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壞教慾--Bad Education

不良教育/圣·教·欲(港)/毁灭性教育

7.4 / 63,564人    106分鐘

導演: 佩卓阿莫多瓦
編劇: 佩卓阿莫多瓦
演員: 蓋爾賈西亞伯諾 費雷馬丁內斯 丹尼爾葛梅茲卡丘 路易斯赫馬 哈維爾卡馬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游泳魚

2007-10-24 07:56:59

《不良教育》中的人性


看完了《不良教育》,很難用文字來重述阿莫多瓦鏡頭下的故事,只因為這一次阿莫多瓦述事的手法,很高明也很精彩,電影結構豐富,採用戲中戲,虛實結合,再配上回憶同現實相映交錯的方式來發展故事情節,當我們好像看到故事的終結時,卻才真正的引出故事背後不為人知的另一個故事。相當佩服阿莫多瓦講故事的能力。整部電影從畫面的乾淨度到色彩的跳躍,都讓觀眾相當的賞心悅目,充分體現了西班牙人的熱情與浪漫,電影偶爾出現的童聲配樂,不禁讓人懷念起另一部關於成長,關於教會的故事《放牛班的春天》。

不過在相比之下《不育教育》比《放牛班的春天》複雜的多,《不良教育》的內容由同性戀、變性人、戀童癖、異性裝癖、吸毒、勒索、謀殺這一系列組成。整部電影圍繞著四個男同性戀展開,安里克、伊格納、馬魯神父、安祖這樣四個男人關係相當複雜牽扯在一起。就像一條線上的四個螞蚱誰也逃不了。

安里克,是伊格納教會學校的同學也是初戀情人,成年後是一位年輕的電影導演。安里克在童年的記憶中那一抹陰影來至馬魯神父。成年後的安里克做為導演用「上床則上戲」這樣的潛規則。安里克,可能是故事比較善良的一位同志了,只是小小用了一下自己的特權,讓安祖投入了自己的懷抱。安里克,看到安祖真的目的和真面目後,相當絕情把安祖掃地出門。還好安里克最後沒有把人性在性愛面前葬送掉。

伊格納,電影故事的中心人物,無論是童年的回憶,還是戲中戲的劇本,到最後的謀殺,都與之有關。伊格納一直是馬魯神父猥褻的對象,幼小的身心受到難以想像的傷害。十幾年後的伊格納,吸毒、勒索,準備通過變性成為安里克真正的愛人,些時的伊格納已那一臉無辜的小男人,是頂著一對美胸的變性人,最後伊格納的夢想沒有實現,在毒品中倒下。正是那些毒品所帶來不切實際幻想讓伊格納變得面目全非,最後還死於非命,可憐的小夜鶯。

馬魯神父,用他的黑手伸向了伊格納,後來馬魯神父成為了伊格納勒索目標,伊格納以馬魯神父過往的不光彩行為做為勒索,想通過勒索來完成自己的變性手術。馬魯神父通過伊格納認識了伊格納的弟弟安祖,一個相當陽光的男孩,馬魯神父並愛上了這個男孩,還準備和這個男孩私奔,多麼可怕而落後的想法。

安祖,整部電影最為複雜的一個人物,學會用青春作為交換,伊格納的弟弟,冒充伊格納成為安里克鏡頭下的演員,此時為了成名的安祖是安里克的情人。在成為安里克情人前,安祖為了學費是馬魯神父的小情人,同時合謀神父殺掉自己的兄長伊格納。安祖被安里克趕出門後成為大明星,卻受到馬魯神父的勒索,這一次安祖成為一名肇事司機意外把馬魯神父送上了西天。

安祖從頭至尾可能算是最大的贏家,從一名學生成長為一明星。因為他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無論是在每一個生活場景還是戲中戲的表現上都來的那麼偽善和努力,總用美麗的外表來掩蓋真實的慾望。電影中的四個男同志,雖然他們沒太多正面意義,四個男人身上都有某些東西讓人難以接受,但對他們又會心存同情,他們似乎也都是生活的受害,也都在為自己曾經不良行為買單,可能生活就是這樣殘酷。電影的結尾也沒有讓壞人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毀滅,導演也只是想讓電影更為的現實和開放。

有人看過此片後,大罵「同性戀就是這麼變態。」或是「是GAY都沒有好下場。」真覺得這樣的評論有失公平,在我們的現在娛樂圈中不是很多導演也有他們的「潛規則」嗎,前些也在報上看到某學校男老師猥褻未成年女童,或是某公眾人物、名人為了蔽住醜聞不得不花上大筆大筆的錢買回照片、錄影帶、文字……這一次只是阿莫多瓦把現實社會中的一些醜陋、不恥、違法之事疊加在四位同志的身上,這都是為了讓電影有更強的戲劇效果。

應該說人性的陰暗面是無處不在的,每一次邪念的釋放都在吞食生命。其實,無論是同志,還是非同志,都應該管住自己心中那些不良的幻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