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秒速5公分--5 Centimeters per Second

秒速厘米/秒速五厘米/秒速公分

7.6 / 48,840人    63分鐘

導演: 新海誠
編劇: 新海誠
演員: 水橋研二 近藤好美 尾上綾華 花村怜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7-10-02 08:48:51

關於秒速5厘米的種種


A chain of short comments about their stories

當所有的漂泊和執著都已落盡,卻仍然等不來夢寐以求的幸福。看著眼前載滿匆匆行人的列車,呼嘯地駛過歲月的鐵軌,然後,只能任由散落的櫻花將曾經的誓言無聲地埋葬。我幾乎都忘了在故事的最初,女孩曾在平交道的那一邊向著主角約定:「明年一起看櫻花吧」,接著卻是機車的轟鳴聲飛速橫亘在兩人之間,這淹沒在一片響聲中的短短幾步之遙,竟成了他們永遠也跨不過的距離。我們太過期待了童話般完美的結局,太過沉浸在有情人應該終成眷屬的幻想中,然而新海誠平靜的告訴我們,這才是天天發生在真實生活中的平淡故事。即使發一千一萬條簡訊,也不能讓你我之間的距離一厘米,所謂的櫻花下落,不過是相愛之人離別的速度。緩慢,但是無可挽回,在喧鬧迷茫的塵世中蒸發殆盡。

一 獨白

及至片尾音樂響起,我才明白整個故事都不過是男主角貴樹一個人的獨白。

從一開始,就是貴樹在一封封地讀著明裡的信。在放學後人去樓空的圖書館,在被夕陽染紅的疲憊的操場中,在沿著寂寥的電線的回家路上,在少年所有孤獨的日子裡,明里青澀如小鹿般顫動的聲音響起時,是貴樹不斷的回想著那些溫曖的字句。他回憶著之前和明里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那種心心相印帶來的如同下午櫻花道上燦爛的陽光一般的幸福感,在他每天夜裡回到房間在檯燈下輔開信紙寫下每一個字時在腦中盤旋。可是這承載著內斂卻深厚的感情的信卻在鐵路的站台上被風颳走了,就像在有風的夜晚獨自盤旋而上沒入暗色的天宇的紙飛機,就像著整個故事裡男孩角千萬次的訴說卻無法傳達到女角心中的獨白。

到了陽光明媚的種子島,貴樹仍只是不斷的在夢中的異世界中訴說著自己的思念。我們聽著活潑的花苗一點點的敘說著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發展,看著眼神變得迷離的貴樹安靜的發著簡訊,我們理所當然以為那是給發給遠方所愛之人的思念,只有等回到夜裡貴樹刪去寫滿螢幕的簡訊時,我們才知道,那,又不過是另一段自言自語。甚至花苗的思念也成為了獨白。無法傳達給貴樹的思念,與貴樹隱忍深處的思念交織在一起,化成無法解開的死結。

在新海誠的世界時,總是有人在背景精緻的畫面中喃喃著,《星之聲》裡的美加子,《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的浩紀,《她和她的貓》里是女主角收養的貓。然而,沒有哪一次的獨白有著成年的貴樹聲音中的苦澀和迷茫,那是在刻骨銘心的感情隨著時間逝去,是自己的執著和追求在渾渾噩噩中迷失了方向,是在等待中尋找以及放棄時悔恨的聲音。看著貴樹在人潮中穿行,眼神遊移,或是坐在臺階上呼上一絲煙氣,我明白故事也許會向最不願意發生的方向駛去。

「如果這時我回頭的話,我強烈地感到她也一定會轉過身來。」然而這僅存的最後可能性也被開過的電車碾得灰飛煙滅了,連同消失在歌聲中的獨自言語。

說秒速對男生的殺傷力是無窮的,我想可能是因為它是純粹的以男性的視角述說著故事吧。即便是在第二話「太空人」中,花苗的視角也只是為了襯托貴樹的孤獨罷。恍惚間,我感覺自己就是這個失落的男孩,在重複著自己的過去,那些迷茫,那些失望和自責。


二 距離,新海誠永恆的故事

看著飛行器留下的雲煙漸漸隨風散去,花苗終於明白到這個喜歡望著遠方、望著天空的男孩心中從來沒有容下自己的空間。他好像總是給誰發著簡訊,總是注視著自己的身後深邃的地方。然而,卻正是這彷彿身處異世界的與眾不同深深吸引著女孩。顧城寫:「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就像凝固在眼前卻永遠也無法碰觸的水晶,就像在你身邊卻永遠無法表白的愛慕。那是心的距離,是人類最難跨越的鴻溝。

距離,是新海誠永遠最執著地講述的故事。

《星之聲》里,為了和異星的敵人作戰,阿升和美加子相隔的是空間和時間距離;《雲彼》中佐由理的沉睡使她和浩紀被真實和虛幻兩個世界的遙遠距離所分開。所幸,時空的距離可以被思念跨過,阿升和美加子最後異口同聲地說著:「我就在這裡啊」;兩個世界的距離也可以由真愛打破,浩紀最終載著佐由理來到了雲彼端的白色巨塔,那個他們約定的地方。

