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老港正傳--Mr. Cinema

老港正传/老左正传/Mr.Cinema

6.7 / 298人    Hong Kong:110分鐘

導演: 趙良駿
編劇: 趙良駿 施揚平
演員: 黃秋生 鄭中基 毛舜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牆頭馬上Hao

2007-11-08 06:45:06

雙城記之港韻風塵




壹、

前幾天觀看了在曾經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老港正傳》後,總想寫點什麼。說來也怪,香港既不是我特別鍾情的城市,也不是我熟悉的地方,況且我現在千里之外的北方故都,想一下子把握到那個城市的脈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的要寫的話,從哪裡開始呢?作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太遙遠,不妨從東方明珠的上海說起。


貳、

「香港的大眾文學可以用膾炙人口的公共汽車站牌「如要停車,乃可在此」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時常由心裡驚嘆出來:「到底是上海人!」」
---張愛玲《到底是上海人》
「那女的馬上表示得很激動,說:哦,上海,我去過。
我馬上很興奮地問:你覺得怎麼樣?
那女的馬上說:亂糟糟的。」
---韓寒《像少年啦飛馳》
偶爾在網上瀏覽到布朗大學的城市規劃課程大綱,在第一段就看到了這樣一句:「Will Hong Kong retain its position as the pivot of Asian financial networks or will it be dethroned by Shanghai as China’s global business center? 」看來近些年來的一些論調也被老美敏感的捕捉了。事實上,互為鏡像的香港與上海,在90年代後又繼續上演一出雙城記。而雙城記的故事,最早可以溯源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京派與海派文化爭鋒的同時,香港作為那個時代風華正茂的上海灘的她者,在遙遠的觀望。而大半個世紀的歷史中,上海與香港也結下了說不盡道不明的情緣。
而在近些年,隨著上海以及長三角的重新隆起,以及自身處在十字路口的徘徊,香港在雙城記的格局下的情緒難免複雜起來。事實上,香港長期也與另一座華人城市新加坡進行著雙城記的故事。時代的歷程抹不去心頭的皺紋,而時光的積澱總會以記憶的形成給於城市以補償。當一個城市能夠從容審視自己的時候,或許也是是該立傳的時候了。《老港正傳》不妨可以看作是一個城市《阿甘正傳》式的感情歷程。

叄、

正如上海不是江浙文化的代表一樣,香港同樣不是南粵文化的代表。真正的粵文化的中心是廣州。香港文化則以中西交融的背景形成了自己身獨特的港味,在大陸以及東南亞風靡一時。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里,多少都有香港文化的印記。長期以來的港台文化均以香港文化作為先鋒,以致於許多人曾經對台灣不是講粵語的表示大為驚訝。流行與商業背景下的香港電影,不僅僅是一種電影產業的產品,也在無聲無息的記錄著某個時代的進程。賈樟柯曾經被問及香港是否是文化沙漠的問題,賈導緩緩的說了一句:我們這代人都是看香港錄像長大的。
在經歷了九十年代的喧囂之後,這幾年香港娛樂業式微,於是頗似大陸八十年代的反思文學,香港對於本港的文化和精神的回顧或探討的作品也不斷出現。金雞系列與麥兜系列電影,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香港自身的文化脈絡。作為回歸十週年之際的作品《老港正傳》,在為香港立傳的同時,也已一個家庭視角回顧了香港人本身的精神。

肆、

文化是個難以直接下定義的概念,尤其對於城市文化,每個人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但是難以言明。那是一種不經意間對於生活細節的體會。提到,香港文化,我們首先會想到娛樂產品:早年的成龍周星馳的電影,四大天王,Beyond,抑或金庸的小說…年輕一些的正如港版雜誌Milk所常見的Edison,陳奕迅,Twins,余文樂。事實上,我們可以繼續擴展,直到TVB,黃沾,許冠傑、譚詠麟、達明一派、李碧華、亦舒、歐陽應霽……直到最港的茶餐廳文化。除去象徵意義與隱喻的含義,揭開香港製造的商標我們或許能更深入的體味到歲月積澱的城市文化,不僅僅是情陷夜中環或皇后大道東。
從這個意義上講,《老港正傳》似乎是從一個非主流的角度去觀察城市的時代變遷。這部片子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試圖擺脫成為商品,而英文名Mr. Cinema似乎有著《天堂電影院》的意味。在觀看之前網上的評論讓我懷疑它的慶典性質,但觀看之後我體會出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
在城市浮華的背後,能用小眾的視角記錄下一個家庭在大時代下的變遷,這已經足夠。

