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開心鬼撞鬼--Happy Ghost3

开心鬼撞鬼/HappyGhostIII/HappyGhost3

6.2 / 324人    89分鐘

導演: 杜琪峰
編劇: 黃百鳴
演員: 黃百鳴 張曼玉 袁潔瑩 陳加玲 林穎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輩子

2007-10-11 05:43:44

銀河前傳:從《開心鬼撞鬼》說起


1986年,風頭正勁的新藝城雖然失去主將之一的麥嘉(轉投嘉禾製作《最佳福星》),卻也元氣未損,接連出品了不少賣座猛片。暑期檔的「開心鬼系列」第三部《開心鬼撞鬼》與嘉禾的《最佳福星》爭奪票房毫不遜色,再接再厲收到一千六百萬;其後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狂收三千三百萬,刷新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引領一時之風潮;而因為《英雄本色》推遲到九月份上映的《刀馬旦》也叫好叫座,票房猛收二千萬。

1984、85年接連推出《開心鬼》和續集《開心鬼放暑假》為新藝城帶來了豐厚的票房回報,除了香港本地市場,台灣、星馬,甚至菲律賓都是橫掃票房,火爆程度甚至超過當時新藝城的王牌系列《最佳拍檔》。彼時的黃百鳴可謂紅運當頭,兩部成本不過二三百萬的喜劇片居然帶來千萬餘的盈利,無怪黃百鳴自己也大呼自己實在太旺。有這麼好的票房回報,新藝城當然不會中斷拍攝。1986年新藝城決定開拍第三部開心鬼系列電影,仍然是黃百鳴擔綱編劇兼主演,仍然是啟用清新活潑的新人女星,仍然是超能力惡作劇的輕鬆喜劇。但是此時執導開心鬼系列前兩部的導演高志森已經被新成立的德寶公司以十倍的人工挖走,於是,黃百鳴決定啟用新人擔綱導演,而這個「新人」正是杜琪峯。

稱1986年的杜琪峯是「新人」倒完全沒有貶低他的意思,事實上相比較於同是電視台幕後製作出身的好友徐克、林嶺東,他本來就是大器晚成的一位。在《開心鬼撞鬼》之前,杜琪峯只導演過一部影片,就是上映於1980的《碧水寒山奪命金》。日後風光無二的大導演杜琪峯初涉大螢幕的遭遇是票房慘澹,口碑不佳,杜琪峯對自己當時失敗的評價是「(由此)知道自己料子未夠」。之後,杜琪峯繼續回TVB製作電視劇,在新浪潮風起雲湧的彼時,用杜琪峯自己話講就是「人家那麼勁,我只好藏一藏」,而這一藏就是七年,直到黃百鳴拿著《開心鬼撞鬼》的故事邀請他再闖影壇。

杜琪峯對於接拍這部可能令他搖身一變躋身賣座片導演行列的影片還是頗有顧慮的,一方面黃百鳴+高志森的兩部前作票房太好,杜琪峯也擔心這塊金字招牌砸在自己手裡。另一方面自己在電影界畢竟資歷尚淺,唯一執導的一部影片已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何況那部片子還實在成績平平。

現在看來,杜琪峯當時的顧慮雖然合情合理,但也實屬多餘。首先,真正控制這部影片並且對票房負責的還輪不到杜琪峯,而是新藝城的老闆,這部戲的監製、編劇兼主演,也是開心鬼品牌的締造者黃百鳴。杜琪峯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執行者的角色,這點從片頭字幕順序上也能看出端倪來(「監製-編劇:黃百鳴」的字幕出現在「執行導演:杜琪峯」的字幕之後)。其次,本片的幕後製作陣容堪稱豪華,黃百鳴編劇;程小東擔任動作指導;更有徐克負責特技部份(徐還客串一個小配角);林嶺東負責飛車部份。(前段時間,搜狐專訪為《鐵三角》宣傳的三大導,魏君子問及杜琪峯當年「不是徐克做特技,林嶺東做飛車,我就不拍」。說的就是這個事情)。再者說,故作憨憨的黃百鳴、青春無敵的張曼玉加上紅極一時,連唱片都賣到爆的開心少女組,以及前兩部開心鬼積累的良好口碑,都為《開心鬼撞鬼》帶來了票房保證。

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票房狂收,口碑良好,黃百鳴也得意地以為此作勝過由高志森執導的前兩部,是最好的一部開心鬼。

由是杜琪峯重拾信心,再振旗鼓,殺回影壇,成為黃百鳴的「御用導演」,接連為新藝城拍攝了《七年之癢》(1987年,票房一千三百多萬,令利智一炮而紅)和《八星報喜》(1988年,賀歲黃金檔上映,票房三千八百萬,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而隨後便是人所共知的《阿郎的故事》了。

杜琪峯回憶自己創作生涯有三個轉折點式的影片,一個是《碧水寒山奪命金》,「知道自己料子未夠」。其次就是這部《阿郎的故事》,杜sir稱這部影片是自己創作生涯的一個關鍵的轉折點,「(由此)我可以讓老闆放手讓我去做」(這個「老闆」說的是黃百鳴)。《阿郎的故事》在1989年復活節上映,這部文藝氣息濃厚的悲劇居然票房狂收三千多萬,打破香港文藝片的最高票房紀錄,輿論一片讚譽,發哥更是憑藉此片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

杜琪峯每談及自己長長的作品列表,似乎不太談新藝城時期的喜劇片。當然,一方面來說這些影片掌控權在主要不在他這個導演手中;另一方面喜劇片自然也不是他的志趣所在,後來銀河映像和中國星時期,杜也拍了一些賀歲喜劇片,這當然是向市場妥協的無奈了。《開心鬼撞鬼》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杜琪峯成長的一個開始,彼時的他尚還處在不自覺的懵懂的學習階段,而《阿郎的故事》則是杜琪峯作為一個商業片導演成熟的標誌。由此杜琪峯執導了一系列風格各異、類型不同的商業片,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經驗、探索出路、彙集人脈。

至於1995年的《無味神探》,杜琪峯創作上的轉向以及後來的銀河映像,這些都是後話,就不再說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