然而,貴樹和明里卻最終成了陌路人。

最初,他們還沒有被喧囂的世界所打擾,那時貴樹可以不顧眾人的目光帶著明里一起跑過學校的走廊,即使是最初的轉學之後,他們也能帶著單純的思念在宛如櫻花飄落的雪地裡相擁,他們的內心沒有隔閡。可是世事的變幻無常卻更加強大,於是我們看到貴樹在種子島上的生活,像是丟失了魂魄般沒有生氣。迷茫的眼神,總是若有所思的埋頭行走,在起風的草地上寫著沒有收件人地址的簡訊,螢幕的螢光映在眼裡顯得更加混濁。我們無從得知他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聯繫,是什麼原因使他們沒有再互通書信,我們只知道男孩的思念刻骨銘心的思念籠罩著他的整個生活,這思念本身是如此強大,以致於那思念的對象也開始變得模糊。他在無數次的夢中踏在異星的草地上(像極了《雲彼》中佐由理身處異世界和浩紀在夢中相遇),在地平線上升起的巨大星球把雲層撕成飛散的絮狀,我們卻無法看到陪在身旁的女孩的面孔,能見的只有嘴角的泛起的微笑。只有在宇宙飛船發射成功的那一天,夢中的女孩才真正露出雙眼。可是那些升起的雲煙卻是「宛如過眼雲煙般漸漸遠去的事物」,而貴樹,就像已經起飛的太空人,「在真正的黑暗中一味的孤身前進,只是堅信在那深淵中有著世界的奧秘等著自己去探索」。在孤獨的旅程中,彼此的心漸行漸遠。

回到都市,又經歷了複雜的社會和紛繁的世界,貴樹在執著中迷失了方向。他用苦澀的聲音說著:「我很想向前邁進,想觸及那無法觸及的事物,儘管不知道那具體指的是什麼」。在巨大的人生和渺茫的時光之流中,在對往昔的追憶和矛盾的現實中,他已經不明白該朝哪走。在這段人潮里孤獨得難以想像的旅程中,他剩下的只有本能的一遍遍走過曾經走過的路,在電車上,天橋上,在春天落櫻的小徑上,在櫻花盡頭的平交道。

無數次地想過他們要是早一點回頭會怎麼樣,要是沒有列車開過會怎麼樣,要是女孩沒有離開……可是,我們所期待的就是兩人終於相認,在櫻花落下的時節上演大團圓嗎?用什麼來填補這多少年歲月的時光在兩人之間拉開的距離,用什麼來讓他們適應種種已經無法改變的生活的現實?所以《天堂電影院》里多多最終還是只能離開他老去的初戀情人,所以貴樹在列車離去以後,看著空曠的道路只是微微一笑,然後,轉身而去。

列車軌道兩旁欄杆的距離,就是貴樹的明里心的距離,如此切近,卻永遠無法逾越。


三 關於結構、音樂以及其他

新海誠無疑是擅長做短篇的,尤其體現在那部精緻清新只有5分鐘長度的《她和她的貓》上。他唯一部長篇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也因為節奏過緩而受人詬病。而《秒速5厘米》則可以看作新海誠對一種介於長短篇之間的新模式的嘗試。在我看來,這種嘗試是極為成功的。這種短片集的方式既使新海誠擅長構建精彩短篇的優點得以保留,又大大增強了故事結構的層次性,使故事的內容和表達都得到豐富。

如果不是三部短片層層遞進,你無法明白到貴樹是如何在追尋中漸漸的迷失,最終使得自己的感情悄悄埋葬的;如果不是以TV動畫的方式間隔播出,你很難體會到那種朦朧的記憶隨著時間流逝的感覺;在第三話之後回過頭來看櫻花抄,你會發現,一開始,明里越過鐵路,而貴樹被列車擋在另一邊,「一起看櫻花」的約定被淹沒在背景音中像是某種宿命般的象徵。

說到音樂,和新海誠合作已久的天門這次又為我們奉上了相當精美而且和原作非常契合的原聲,不過更值得一提的就是這首在故事快結束時響起的主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聽慣了天門精巧的配樂,可能一時會覺得這首上世紀的流行歌曲和動畫有點不協調,經過仔細品味才會發現只有山崎飽含著滄桑和無奈的聲音才能真正體現男主角內心的吶喊,老舊的歌曲也會使觀眾們想起那些過往的時光,想起那些有點有著遺憾,有著迷茫的日子。想著如果時光倒流,自己是否還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至於新海誠最拿手的動畫畫面,顯然,秒速中畫面的精美程度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列車車廂頂部像水流般滾動的電弧,巨型的火箭升空把世界分成明暗的兩半,還有神秘宏大的異星世界以及燈紅酒綠霓虹閃爍的都市夜景,無不讓人讚嘆,也許新海誠的眼中的世界,就是這麼色彩鮮明,華麗精緻。

也許堆砌了過多的溢美之辭,不過那是因為秒速5厘米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內心。如果所有影像的目的都只是表達,那麼還有什麼比深深打動觀眾更能說明它的優秀和成功呢?

最後一幕,男孩和女孩發現要是回過頭去,也許就能已經找到尋回埋葬了多少年感情,他們滿懷期盼、擔憂以及無比的緊張和激動緩緩地轉過視線。那一刻讓我想起《蝴蝶效應》的最後,阿什頓.庫徹在人潮中回望自己心愛的女孩,他一次次為她付出所有可是永遠不能和她在一起,他轉身離去,來不及等女孩同樣充滿希冀的視線落到自己身上。而這一次,是命運再次和貴樹開了一個玩笑,他註定要在平淡真實的生活中失去這段感情。

於是列車離去的鐵軌上沒有了人的蹤影,只有璀璨卻短暫的櫻花還是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