的拿作家當幌子,不知道他會一邊吃漢堡一邊喝畢生珍藏的好酒。只要看一眼他,就會看到一個活脫脫的失敗者。目光無神,說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毫無氣勢。搭著肩膀,腆著肚子,拖著步子,十足的一個落魄者。不能說他處在中年危機,因為他沒有從事業上跌落下來,他就沒有開始過。

        他的同伴、大學同室、曾經的跑龍套演員,也是個失敗者,它失敗到甚至沒有自己的立場,失敗到還像個孩子一樣逃避責任。

        邁爾斯愛酒,甚至可以說他懂酒;邁爾斯是個好心的人,不希望別人被謊言欺騙;邁爾斯心軟,即使朋友作了錯事,他仍舊會幫他承擔責任。但上帝有時不看這個,命運總是很殘酷,他堵住了邁爾斯自欺欺人的最後一條路。就如同電影本身,也許一部電影很有深度,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商業價值,他就不會被投資拍攝和發行,或者僅作為一部B-級片子。這樣,在深刻的立意也無法被眾人所知曉和接受。這部電影註定是一部失敗品。不和大眾品味妥協也是需要資格的。

        回到電影本身,為了慶祝一個失敗者告別單身的自由和無趣,也為了另一個失敗者脫離離婚的陰影,兩個失敗者踏上旅程。品酒和高爾夫,本身就是荒謬的主題。邁爾斯不知道他的同伴是個幾乎連啤酒和葡萄酒都分不出來的粗人?然而這是他們少有的值得體面提出的樂趣了。

        電影的結尾必然是個不錯的結局。一通胡鬧和危機之後,生活又回到了正軌。傑克的岳父看起來有錢有勢,邁爾斯也接到了瑪雅的曖昧的電話,鼓足勇氣去敲瑪雅的門。電影就是這樣,一連串的失敗之後是對未來成功露骨的暗示。

        也許影片的主旨就是自我救贖。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一個人樂觀、努力、積極,就會獲得命運女神的青睞。這是天經地義的,是亘古不變的,是毫無疑問的。

        今天吃飯的時候和同學爭論到了先驗論,基因決定性格,先天決定後天,人生的成敗不過是先天的基因+客觀環境和機遇。人生而帶有不同的基因,決定不同的性格,有些適合後天環境,有些不適合。因此從某種意義而言,人生而不平等。更不要說身體上的不同,有人天生麗質,有人面目可憎。

        朋友說,只有積極準備,才會在機會來臨時抓住機會。如果你消極悲觀,就會喪失機會。我會說,機會對每個人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做好準備的人也許一生都等不到合適的機會,而傻瓜也許會單純運氣好。

        在成功學大行其道的今天,說出上面的觀點也許過於「反動」。個人而言,我覺得我很幸運,努力的結果基本都是成功。但我不會認同諸如成功就會努力,失敗是因為還不夠努力的觀點。命運一向是客觀的過程。設想一下,如果邁爾斯沒有遇到瑪雅,如果邁爾斯的書總是發行不出來,如果邁爾斯像梵谷一樣才華過人卻一生不得志,這是更大的可能,但卻不能出現在電影裡,因為有的時候自欺欺人是必須的。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片子,但是如果現實中他努力到最後也避免不了含冤入獄,被人玩弄一生的命運呢?阿甘是個低智商,但卻取得了常人少見的成功,不過這是個劇本,是部小說,是個編造出來的勵志故事,不是事實本身!

       邁爾斯最後成功了。別太刻薄,他至少比以前做的更好,他至少有些起色。但現實中總是充滿變數。最後,我也要向眾人妥協,也需我們能改變的太少了,但我們也應該嘗試,至少情形變得更糟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