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z

2007-11-04 22:07:28

歷史,不給我們藉口


我知道,所有對歷史的評價或者說對儘可能還原歷史的歷史電影的評價都是張狂的自以為是,都是某種意義上的褻瀆,但是我依然選擇對這部電影進行我自己的解說,沉默地思考是一種尊重,發聲也是一種尊重。


 

    我曾經一直在想,我們有沒有辦法去還原最真實的歷史,那些過去的事情和事情的本質是不是真的可以以它本來的面目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如何分辨那裡面微妙的變化和所有理智和瘋狂的念頭的本質。

    我想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我看到了有的人有,就是在我看到了這部叫做《帝國的毀滅》的電影后。這是兩三年的一部德國人電影,這部電影沒有詛咒或者頌揚的道德腔,沒有好萊塢式的英雄,更沒有濫情。但是,它給我力量,寬恕的力量,理解的力量,反思的力量。

    即使是二戰的時候德國納粹的卑劣行徑,我都認為德國人是值得尊敬的,一個人和一個民族都可能在各種的歷史原因下走入誤區,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反思和一味推卸責任。歷史絕對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改變的,所以將責任推卸在一兩個人身上,或者僅僅是妖魔化一兩個人不是理性的人民的行為。而在《帝國的毀滅》里,我看到了這種理性和反思的態度。

    這部電影裡,我記得最清楚的兩句話,第一個是戈培爾在要放棄柏林的市民的時候說:我不同情他們。我們從來沒有強迫人民,是他們選擇了我們。他們選擇了我們,現在是他們為他們的選擇付出代價的時候了。第二個是電影開始和結束的時候,Traudl Junge在片頭說,沒有人逼我這樣做,去柏林是我自己的選擇。在片尾,她又說:我終於知道了,年輕,不是藉口。這兩句話,都在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選擇。不僅僅是希特勒或者希特勒政府選擇了納粹,大批支持這個政府的國民也選擇了納粹,更深層面地來說,納粹是希特勒政府上台的籌碼,也是當時德意志人民的意志。既然人民是人,誰能說人沒有獸性的一面,誰又能說人民沒有獸性的一面呢?我們可以批評,但我們不能詛咒那時的人民,如果我們當時在那個時代,我們也不一定做的比他們好。

    沒有人是上帝,所以我們都沒有資格去評價他們的生命經歷,也沒有辦法去用分數來評判他們的價碼,即使他們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創傷;因為現在的我們和他們不是在同樣的處境上,我們只能揣測他們,卻不能真正去了解每個人內心的掙扎。在電影裡,希特勒對自己的將軍動怒的時候,曾經屢次提到這是對德意志人民的背叛,可是他又從來不能把人民當作人,他不同情受害的德意志人,他和戈培爾同樣認為德意志人需要面對他們的選擇的納粹,他不同情那些猶太人,並且認為別人對弱者的同情是脆弱而虛偽,罪大惡極的希特勒何嘗不也是一個掙扎的人?

    在戰爭和苦難面前,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現。生病而又堅持在崗位上做手術的醫生,沒有選擇離開的軍醫(抱歉我忘記了他們的名字),經歷了戰爭的瘋狂而終於明白了戰爭是怎麼回事的孩子,支持布爾什維克爾被絞刑的市民,不被重視的生命,毒死掉自己六個孩子的戈培爾夫婦,面對投降的結局毫不猶豫地自殺的軍人,輕易地死掉的平民和僥倖活下來的市民。有的人在戰爭中明白了上帝的意圖,也有人在來不及冷靜之前就死去。戰爭是一種苦難,經歷二戰的世界人民是這樣,德國人也是這樣。

    歷史總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歷史卻會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有驚人的重複,我們不去改變歷史,而歷史卻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不去重複歷史的悲劇才是最重要的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