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與愛麗絲--Hana and Alice

花与爱丽丝/花与爱丽诗/

7.2 / 4,231人    135分鐘

導演: 岩井俊二
編劇: 岩井俊二
演員: 鈴木杏 蒼井優 郭智博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則卷

2007-09-25 08:24:11

岩井式的溫柔——花與愛麗絲


   岩井俊二是個溫柔,浪漫的導演,在他的電影裡有種讓人心動的初戀般的青澀,即使是愛耍詭計的花,在她小心翼翼地撒謊時也透露著少女純真可愛的羞澀。他們都喜歡低著頭喃喃地說話,彷彿自言自語,這是導演刻意的溫柔,青春在岩井看來是羞澀又荒誕的,荒誕的浪漫,浪漫的荒誕,並不是想張揚青春的魅力,而是一種對青春的膜拜和紀念,讓人羨慕的回憶,值得珍藏的年代。
    
    這是部很可愛的電影,從劇情到演員到鏡頭甚至是畫面的剪切,講述一段荒謬的三角戀。結局很溫暖,花與愛麗絲擺脫了愛情,繼續兩個人的世界。她們經歷了成長路上必經的辛酸與喜悅,也經歷了友情和愛情的考驗,最後,她們嬉鬧著走在上學路上,身旁的櫻花開的正燦爛,映襯著穿著潔白校服的少女,她們終於像蝴蝶一樣掙脫了繭的束縛,飛向更廣的天空。
    
    有人說這是部同志電影,我不反對,但拿這個作為電影的噱頭就太低級了,也玷污了電影,岩井的電影從不需要這種宣傳手段,這也是我對這個說法並不支持的原因。日本電影本來就很曖昧,很多感情刻畫的過於細膩,而日本的社會文化確實如電影反映,從某一角度來說這或許也是日本的浪漫情節吧,略帶感性傾向,所以岩井的作品只是在這個基礎上用了他個人獨特的溫柔手法來展現一切,著重展現人性美的一面,他是美學家,藝術家,他的鏡頭乾淨、透明、朦朧,對慢鏡頭和靜止畫面的掌握以及音樂的選擇與其作品的主題都配合的恰到好處。
    
    岩井作品的主題,大多圍繞青春的苦澀酸甜,和台灣導演易智言有相似之處,影片風格也很相似,不過岩井更帶藝術傾向,美學成份更濃,鏡頭比較朦朧;而易更注重情節的前後銜接,更生活化,鏡頭也比較明朗,易多通過簡單的語言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岩井則善於用動作和表情表現心理,一些簡單而溫柔的動作,羞澀而含蓄的表情,這種溫柔這種羞澀在電影裡就轉化為一種經典的岩井式的純情。
    
    岩井的電影,始終洋溢著空靈的幻覺,喜歡用白色,充滿著泛著暈的陽光,即使不用配音,單獨的畫面就足以使人陶醉,這種手法的運用使他的鏡頭看起來乾淨而帶點懷舊的味道,每一個畫面都是精緻而自然的美景,一種回憶的美景。《情書》裡的圖書館,有著大大的窗戶,陽光很溫暖地透過白色窗簾灑進來,於是,站在窗簾後低頭看書的柏原崇成了純情的經典;《四月物語》裡的武藏野書店,和曉風的風格有點像,不同的是,武藏野有很大的窗子,陽光可以自由地落進來,照著一排排的書也照著松隆子優雅的臉龐,她的影子自然地映在後一排書櫃上,光與影就在堆滿書的小小空間裡融合著,愜意的畫面;〈關於莉莉周的一切〉,雄一拖著影子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陽光依舊那麼亮,卻泛著昏暗的暈,就像茫然的雄一,朦朧地繼續著生命;《花與愛麗絲》,愛麗絲最後的芭蕾,在一間有玻璃屋頂的白色屋子裡,當她開始翩翩起舞,身後的光暈也開始無限擴散,整個房間就像白色的天堂,愛麗絲優雅的舒展著四肢,她的直髮自然地甩動著,陽光不再是金黃色,是一種經典的白色,明亮而不耀眼,像愛麗絲一樣充滿了自信,你會感慨少女的美如此讓人心醉,接著會感慨青春的偉大,就像岩井希望的那樣。

    岩井電影裡的場景充滿著記憶的香氣,就像是把夢境和回憶搬上螢幕。許多畫面更像是只在小說中存在,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妙只有岩井才能魔術般將它化為螢幕上的經典。飄滿紙牌的海灘、大雨中的黑衣怪人、愛麗絲的長髮、花家門口拜訪整齊的鮮艷的花、愛麗絲用中文說 「爸爸我愛你」還有她那從不打掃的凌亂的窩、螢光燈下芭蕾社團花一樣美麗的少女、揭穿謊言的海藻布丁,愛麗絲的衣服有淑女屋的風格,喜歡她的小花棉衫,花的鞋子應該是匡威的帆布鞋吧,雅仔喜歡呆板地念著「壽限無 壽限無。。。」,他家有個愛穿粉紅色襯衫的美國留學生,那是愛麗絲的偶像,愛麗絲低下頭時,幾絲頭髮慢慢地散下來,她從來不捋,導演也是有意要定格這樣的她吧,愛麗絲的頭髮,長長的直直的,隨意的美很適合她,而花對待感情的執著和處心積慮則顯出幾份幼稚和可愛,就像她的娃娃臉。

    看岩井的電影會喜歡上日本文化,電影中的對話和小細節那麼細膩溫柔,輕輕的,脆脆的,讓人心動的語言,值得品味的禮節文化。花學雅志念起嘰嘰歪歪的「壽限無」,每個字都清脆的可愛,讓人想跟著一起念,這或許是最動聽的配樂吧。而日本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各種細小禮節在岩井這成為了電影的重要部份,因為他崇尚人性美,所以這些傳統禮節被他看作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不可忽略的。

    看他的電影還會迷戀上獨處,愛麗絲在雨中穿著古怪的黑色雨衣在無人的馬路上做著古怪的動作,一個人,她告訴花她在減壓,而當雄一一個人站在廣闊的麥田裡面無表情地聽著手中的CD,低著頭,很安靜的畫面,很舒服的感覺,雖然一個人但他並不孤獨,因為他有莉莉周的音樂和大片的空間。
    
    看岩井的電影還有很多很多可愛的發現,觸摸著岩井慣有的溫柔,像是一種心靈的淨化,一種沉默的關懷,他安撫著每一顆年輕動盪的心,鎮壓著每一股衝動難以控制的念頭,最後,還會唱著你最熟悉的歌謠哄你入睡,對你說「晚安吧」。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會看這樣的文藝片,尤其是像《花與愛麗絲》這樣帶點無厘頭幽默的電影,總覺得更適合作小眾電影,而《情書》已經成了岩井的代表作,被很多人熟悉,甚至是日本電影的代表作,但我依然覺得那還是一部小眾電影,一部出名的小眾電影。他的電影適合在看過一遍後隔了很久的某天下午,當你整理抽屜時偶爾翻出,於是你停下手中的活一個人安靜的坐下來品嚐第二遍的精彩,這樣的感覺就像電影中一樣,生活在浪漫中。也許過了這個下午,你會發現,收起窗簾讓陽光灑進房間,或許會更浪漫。畢竟,生活,本就該溫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