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168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air

2007-10-03 03:14:54

鮑勃·迪倫?在別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威尼斯看過此片首映後一直胸懷激盪,即刻就產生了再看一遍的願望,不過大概還有更多人排著隊要看此片,之後的幾場放映會場場爆滿,終於,我再看一遍的願望無法達成。但好歹我有過141分鐘令人激動的音樂體驗,早已經自覺非常幸福啦。
 
(有多好看?這樣說吧:如果你喜歡Bob Dylan,你一定要看。即使你之前並不喜歡Dylan,看後你也一定會愛上他。另一個你會愛上的人是Cate Blanchett。Todd Haynes對Cate的改造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為什麼,世界上竟然有這樣橡皮泥一樣的人,想捏成什麼樣就變成什麼樣?而這次,電影公映以後,Cate定會成為全世界女同志們的集體愛慕對象!這一點,我絲毫沒誇張。)

但客觀地講,幾位Dylan中最出色的是Christian Bale,儘管六位演員都很棒,但他還是脫穎而出。無論是口音還是腔調,連動作都似,關鍵只有他並不是單純地模仿,他給Dylan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但就是那麼令人信服。不過Cate Blanchett身為女人的特殊性搶了風頭,我心目中第二出色的是演「Woody Guthrie」的黑人小孩。
配角都很好,幾乎搶了主角的戲。Michelle 威廉斯演的Coco Levington是個大驚喜。這個角色幾乎是Edie Sedgewick的化身,Michelle的演出可比Sienna Miller強一千倍,太美,太神似了,相比,他的老公Heath Ledger雖然戲份很多,但只懂得賣弄鼻音,讓我老想起《斷背山》,一點也比不過他只有兩幕戲的老婆。Charlotte Gainsbourg也非常好,她跟Heath演對手戲,她的角色Claire影射的是Dylan的前妻Sara Lowndes。結果我只記得她,一點不記得Heath的表現有什麼亮點。茱莉亞nne Moore的角色非常非常Joan Baez,這一點,在放片時引來影廳內陣陣笑聲……因為太像了……而她們本來又那麼不像……
 
說回電影。《I'm not There》可以說是Todd Haynes最精緻的一部作品。據肉眼判斷,至少用了三種不同的膠片拍攝,有那麼多大明星和超豪華的配樂,結構前所未有地完整(儘管敘事是零散的片段式),而且還拍了不少外景(-_-)!跟Todd以前那些簡陋而充滿靈氣的作品相比,這次他的拳腳放得更開,而且不是一點點。於是,他似乎很想把過去玩過但由於資金所限沒能做到理想效果的元素全都搬出來重新展示一把,因此可以看到許多他最擅長的手法:《毒藥》裡的假紀錄片,《Velvet Goldmine》和《Dottie Get Spanked》里通過電視媒體視角探討問題的敘事手段,《Superstar》和《VG》裡的MV感,《遠離天堂》裡的melodrama式敘事……當然,故事的主線也繼承了《Superstar》和《VG》傳記與虛構相結合的手法,從某種意義上說,6位演員都是Todd的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可以將Karen Carpenter的故事講得那麼動人,6位演員更可以。
 
從個人角度說,《INT》還有一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蘭波——在《VG》中,Todd曾把David Bowie和Bryan Ferry比作王爾德的後人;這一次,他又把Bob Dylan比作是蘭波的轉世。當《香水》男Ben Whishaw在接受盤問的時候報上名字:「Arthur Rimbaud, R-I-M-B-A-U-D, Oct. 20th, 1883……」我真是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何Todd同學居然如此與我心靈相通,不但偏好一致,連YY起來的思路都一樣呢?
Ben的造型很成功,連我這個蘭波專家都覺得他很神似,遠比Leonardo DiCaprio像(當然,我仍然認為形象上最接近蘭波的是年輕時的Hugh Grant)。
 
