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要成名--My Name Is Fame

我要成名/MyNameIsFame

7 / 393人    Hong Kong:94分鐘

導演: 劉國昌
編劇: 阮世生 方晴
演員: 劉青雲 霍思燕 余安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神

2007-09-27 00:45:50

《我要成名》電影人的兩種美好結局


       電影人並非如我們想像般的光彩照人,尤其是作為非一線的電影人更是境況堪憂。這部《我要成名》里潘家輝(劉青雲)就是二線演員的真實寫照。 作為一個早年獲得過金像獎的最佳新人,因為對電影的執著追求並且多少帶著一點恃才傲物,不肯向監製導演送禮交際而逐漸從電影演員淪落到電視台的二線演員。
       像他的好朋友(黎耀祥)的人生哲學:寧為車房犬,不為戲中人。畢竟知道自己的性格定位,沒有辦法跟其他人一樣溜鬚拍馬送禮討人情,知道自己在電影圈討不到好人緣而不可能很好地發展,轉行開起了修車行。但是這是跟潘家輝完全不同的兩種人,潘家輝自稱是方法演技,讓他演警察巡邏他會跟著真的警察巡上一圈而被人抓到警察局裡去。黎耀祥說,他是瘋的。黎耀祥是比較理智的,至少在他看來,夢想和現實是分得如此清晰而條理。
       可是潘家輝不可能這麼灑脫。又如黎耀祥所說,如果不讓潘家輝演戲,他還能幹什麼呢。執著自己所鍾愛的事業,永遠讓人敬佩。黎耀祥在這部電影裡的角色幾乎可以被理解為對電影圈的嘲諷,一些有堅持的藝人總是會因為某些原因而離開電影。
       潘家輝是一個暴躁而有堅持的藝人,像他的自述一樣:不管你怎麼看我,做的好與不好,我都會儘自己的能力做好它;不對的也說對,當沒看見,我不行;無論你們覺得我行不行都好,我就是行。
      這是一種自我認可,在某些時候,這是最無奈的一種說法;可是在功成名就了之後,這就是成功路途的最好寫照。
認定自己,相信自己,成全自己。縱然這道路上經歷很多的坎坷和挫折,可是因為堅持,所以最終他成功了。王曉菲也許跟潘家輝的潦倒半生有著一種極大的反差。當然,我不是說她的角色不夠努力。她比潘家輝要更努力得多。潘家輝的成功也許多少還帶著一點被前輩點撥之後頓悟道,王曉菲卻是從一開始就立志要當明星而且非常刻苦的女孩。
        從認識潘家輝開始死纏爛打著認了師傅;到不挑揀角色努力地扮演自己所有的臨時演員;再到後面勇於接受一些有挑戰性的角色,為藝術獻身或者不顧一切想成名,也許只是一線之差罷了。可是從這個角色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遠比潘家輝的角色更堅強的信念和更渴切的期盼:我要成名。
      從個人角度上說我並不喜歡這個角色,可是我不能不認同她。畢竟所有人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式和堅持,而這一切僅僅只是為了電影藝術的話,我們還能對其苛責什麼呢。我認同她,認同她在機會面前奮不顧身的勇敢和製造機會的能力。潘家輝也許一直在等一個機會,而她卻是一直在給自己製造機會。
      最終她憑著自己的判斷和努力抱著一個國際大獎回來給潘家輝頒發最佳男配角的時候,我想,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了。縱然這樣的結局很一般並不脫俗,可是我們似乎樂此不疲;我們樂於接受這樣的好人好報的大團圓結局,縱然我們已經看了千百遍。
         純粹的藝術堅持,為自己的夢想,為自己所摯愛的事業不懈努力和堅持。這個夏天的最後一班車,香港電影似乎想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就會見到圓滿。這是今夏電影最後的一個驚喜,在香港的映畫裡,我們還能見到一群堅持著電影藝術的人們。《我要成名》,帶著一點點赤裸卻真誠的意願,來得直接而豪爽。
       這是一部很純粹的電影;一個純粹的關於電影人的故事,純粹的只是關於電影的夢想。任何領域其實都需要像他們這樣的一群人,執著自己固有的夢想,不輕言放棄。
來自:酷開網電影網http://www.coocaa.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