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ALWAYS再續幸福的三丁目--Always: Sunset on Third Street2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续三丁目之黄昏(港)/再续幸福的三丁目(台)

7.6 / 727人    Japan:146分鐘

導演: 山崎貴
編劇: 古澤良太
演員: 吉岡秀隆 小雪 須賀健太 藥師丸博子 堀北真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udo

2007-10-21 02:04:55

三町目的昭和熱


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是在太平洋某處正上方三萬英呎的高空中.
從美國搭飛機回台灣的途中,隨手翻閱的國泰機上雜誌裡,的劇情介紹被塞在機上娛樂系統簡介那頁最不起眼的一角.
因為實在受不了裡曾是可愛逗趣的女孩艾蜜莉在好萊塢跑龍套搖身一變成為睿智幹練的警花蘇菲,所以在機上娛樂系統頻道無意間發現了三町目的某個片段.
正好是潦倒作家和正被富商爸爸接走的小孩道別的畫面,看起來像是接近結尾的情節.
於是我耐心等到這部電影演完,重新下一輪的播映.
結果,害我在飛機降落前,一個人躲在靠窗的座位上偷偷地哭.
而且,在電影就快結束之前,機長無情地把機上娛樂系統關閉,因為窗外已經可以看到早晨繁忙的維多利亞港了.
於是我帶著這部電影一半的情緒,半年後進了學校旁邊的二輪戲院繼續把未完結的感動延續下去.

帶來的不只是旭日般暖暖的日本戰後復甦史,也喚醒了日本在後泡沫經濟時代頹喪的一群曾經擁有過的集體記憶,既苦澀卻又甘美.
還記得兩年多以前在日本時遇到的"昭和熱",每天都能看到的"昭和時代的攝影展",書店裡暢銷排行榜上的"昭和大百科"、"昭和大事記",那是平成時代的日本人在低潮時的一點慰藉,也是對昭和時代的甜美記憶的一種遙想與重溫.
這部電影,便是在這樣的潮流與背景下誕生的.
戰後的日本剛剛結束漫長黑夜的絕望,取而代之的是展望未來的樂觀態度,這是那個時候每個日本人的縮影寫照.
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修車店"鈴木汽車"、尚未成名的日本文豪"茶"川,這些近乎幽默的虛擬借代和某些真實背景的交錯,尚未完工、卻將要成為世界第一高塔的東京鐵塔,提醒著今日日本社會的甜美果實曾經有過的篳路藍縷.
集體記憶,可能同時是一個社會亟欲遺忘的傷痕瘡疤,但也可能是一個社會不能遺忘的珍貴遺產.

在兩個主軸上鋪陳著昭和時代的日本精神.

第一個主軸是昭和時代的社會氛圍.
昭和時代的世界,正是現代主義當道、全球體系秩序重建的的年代.
昭和時代的日本,將戰敗的矛盾與悲情拋在腦後,全心全意地向未來邁步前進,但社會中的蛛絲馬跡不斷牽動著日本人不願提起的記憶與傷痛.
導演刻意安排的某些鏡頭裡,透露著某些對於現代性的反省與詰問,以及種種藏在日本人潛意識中、又刻意想要忘記的過去.
甫問世而尚未普及的黑白電視機,引起社區鄰居們的振奮以及圍觀,這樣的時代情節在台灣也似曾相識.
舊式儲藏櫃被電冰箱取代以後,孤伶伶地被棄置在街邊的垃圾堆裡;在東京空襲中喪失親人的醫生怕伯想要帶回家和家人分享的烤肉便當以及其對戰爭的反思;小孩們對二十一世紀的天真想像(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看來的確十分天真);都市化過程中來到城市追尋美夢的鄉下女孩怪里怪氣的方言腔調;美國人遠渡重洋帶來的可口可樂、搖滾樂,當然還有軍隊和航空母艦...
而電影背景裡從日式平房上方冒出的東京鐵塔,每一次出現都比上次長高了一些.東京鐵塔,是鑲嵌在這部電影裡貫穿前後的一個隱喻、一種期待.
天哪,這部電影居然試圖用短短兩個小時的篇幅處理了那麼多大時代的文化符號和特徵,遠遠超過了我對原有的期待.

第二個主軸是大社會下個人層面的價值衝突.
最俗套、卻也是那個時代最常發生的課題:"愛與金錢",無數的故事在這樣的大時代裡各自悲歡離合.
透過了六子與她住在鄉下的家人、小芥與最後突然殺出的富商爸爸、茶川與居酒屋的老闆娘,三個關係表達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樣貌與角力結果.
"沒有父母不會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女過著更好的生活",有錢的社長如是,六子在鄉下的家人亦同.
而最難言說又缺乏理性的愛情,讓潦倒作家花光了積蓄又借了錢,只能買到用來放鑽戒的空盒子,然後煽情又賺人熱淚地,作家把那隻看不見的鑽戒,套在她的手指上,以及那個必定美好的將來.
然而事實是,在一個大時代匱乏的物質條件下,偉大的愛情找到了生存的縫隙,卻找不到幸福的出路.

電影最後,鈴木一家人將六子送上回鄉的列車後,在落日餘暉中追著鐵軌和夕陽在河堤上奔馳著.
站在河堤上,東京鐵塔再次出現,只不過這次東京鐵塔完工了,連同整座城市在落日下描出欣欣向榮的剪影,跟著電影一起完成一個時代的註記.

只是,五十年後的觀眾們看著同樣的日落,那燦爛的餘暉美麗依舊,但夕日過後的日本似乎才將要經歷另一個等待旭日的漫長冬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