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罗密欧与茱丽叶

6.7 / 245,888人    120分鐘

導演: 巴茲魯曼
編劇: William Shakespeare Craig Pearce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Edwina Moore Zak Orth 克萊兒丹妮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7-09-23 23:37:21

小看《後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昨晚央視播映了由來昂那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後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正巧之前不久又看過《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兩部電影都著眼於《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莎翁的悲情巨著,但卻明顯表現出了不同的情結,有著對莎翁不盡相同的理解。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明顯帶有強烈的對於莎翁致敬的色彩,儘管故事悲情,但卻處理的讓人們依舊能夠對生活、對愛情抱有希望,儘管封建的等級觀念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資本主義關係」最終拆散了莎翁和Master Kent,但Master Kent對於理想的執著,對於愛情的堅定,對於生活的勇氣卻讓我們不僅在Will心痛之時也流下了不忍的淚水。可這淚水卻並不苦澀,相反,卻滌盪了我們的心靈,堅定了我們的勇氣。我們在如詩的,不,是在詩的對白中體察了聖人的凡俗,昇華了自己的高尚。本·阿弗萊克&朱迪·丹奇的加盟,更讓電影有了一份濃濃的人文關懷,而且,通過庸俗的人物性格改變,完善了電影高雅的一面。

     但相反的是《後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卻完全是對原著的照搬照抄,而且為了票房,竟忍心形式重於內容地把匕首換成手槍,把八馬馬車換成加長林肯,把白人王子,換成黑人,除此之外,我沒看出還有什麼能夠跳出原著的東西了。唯一值得稱讚的便是隱喻和諷刺手法的運用。每一次人們走向罪惡的邊緣時,聖母總會以最為神聖的形象出現,而且當羅密歐用朱麗葉堂哥的手槍殺死她堂哥時,我們不禁啞然失笑,手槍把上赫然印著聖母像。聖母慈悲而仁儒的表情旁邊是流淌的鮮血,是她寬恕了的殺戮的罪惡。這是否代表著導演對於當代社會人們信仰的缺失、宗教的無力最終所導致的罪惡的感傷,還是導演對於信仰的失望?我無從得知。

    無論怎樣,一部可以讓戲骨們(本片獲7項奧斯卡提名不是獎項)溫暖自己的心靈,另一部可以和愛人共享一份浪漫情懷—可憐的商業片卻也可敬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