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折磨 [1944]--Frenzy [1944]

折磨/狂乱/考验

7.3 / 3,773人    101分鐘 | USA:95分鐘

導演: 阿爾夫史約伯格
編劇: 英瑪柏格曼
演員: Stig Jarrel Alf Kjellin 梅柴特琳 Olof Winnerstran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MI

2007-11-24 06:21:32

輕重之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個壓抑的故事。折磨來源於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來源於慘遭抑制的自我。對於學生揚來說,折磨是繁重的課業、父親的嚴厲和無法實現的小提琴之夢;對於凡莎而言,折磨是恐怖的拉丁語教師加里古拉以及漫長的孤寂;對於加里古拉,折磨源自他因過份脆弱而嚴重扭曲的內心……

這三人的關係十分有趣,加里古拉是揚和凡莎兩人的主要折磨來源,而凡莎則同是揚和加里古拉疏導壓力的工具(雖然揚對凡莎有一些同情和愛,但最後如果不是揚冷酷的拒絕,凡莎也不會因孤獨而飲酒過度致死)。原本就互相害怕和憎惡的揚與加里古拉因為凡莎而加劇了兩人關係的緊張。

本來想說揚代表一種尚未成熟的正義,加里古拉代表強大的腐朽力量,而凡莎則是純粹的弱者。然而,這樣政治化的分類顯然不會是伯格曼的本意。儘管這是伯格曼還是學生時就已經寫就的作品,但並不意味著他僅僅想通過揚這個人物來發洩對學校的不滿。在這部作品中,每個人物都是值得同情的,甚至那個像納粹般變態的加里古拉(伯格曼曾想把加里古拉的外形設計成黑髮、張牙舞爪、窮凶極惡的樣子,但在朋友的建議下,將他改為一個金髮、外表優雅的傢伙,事實證明,後者更具張力)。在加里古拉與年級主任對話的戲以及後來他對凡莎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極度害怕被人拒絕的人,相較於這種痛苦,他寧願讓所有的人都害怕他,以折磨別人來緩解自己內心的折磨。

另外,這部影片中師生關係的處理在現在看來也應該相當新穎。老師和學生不再是純粹的拯救與被拯救、壓迫和被壓迫的關係,而是一種交互的恐懼和憎惡,學生害怕老師,而老師其實也害怕甚至嫉恨學生,這一切最終也可以歸結為現代社會中人心的脆弱和陰霾。

影片原來的結局十分灰暗,加里古拉成功將凡莎的死歸罪於揚,揚在畢業前夕被學校開除。最後,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揚獨自走進雨里……我覺得這才向伯格曼的風格,從生命的空虛上升到對世界和上帝的控訴。可是為了迎合大眾,伯格曼還是在後面加了一個光明的結局。只能說無奈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