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出埃及記 [港]--Exodus [港]

出埃及记/TheExodus

6.4 / 811人    Canada:94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演員: 任達華 劉心悠 張家輝 溫碧霞 邵美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佳瑋

2007-11-02 17:01:53

說出真相者必死,或者惡與救贖,或者被禁止的黑色幽默


直到最後一個鏡頭出現——一個莊嚴的聲音對劉心悠說,你先生,在協助我們調查。他不想見你。劉心悠問:警官,您想知道什麼?——我才看到屬於彭浩翔的冷幽默。先是失望,等我回過味來,一陣敲桌大笑。

舉一個例子,這就好像果戈理的《死魂靈》讀到後半部份的感覺。你先是看他罵地主老財罵得來勁,忽然間,天地間春暖花開,一片和諧生機,許多個新式開明地主忽然就集體跳出來了。這種天遂人願的和諧模樣,和《兒女英雄傳》彷彿,怎麼看都覺得,這樣的歌舞昇平,像是作者在惡搞。當然,習慣了《黑社會》那樣被某些人、某隻手、某些機構要求出來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你也會自然明白其中的意味,然後很開心。

當然,除了結尾顯然被動過手術——當然另一種可能是彭浩翔比我們想像中缺乏智慧,此可能性偏低——電影是很好看的。惡搞本來是個非常油滑的動作,會讓人陷入其中難以自拔:因為惡搞不需要風險性,而且永遠比端起架子來認真說事要容易。《三毛從軍記》或《性愛狂想曲》就都很狡猾,而且尖銳有趣。但人與人追求不同。契訶夫大人早年寫《變色龍》類的好玩段子隨心所欲,後期寫《農民》這類艱澀的文有些自討苦吃。但你不能不去對這類人表達敬意。一個做過《買兇拍人》與《AV》的導演,能夠用一串緩慢拉遠的、富有象徵意義的、明顯加綠(簡直是移動版蔡明亮……)鏡頭,和一個《出埃及記》這樣的題目來讓人在一開篇就深感震動,其實很讓人佩服。

大概到張家輝在審訊室裡說到,有N個女人在洗手間裡謀害男人時,我大概猜到他和任達華在結尾都會死——不知道是否恰當,反正當時我想到了《神秘河》,看到第15分鐘,你也會覺得蒂姆·羅賓斯必死無疑。惡與陰森的氣氛需要耐心扶植,劉心悠和任達華夫妻感情慢慢的分崩離析,是通過那句「飯菜放冰箱裡吧」不斷重複後出現的。關於鏡頭的某些運用,比如俯拍口供室裡的張家輝,比如任達華每次牽著老婆從那條曲折的走廊里回家,都相當令人舒服。張家輝開頭隨意提及的「老婆的涼茶」在最後成為關鍵道具,類似於此的小細節,顯示出控制裕如。

任達華開始執迷於這個案子時,多少帶一點希臘悲劇的味道——看過些電影的大概都會預感到,他最後會死掉。這和很多希臘劇裡的人類似:你倒大霉不是因為你比別人糟糕,而是你比別人善良。方警官在樓梯上苦口婆心的那番道白其實挺有道理的。說出真話的人必然遭受天譴,跟火刑、誅十族、腰斬之類沒關係,卡珊德拉的不幸是最後沒人信她。按《情癜大聖》最經典的台詞說:「何必趕什麼時髦學人講道理呢?」任達華企圖講道理,企圖窮盡真相,然後——我覺得理應——死掉。雖然把他妻子置於殺人者幫派之一有些巧得過份,但這種微妙恰當的荒誕,反而讓任達華的倒霉顯得更透徹。


只有兩點在結尾處令我多少有些失望——假設不是剪輯的問題:任達華與溫碧霞混在一起顯得過於突然。即便有跟蹤、喪夫、在沙發上那瑣碎的聊天做陪襯,依然顯得太突然了。其次,劉心悠的長時間內心回憶,固然是把她與殺夫組織的關係理得一清二楚,但多少失去了那種令人恐懼的味道。實際上,我覺得,在劉心悠開始回憶之前,電影那隨處可見的陰影、狹窄的空間,是對「惡」的良好體現。這種陰森和潛在的「惡」的可能(有些像陀斯妥耶夫斯基或卡夫卡小說中那樣瀰漫的「惡」的氛圍),讓任達華去辦某老公被殺案時的鏡頭那麼意味深長,令人毛骨悚然。劉心悠的回憶把這個惡的組織具體化了,反而有些虛空中山雨欲來的惡,落到實處的感覺。怎麼說呢?那種寓言化的氛圍減弱了。
這有些像一個很好的歌者營造了虛空的境地,最後到幕前來揭起了演員的面紗。主題是很明晰的。人文關懷,對女性價值觀的刻畫,寓言化的「說出真相者必死」。《出埃及記》本是關於救贖的故事。如果任達華最後死掉了,那麼這個片名恰好是一種無可奈何與絕望。當然,如果有人覺得最後英明神武的警司是帶領我們出埃及的摩西,我也沒什麼話說。

當然,最黑色幽默的是,這個電影很像一次行為藝術:電影本身是在證明一個企圖說出真相者被世界扼殺的段子,而由於剪輯或其他原因,最後我們看到的版本顯然被另一隻手扼殺過。任達華和彭浩翔和張家輝的影子重疊在了一起。大概如此。

一個很可愛的鏡頭是結尾處,任達華和溫碧霞為時不算短的K歌。多少有些嚮往昔經典致敬的故事。十幾年前這兩個人也演過些滄桑的劇本,到如今真的老了,來演中年男女的劇倒是駕輕就熟,可是多多少少,讓人覺得時間過得真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