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7 / 12,237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ing

2007-11-26 23:19:06

儀式化人生


昨天把《喜宴》看掉了,李安當年的翻身之作果然很有意思。特別注意了編劇也有李安本人,想來他把中國和美國的gay都拍掉了,如何能這麼有體會呢,呵呵。。。

言歸正傳,雖然有人嫌棄它拿中國人的民族習慣去取巧外國觀眾,不過《喜宴》的的確確是一部好片子,因為不是只有一些中國式意向的堆積,所有的呈現都是片子的一部份,妥帖而安穩,沒有賣弄的意味被我嗅出來。

戴錦華說有的時候用腦子看片子,有的時候用身體看片子,腦子說好的是欣賞的電影,身體說好的是喜歡的電影。《喜宴》看到還剩三十分鐘的時候我應該都還在用身體看,因為覺得不需要用腦子,導演的意圖很明顯:談傳統,談掙扎和妥協,談中國人的孝悌觀。就好像是文章擴寫就不用動腦子一樣,只要想些有趣的情節把這些串起來就好了,因為沒有討論只是呈現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從片中偉同的父親展現了他的英語能力開始,整個故事開始迅速提升了價值。一個舊時國軍的師長,生活方式和觀念都極端傳統的中國男人,以所能維持的最大的平靜接受了兒子是gay的事實,接受了兒子的同性愛人,私下送上祝福,但是又在包括妻子在內的其他所有人面前裝作一無所知。因為他有著那個傳統的男性角色要扮演。他有見識和心胸,真心愛自己的兒子並希望他幸福,但是這種愛和支持都必須是走私的,因為表面上那層儀式化的人生還必需要繼續扮演,一個看上去正常和諧的家庭還必須被維護,儘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一切不過是空具一個所謂正常的表象。

還有一個重點是孩子,因為假媳婦有了真孫子,這一切欺騙才有了被體系內道德原諒的可能。最終似乎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各得所需,但是,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極端痛苦的妥協。威威要生下不愛她的男人的孩子,偉同要永遠面對此生唯一一次的背叛,賽門要愛一個背叛之下誕生的孩子,母親要永遠活在兒子是gay還要隱瞞丈夫這一點的掙扎中,父親,那個深諳人情世故,有著中國人的狡黠和善良的父親可能也要活在利用了一個女人的愧疚之中,不過可能這種愧疚不會很大,因為有太多中國式的道德可以解釋這一切。所有的犧牲換來的是一個表象上傳統和正常的家庭,還有一份血脈的明天和希望,大概很多人都會點頭吧,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為群體犧牲是一種道德的解釋。

真的擁有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嗎?如果問這個問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可能都不能堅定說有。太多儀式和約定俗成的道德,人生又豈是我們一個人的。

不過,身為一個多少還學了一點社會學的人,這樣的感嘆真是顯得膚淺和業餘。在社會中,道德和儀式這樣的規則本來就無所謂正確和好壞,不過是維持這個世界按一定的穩定度運轉的工具。為了秩序我們犧牲掉的東西多了,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因為這是最多數人的要求。。。傳統道德還是現代道德都是適應當時現實的規則而已,用馬爺爺的話來說要歷史的辨證的開看待,有什麼好比較的呢。。。

在道德和儀式允許的範圍內,或許已經超出了這個範圍,偉同父親已經做出了最大的支持,生活雖然充滿妥協和不自由,但是總算還有愛你和你愛的人願意為你而犧牲自己的一些東西,想到這一點,雖然還是慨嘆,但是妥協也顯得有些可愛和值得感動了。

很喜歡片子後面,一家人在看結婚那天相片的那場戲,那些儀式帶來的喜悅還是很清晰地寫在包括偉同和威威在內的人的臉上,最後一頁偉同和賽門的合照讓這種喜悅在父母臉上顫抖了一下,但終究還是合上相簿,珍而重之地將相簿抱在胸前帶走了。看到這一點讓我終於在這部喜劇中有了一點點要流淚的衝動。

最後還有很有意思的一點,今天在豆瓣上看到喜宴的一則評論,是一個les寫的,說她看完以後就發簡訊跟女朋友說:我們以後絕對不要跟別人假結婚。看到這一句我也走私之下對她表示了支持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