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陸沉

2007-11-23 08:31:00

人性的石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影評-人性的石頭-金基得《春去冬來又一春》2007-09-12

    本學期的「影視欣賞與評論」快要上完了,於是到了「評論」的時候,欣賞了這麼多部好片子,我對《冬去春來》這部充滿了東方禪情佛意的影片印象尤為深刻。

    與其說是「禪情佛意」,不如說這部影片是對人性的思考和展現,在我看來,佛家「性惡」的思想在影片中貫穿始終,整部影片就是一個「原欲」的過程,「欲」從何來?導演金基德給了我們他的答案——人性本欲。

    從春天的和尚開始,導演就告訴我們,人生下來就是惡人,喜歡發揮我們生殺予奪、主宰萬物的能力,但是我們意識不到,甚至我們都會把這一幕當成輕喜劇看待,發出我們爽朗的笑聲,認為這個小孩只是淘氣而已。但是佛家說,眾生平等,我們不能以天下眾生的主宰者自居。在這部影片中,小動物們有自己的象徵義,小狗、公雞、白貓、蛇和烏龜象徵了五幕戲中人物境遇的變遷。而第一幕中的小魚、青蛙、小蛇,在我看來像徵了人自己,他們的包袱是石頭,而人的包袱是人性,所以小和尚綁著石頭上山,看到小動物們都死去了,痛哭起來,就一個小孩來說可能是他的反省,在我看來,卻是痛哭自己背上了這塊人性的石頭。

    到夏天的和尚,一開篇就展示了他看到兩條蛇的「纏」綿,果然如我所料,這一個篇章展示的是人性的「原欲」,按照弗羅伊德的理解,「原欲」就是人的基原慾望——「愛的本能」,是人類生命活動最原始的動力和終極原因。儘管弗羅伊德聲稱「愛的本能」是比「情慾」更廣的生理機能,但是我覺得在他那裡,兩者沒有多大的區別。影片設定的場景是在與世隔絕的群山中,一湖青水,一顆老樹,一座人生庵。與世無爭的和尚在這種環境下,是不是就隔絕了情慾呢?顯然,導演不是這樣認為,夏天的和尚在慾望和佛誡面前痛苦掙扎,最後,終於不堪人性的驅使,和求醫的少女在山澗的巨石上,搖擺的小船里,甚至在佛像前犯下佛家大忌,人性徹底地勝利了,佛在此時只是一塊可以用來墊屁股的石頭,在和尚從門旁邊繞過去跟少女享受魚水之歡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該為人性的勝利拍手稱快,還是該為被背叛的信仰而惋惜。如果說人性的勝利說明他掙脫了信仰的枷鎖,但是被赤裸裸的情慾驅使不就使他陷入了另一個泥沼嗎?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他落入塵網,為塵事困擾的秋天。

    導演拍這部影片到底是為了勸世人從善、勿殺生、戒欲,還是為了讓世人依從人性,順其自然,等待能否得道?實際上在我看來,這兩者不是對立的,只有經歷了慾望和塵世的掙扎,才能最後感悟,完成一次人生的涅磐。釋迦牟尼悟道前是王子,正因為看盡了世間的繁華,看清了人性本惡,才能在菩提樹下悟得佛理。

    我覺得,人性完全是一個中立的東西,不能說它是善的還是惡的,它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人的本性,我們小時候都殘害過小動物,我小時候就用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方法弄死一些小蟲子,那時候並不覺得殘忍,我們的祖先在與其他動物和人類自己爭奪領地、食物的過程中已經給我們遺傳了一套窮兵黷武的基因。情慾,拋開其社會性來講,也不過是人類繁衍後代的必要,其他種族沒有像人類一樣遮遮掩掩。人性,就像是我們身上與生俱來的石頭,他使我們忠於人類,忠於自己。使我們成為有愛有恨的人。

    宗教對我以及大部份普通人,有作用的地方,在於宗教的哲學,並不在於它的清規戒律。從金基德以往的作品,我可以想像他不是佛教徒,他之所以拍這樣一部片子,我想不是為了宣揚佛教思想,勸人從善戒欲,而是將人性坦誠地擺在觀眾面前,留待觀眾自己去思考。我想,一部電影能做到引人思考一些平時不會去想的問題,它對於社會的意義足矣。

    關於這部電影,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話題,比如它的因果輪迴思想,無牆之門的意義、金基德的內心世界、影片意境的營造、影片中東方神秘主義色彩……還有一些場景我還不太理解它的意義所在,總之這是一部值得細細思考的電影,在這篇短短的影評中不可能把我所想全部都寫出來,就算是前面已經寫出來的也可能有地方自相矛盾,有地方詞不達意,但令我高興的是我表達了我的想法,很感謝老師提供這樣一些好電影給我們欣賞,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拿點時間出來寫一些跟專業無關的東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