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卡比莉亞之夜--Nights of Cabiria

卡比利亚之夜/花街春梦/她在黑夜中

8.1 / 36,620人    110分鐘 | USA:117分鐘 (restored version)

導演: 費里尼
編劇: 費里尼 艾尼歐佛拉安諾
演員: 茱莉艾塔瑪西娜 Francois Perier Franca Marzi Dorian Gra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7-11-21 07:43:31

細說卡比利亞


卡比利亞,一個羅馬的小妓女,她有一雙讓人唸唸不忘的眼睛。這雙眼睛時而顧盼生輝,時而怒極橫視,時而柔波流轉,時而淚光點閃……她並不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但這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讓她的故事成為一曲悠揚而沒有終結的小調。觀眾會在自己心裡為她留出一塊地,並且不時去注視她茫然無措的眼神,注視她矮小瘦弱的身影。她從此成為一個掛念,牽動著我們的情感。


緣起
在還沒有這部電影的時候,她早已開始牽動導演費里尼的心了。在他的第二部電影《白酋長》的結尾部份就出現了「卡比利亞」 這個人物——一個矮小滑稽、穿著雞毛披肩、手中揮舞雨傘的妓女。她圓睜的大眼和略帶神經質的表情就這樣定格下來:堅持用古怪的方式來維護內心的孤立和驕傲。
之後,在羅馬廢河溝附近一所簡陋的小房子裡,正在拍片的費里尼遇見了真正的「卡比利亞」,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妓女。她驚恐膽小,有些瘋癲。他在取得了她的信任後,聽她講述了一些自己的故事。對此,費里尼在筆記中寫道:「……她向我描述了一些她的故事,穿插著殘忍和醜陋的事實,無足輕重的生命,以及其他一聽就知道是她假借看過的電影和漫畫小說而捏造的情節。她頑固地堅持把兩者混淆為一,是為了能心碎地相信,自己不幸的一生,恰似那個她用無知小女孩天真感性的夢幻所潤飾和敘述的人生。」
可以說,這個女人用自己悲慘的經歷和天真的氣質描畫出了具體的卡比利亞,並點亮影片中那種既滑稽又令人心酸的情調。費里尼的妻子朱麗葉塔以高超的演技將這一切重現在螢幕上,並延展了卡比利亞善良直率、樂觀積極的特質,出色演繹出這個普通小人物的感情,打動了每個人的心。
卡比利亞偶遇大明星那一段看似比較突兀,帶有喜劇和誇張的色彩,不像其他部份那麼流淌自如。這一部份採用了費里尼很早以前還在為羅西里尼作編劇時,曾經和友人共同編撰出的情節。那個情節被羅西里尼棄用,於是放到這裡來。它烘托出大明星與小妓女之間的強烈反差,卡比利亞的得意、虛榮、耽於幻想躍然面前,讓人嘲笑起她的不自量力。
就這樣,影片誕生了。它是真實與虛幻交織的產物。在新現實主義方興未艾的時期,影片延續了這個傳統,又超越了傳統:它刻畫出了完整的個人情感和內在世界,而不僅僅關注著外部現實。著名影評家安德烈•巴贊曾盛讚這部影片,稱它為「新現實主義里程的終結」。


墨鏡
墨鏡是費里尼電影中的一個重要道具。在費里尼以後的電影中,它總是架在馬斯特洛尼亞那張標準的浪子臉上,成為費氏風格的典型標記。
在《卡比利亞之夜》中,墨鏡的出現成為情節發展的關鍵伏筆。影片結尾處,卡比利亞輕信奧斯卡的甜言蜜語,準備和他結婚。她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和全部家當,籌得40萬里拉。在露天咖啡館裡,她攥著包成一團的鈔票,露出傻乎乎的笑容。此時,坐在她對面的奧斯卡沉著冷靜,並且——臉上架著一副墨鏡。他中間只小小地抬了一下墨鏡,露出自己的雙眼——目光聚焦在那捆錢上,除此,我們看不到他的眼神。
墨鏡掩蓋了他的心事,偽飾起他全無愛意的事實,卻反而欲蓋彌彰。因為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那個蓄意侵佔卡比利亞錢財並推她下河的負心漢也是一樣戴著墨鏡!於是,雖然此時的卡比利亞興高采烈、心花怒放,我們還是在黑色塊的掩蓋下嗅到了一絲寒意。這寒意讓人提心弔膽,經歷了前面種種情節,我們已經積攢起對這個卑微小人物的足夠同情,並衷心希望她能跳出苦海,得到幸福。可就在這副墨鏡的指示下,一切即將在她的渾然不覺中化為烏有。
片頭的那一幕將在這裡重演。在那時,卡比利亞被戴著墨鏡的喬治推下河,在水中掙扎很久才有幾個孩子將她救上來,她卻沒有表示任何感激,執拗地認為自己的愛人不會因為她包裡的4萬里拉而要害死她。她拒絕面對自己被騙受害的現實,所以不願接受好心村民的幫助,一個人跌跌撞撞地走回家。好一會才回過神來,鼓起勇氣接受現實,把準備送給喬治的禮物和他的照片全部燒掉了,決絕地一刀兩斷。而在片尾,可憐的卡比利亞劫後餘生,兜了一個大圈子,卻不幸又要掉入同樣的陷進中。