伍、

《老港正傳》中的老左一家子,正如阿甘一樣是一個群體的代表。實際上,在我們當今看來在香港比較少見的老左式人物,在香港的歷史上並非完全的少數派。正如一直以愛國進步為特色的香港《大公報》的存在,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左派的運動確實有聲有色。這種在後來看來比較另類的文化分支,一直是香港文化存在的一部份。
黃秋生飾的老左是個高大全的形象,曾一度讓我覺得回到了文革時期的樣板戲。直到又一幕將我拉回現實:老婆病故之後,老左悵然的走在雨中。恰逢香港回歸,記者採訪老左讓其談感想。回歸曾是老左當年以血肉之軀去拼爭的目標,而現在他只是淡淡的說:很好,很好。記者:點解?老左:因為香港是中國人的地方。然後在雨中離去。大喜與大悲的交叉,確實是老左一生的寫照。
老左一生信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態度,好善樂施,同時還一直有個我愛北京天安門的理想。家庭生活條件一直不好,卻還不斷的為了幫助別人而失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機會。老左與老佑兩家子的世交也是一條主線,而這條主線更多的被下一代左忠(鄭中基飾)與阿敏(莫文蔚飾)的感情糾葛所表現。與老一輩人的意識形態矛盾與鄰里親情不同,兩個年輕人的感情更多的是現實的無奈。物質和理想的困境,讓兩人平行線般互相觀望而又無法走到一起。伴隨著香港社會的波折和恒生指數的起起落落,兩個人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浮浮沉沉。直到經歷了太多的故事,歲月抹去了心頭的那道坎,兩個人才重新走到一起。而這不知是否也是一種回歸。
影片中老左以及工友的形象讓我們對香港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香港不僅有邵氏、嘉禾,也有這樣的工會電影。在我們大跳忠字舞的年代,香港也有人在劇院觀看大陸的愛國電影,更有人在工會裡做曾播低俗速電影的自我檢討。香港人自己知道這是一段無法忽視的歷史,而電影中他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表達並不比大陸的影片差。最讓人叫絕的是,改革開放後老左的工友到大陸投資,爆發後回港談生意經,將當年學習的毛澤東思想和如今自己生意場上的拉關係結合起來:「懂得分析,才懂得辯證法!」讓我對其政治覺悟刮目相看。
影片最後,左忠為老左和阿敏申請了北京08奧運的義工工作,老左畢生的心願終於可以達到了。影片看似完美的結局,也體現了香港和大陸聯繫更加緊密的事實。在上海全面對外開放的同時,香港則通過CEPA與大陸走得更近。兩個城市的雙城記中,不知是一個輪迴還是現實中的的隱喻,但是經歷了67暴動、81年股災、97回歸、03年沙士的香港人現在正在以一種平和、客觀的態度去從容的回顧審視這半個世紀的歷程,的確是一種文化心態的成熟。

陸、

政治色彩只是電影的背景,而老左一家幾十年的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草根階層的香港視角。在這個為事業「博到殘」的都市中,他們一生都在打拼,不僅是為了物質,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誰人不知曉,香港的繁榮從來都是諸多老左這樣的家庭奮鬥的成果。幾十年後的再回首,當年的年輕人現在已經鬢角斑白、獨守空房,難免讓人感嘆唏噓。老左只是大時代的一個另類縮影,回顧整個城市的文明史,我們更能在新世紀體會出出曾經的那個時代溫度。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時光雕琢出的,是老街巷中的老人們額頭上的皺紋。作為局外人,我們大抵可以冷眼旁觀,而老左這些老港們卻又是冷暖自知。時代的縱軸和地域的橫軸在香江交匯,那是屬於香港的節點,那是一個城市深切的體溫。

柒、

點睇,乜可以甘嘅咩?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