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單

2007-10-09 06:15:34

個性教育與規範化


繼《放牛班的春天》之後,《死亡詩社》是我看到的又是一部關於個性教育的電影。有意識地找來看的,想定時地提醒自己一些東西。

教育,因為對象的特殊性,總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這裡面,牽涉到個性,和反個性的規範化。

個性這東西,嚮往著卻不敢放任之。每一個鮮活的生命在接受教育規範之前,都是一個個最為完美的個體。只是,這樣的完美,普遍性地維持的時間很短,應該是,在大人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之後漸漸失去,或許,更早些。

從開始,基廷先生的方式就讓人欣賞,但越是喜歡,認可,越是替他擔心,會否有《放牛班的春天》里馬修老師的結局。果然,就像預料中的一樣,基廷的理念的方式,不容於傳統。現實就是這樣,越是人性化,越難以得到普及。社會對我們的要求總是平均化,模式化,需要的不是個性,因為個性代表著不定性,有著不可預測的未來。即使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自由思考,有創意的個體,是更具人性,更容易獲得快樂的。我們的家長,我們的社會,卻總以「為你好」為理由,扼殺一個個鮮活的靈魂,把他模式化,成為所謂的「優秀」人才。個性還代表著難以管理。一個承諾家長能夠把他們的孩子多數送進名牌大學的學校。勢必要為他們的承諾付出一定行動,而這樣的行動,當然是管理嚴格,行為規範的一種治學。

有沒有人意識到這種傳統的僵化的教育的弊端?有!有沒有人意識到並付諸實踐地想改變一下?有!但是,多數是馬修老師,基廷先生的結局。小林校長屬於極少數的範圍,能在一段時間內的不受阻礙,甚至是有所支持的。

規範化對比著個性教育,可以在短期內測試到結果。而個性教育卻很難。因之個性化,它的評價也難以有個統一的標準,它的尺度很難掌握,依賴於施教者的個人修為,如果修為不夠,把握的尺度不到位,就可能讓受教者走到反面去,像《死亡詩社》裡的尼爾,在理想和現實間掙紮著,最後,選擇自殺,編劇確實殘忍,但是,尼爾自己也有個性過激的嫌疑,seize the day 不該這樣的偏激;基廷先生的眼淚,也有懊悔的成份,責怪自己把握不好,只顧著解放學生們的思想和心靈,卻沒有強調處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理性方式。

所以,雖然有時候說到傳統教育會義憤填膺的,也只是發發牢騷,之後,自己也成規範大軍裡的小蝦小蟹。一是因為自己沒有勇氣,二是因為個人修為還不夠。只是偶爾的,鑽著空子,在沒有被盯得太緊的時候,任由那些小小的靈魂亂闖一下!嗯,可是,警告的咳嗽一響。對不起,我們又得規規矩矩地了!一方是一臉的無奈,一方是滿眼的失望。在換為嚴肅的臉孔面前,這些眼睛裡有些畏懼,也有著陌生的感覺。之前那個親切的,隨意的,由著他們的Miss Li 哪去了?我不喜歡這種陌生的距離,甚至,討厭。可是,自己又是渺小的。不過,某些方面,如善良,樂觀,感恩的心,卻是不遺餘力,不受影響地,想要讓學生在書本之外感受擁有的。

眼之所見,都是壓力很大,自由童年極少的學生,在同情之餘,有時候也想,以後,自己的孩子,該怎樣對他?隨心裡想的,就讓他個性地發展吧,只要大方向不變,只要本質善良,他怎樣就怎樣。沒有每天的鋼琴訓練,沒有週末的興趣班學習,沒有課時之後的尖子生培訓,沒有大人幫他規劃好的人生目標,讓他自然的生長著。他最不缺少的,應該是爸媽對他最為本能的撫愛。他可以成績不好,可以沒什麼特長,但是,他卻不乏對待一切的樂觀。之後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可是,可是,我又想了,這樣的孩子,我是否要以家長的身份,接到好多老師的投訴「太有個性」「不配合」「成績還能再好些」。還沒實踐,但估計,這些,我能承受。希望不會是紙上談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