房子
房子是卡比利亞值得驕傲的唯一財產,這是她辛苦打拼多年的結果,帶給她高出其他妓女一等的優越感。不論是面對星光熠熠的大明星,慈悲心腸的行善人,還是拿她取樂的雜耍團魔術師,她總是迫不及待地大聲說出「我有自己的房子!」。在這個以金錢劃分重重階層的社會裡,房子是讓她感受到自己地位和尊嚴的標誌,儘管這房子狹小寒磣,外觀簡陋。她以「站在你面前的這個人,從來沒有在橋洞下睡過」為榮。
所以,賣掉房子是她做出的最富於自我犧牲的行為。卡比利亞簡單的頭腦,使得她必然在愛情的薰染下付出全部。她以為奧斯卡對自己無所慾求,覺得這是真愛,所以為他付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愛情和財產。她這樣的女人,必然要把一切交付出去才能安心,如同將自己奉獻給上帝的信徒。
在卡比利亞就要離開房子時,鏡頭細緻刻畫了她的表現。她看到拖家帶口的窮人即將住進來,既不能置信,又依依不捨。她還沒有準備好跟遮風擋雨的小房子告別,更不願意看到自己心愛的房子將被更為貧窮邋遢的人家入住。可是這些不捨、這些難堪都被結婚的美好理想所克服,她輕輕說聲「走吧」就與它揮別了。
但在露天咖啡館與奧斯卡交談時,她手裡拿著一大捆錢痛哭失聲:「可是你要是知道我有多辛苦才賺到這些錢……」,仍然是那副毫無心機的傻樣子。但賣掉房子的心酸與痛惜都在裡面了,「我老了怎麼辦,誰擔心我老了以後的生活?」。她為了愛付出自己,卻屢屢所託非人,她的字字句句如石塊擊中奧斯卡的心思。她註定要同時失去愛情和財產,
我們已經開始為她擔心了。失去了房子的卡比利亞,將會是什麼樣子?


照片
卡比利亞一直把大明星給她的照片掛在牆上。收拾細軟離開房子時,她把它從牆上取下來親吻:「再開一眼,再看一眼我就去結婚了!」。這照片記錄著她賣笑生涯中最奇特的遭遇和夢幻,以及美夢破滅後的傷懷。
卡比利亞與大明星相遇時,她剛經歷了愛情的背叛,氣忿難平。大明星也正和女友鬧矛盾陷入感情危機,陰差陽錯中他叫她上了自己的車子(請注意,執意不理睬大明星的高挑女友出場時也架著一副墨鏡,破壞感情者的標誌)。卡比利亞一方面驚嘆於能與自己的偶像如此近距離接觸,一方面因為明星同樣為情所困而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情。但這只是她單方面的臆想,在明星看來,她只是羅馬街頭隨便一個貧窮可笑的小妓女。
在宮殿般豪華的別墅中,卡比利亞驚異得手足無措。明星因為感情問題顯得心事重重時,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床頭櫃上放了一張女友的照片。他心灰意冷,把照片收了起來。這情景很容易讓人想起前面卡比利亞的桌子上、鏡架上也放著前男友的照片,在深受打擊後,她也是把謀財害命的男朋友的照片全部燒掉。幾乎是相同的場景和動作前後呼應,讓卡比利亞和明星站在相同的位置上——他們都是情場失意人。
她向明星要了一張簽名照作紀念,她的虛榮心需要一個證據可以向同行們炫耀自己這次的奇遇。可是好景不長,明星的女友很快來到別墅,與他和好,卡比利亞只好在廁所裡度過這孤獨的夜晚。她透過鎖孔看到他們的溫情蜜語,失意人怎能見得同是天涯淪落入的夥伴即刻與愛人在床上和好?並且自己還是這樣難堪地待在廁所裡。一個還沒來得及醞釀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她失去了本可與她今宵相伴的明星。並且深深體會到他與她之間遙遠的距離——她再也不可能擁有背叛自己的愛人的感情,而他已溫香在懷了。
這感情上的距離讓她傷心。要知道,看到明星如此奢華的住宅時也沒有讓她相形見絀,反而自豪地告訴他自己也有一棟舒適的小房子,雖然不能和他的比,但也是她溫暖的歸宿。她毫不在意物質上的差距。
卡比利亞對明星有一種複雜的感情。她雖然受到傷害,但還是把他的照片掛在顯眼的位置,向人吹噓。她願意做一個低微的粉絲,遠遠眺望自己的偶像。