儘管Todd同學這次出手寬裕了一些,但放在好萊塢,這還是一部相當省錢的電影——Dylan沒要版稅,明星演員幾乎都不拿片酬,許多音樂人免費送了歌……不過,這些音樂人翻的Dylan歌幾乎都沒能收進電影。影片中非Dylan演繹的歌我能分辨出來的只有Yo La Tengo和Calexico,片尾,在Dylan自己唱完Like a Rolling Stone後,伴字幕出來的還有Sonic Youth版I'm Not There,真是太好聽了,嚴重推薦,最後還有安東尼小胖子唱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效果也很奇妙。據說Charlotte Gainsbourg唱的Like A Woman也特別好,不過電影裡放不下了,Todd還得意地強調說,Soundtrack出來後你們一定要聽聽。

再說一下片名《I'm Not There》,我說過我並不是Dylan忠實的樂迷(Todd Haynes也不是),因此之前並沒有聽過這首被用作電影標題的歌。此曲收錄在60年代的B-Sides專輯《地下室作品集》中,充滿了半成品的粗糙感。為什麼Todd會選擇這麼一首Dylan的歌作為標題?很簡單。想想Velvet Goldmine,也是一首B_sides。這是一首訴說的是一個人想出現在另一個人的身邊提供援手卻力所不能及時的焦慮和痛苦。「我多麼想在你身邊,但我不在。我走了。」說的是誰呢?是Bob Dylan自我審視,是Todd Haynes的想像?都是。Todd在發佈會上說,第一次聽這首歌,他就深深被迷住了。除了這首歌表達的這種力所不能及的痛苦外,他還聯想到蘭波(Arthur Rimbaud)有名的一句詩:「I is another。」這種「在別處」的疏離感,與Dylan人生的複雜性和詩意是多麼的吻合。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卻似乎幾乎沒說到重點。請原諒我在勞累狀態下的思路混亂。
究竟為什麼好看,我想喜歡過Todd以前任何一部作品的人都明白。順便說個小八卦,看《I'm Not There》前,我在威斯汀的露台上遇到剛看完一部片,還在等下一部片開場的Gregg Araki。伊正好有時間,於是俺很興奮地跟他聊了一下競賽片的觀感。不出所料,他說目前最喜歡《色戒》,接下來最期待《I'm Not There》。說到Todd Haynes的名字,他就兩眼放光,盛讚起來。他說《Superstar》永遠在他心中佔據著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and all Todd's movies are always very interesting。我瞬間明白,為什麼這兩個人我都喜歡。

說了那麼多好話,再說壞話。
第一、顯然Todd Haynes並沒有像喜歡David Bowie那樣喜歡Bob Dylan——《INT》沒有《VG》那麼有激情,每一分鐘都感覺得到。結尾尤其明顯——Todd也太草草了事了。這是他最沒有力量的一次結尾。
第二、這個片子裡有一些非導演剪輯的痕跡,比如heath ledger和richard gere,這兩個演得最差的dylan,卻有相當高的出現頻率。至於Cate Blanchett那一段超重甚至開始有點賣弄的戲份,不用說了,一定又是哈維·溫斯坦的主意。

*****補充分隔線*******
時隔半年後看了第二遍。理性地看此片時,有一些問題是我後來想到的:
可觸摸的真實,背後道出的卻是不可觸摸的深意,這是Todd Haynes最擅長的。如果把此片看作是bob dylan的傳記片,甚至「紀錄片」,那麼你首先已經錯了。它的確引用了大量史實,但是目的決不是告訴你bob dylan的生平是怎樣的,弦外之音才是這部電影的意義。它其實不是一部傳記片,借dylan故事,Todd Haynes訴說的是那一代人的情結。他理想中的dylan,像Rimbaud一樣,早在仍然年輕時就死去了。

也許,I'm not There這個標題本身還有另一層意思——The poet, prophet, outlaw, fake, star of electricity, that Bob Dylan is go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