名字
很明顯,「卡比利亞」只是一個為了皮肉生意需要而取的假名。她的真名,叫作瑪利亞。
她的假名被人時時掛在嘴邊。朋友和女同事們都只知道她叫卡比利亞,大明星在走廊里詢問時她也是不太堅定地說出自己的假名。在她心中有一條堅實的界限,那個沉淪的、陷入泥淖的、為了生計不得不出賣身體的自己叫卡比利亞;而這世界上其實還有另一個她,15歲時和母親一起做禮拜,留著長長的黑頭髮,懷著所有美好單純的感情,擁有一顆最善良柔軟的心靈,那個她叫瑪利亞,存在的時間比卡比利亞要長,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這是她維持自己尊嚴的方式。似乎不少妓女喜歡使用這樣的方式,比如《榴槤飄飄》中的阿燕。
瑪利亞只出現在真情流露的時刻。比如她在迷路時偶遇的善行先生。這位先生背著包裹,把各種生活用品分送給無家可歸的窮人。他的行為仿如一個奇蹟,使卡比利亞大為感動,她不能無動於衷,卻又做不了什麼。於是她鄭重地告訴他自己的名字,也是觀眾第一次聽到她的真名:瑪利亞。這對她彷彿是一種儀式,淨化了自己的靈魂。
這個名字第二次出現是她被魔術師催眠後吐露出來的。魔術師讓恨嫁的她跟一個想像出來的完美男性相見,她的面容安詳溫婉,她的行為輕柔含蓄,沒有一絲放蕩淫邪。她溫柔地採摘想像中的花朵,彷彿是最純潔優雅的天使。這一刻,她叫瑪利亞。可是這樣美好的她卻無情地成為台下觀眾眼中的笑料。
她跟愛人在一起的時候,當然也叫瑪利亞。所以她從來不帶愛人來自己的住處,「這兒每個人都知道我是誰」,可是她的愛人只知道她是瑪利亞。很特別的是影片裡自始至終奧斯卡都沒有喚過她的名字,導演沒有讓這個界限明確地顯露出來。
「摘花是美好品德的體現」。影片最後卡比利亞被奧斯卡帶到森林中時她也有摘花的行為,這一次是現實中的花朵,她把它們插在裝滿錢的提包上。當奧斯卡踉蹌中奪包而去時,卡比利亞傷痛欲絕,生不如死,她跪在河岸上,手裡抓著的正是從提包上掉落的花朵。她現在除了它們,一無所有。
還有朝聖的時刻,她的眼睛虔誠而激越,聲聲呼喚著聖母瑪利亞,把對未來生活的期望寄託在神蹟上。而那一刻的她,也是世俗女子瑪利亞,那個15歲跟媽媽一起作祈禱的瑪利亞。



歌舞
歌舞狂歡是費式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場景,它猶如一道脫離現實升入幻境的大門,成為對生活困境最狂亂最歡騰的救贖。通過這些場景,似乎可以看到費里尼在幕後邪邪地壞笑。
卡比利亞原本就喜歡忘我地歡舞,音樂響起時她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像一個會動的雞毛撣子。不論在在街上還是在上層人出入的夜總會裡,她都是一樣盡興投入,全然不顧是否美觀得體是否符合周圍環境。這是自娛自樂的舞蹈,讓她把一切悲傷拋於腦後。
影片最後的狂歡是神來之筆,它拯救了現實中的卡比利亞,把她送到了超越現實的內心空間中,肢體僵硬了無生氣的她一轉身變得充滿信心笑對人生。正是這一筆,使得卡比利亞情感的變化如此自然合理。她的情感圓滿了,但劇情卻從此中結,使她成為一個「未完成」的人物。她因此佔據了我們的內心,成為我們心心唸唸的姐妹和朋友。
她以後的生活會怎樣呢?繼續自己的皮肉生涯,也許將要住在橋洞下,也許是住在山上的洞穴里,也許將被一個個男人再次欺騙,也許還會遇見那個來去匆匆的行善先生。她的生活充滿了未知。
卡比利亞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女人,內心中始終生長著不敗的樂觀主義的花朵。她在歌舞聲中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她的痛苦,她的卑微,在撲面而來的火熱的狂歡中化為烏有。正是她頑強的野草一樣的生命力,點亮了自己慘澹的人生。我們因此感動,她在如此黯然的環境下綻放出來的生命力讓我們心酸,而她卻在微笑。她是我們看到的鮮活的奇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