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幕謎情--Eastern Promises

东方的承诺/巨塔杀机/黑幕迷情

7.6 / 260,947人    100分鐘 | Canada:96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大衛柯能堡
編劇: 史蒂芬奈特
演員: 娜歐蜜華茲 辛妮庫薩克 維果莫天森 文森卡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07-12-04 02:15:22

柯南伯格的標記


有時候意譯固然能讓一部西片片名過目難忘,但是繼《決鬥尤瑪鎮》後,又一個不知道怎麼編出來的譯名《巨塔殺機》,竟成為了《東方的承諾》在內地大行其道的「譯名」。依我看,這一定要弄出「殺機」、「決戰」之類話,那叫《浴室殺機》更為合適,因為,估計看過本片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別出一格的「柯南伯格式裸戰」。其實叫《東方的承諾》有什麼不好,直挺挺的翻譯。這裡就解釋了,東方指哪裡,小時候一動畫片的歌裡唱「太陽從東方升,這裡的花先開」。東方似乎成為我們的專有名詞。而在美國,東方一般也不會和俄羅斯發生牽連,東方視線依然投向亞洲。恰恰在英國,特工寡頭導致的幾年間俄英外交風波新聞不斷,俄羅斯的位置對應的正是英國的東方(東歐)。俄國黑幫以英國為肥沃土壤,發展壯大,「承諾」即為發生在剛出生的小女孩身上的故事,《東方的承諾》意思一目瞭然。

通片上下看過,劇情雲裡霧裡,只能自行補課。固然是碟商糟糕的聽譯字幕令人髮指,同時俄羅斯馬鈴薯英文慘不忍聽,堪比斷背山牛仔的鄉音不改。所以,依然好奇不止的大夥,還是稍安勿燥,等待一區版本。

對於《東方的承諾》的猜測,始於坎城電影節的候選大名單以及焦點公司的預告片,很遺憾,後來一番周折,影片還是留在了柯南伯格的老家加拿大,參加了多倫多電影節並奪得觀眾大獎(多倫多沒有專門的競賽單元)。巧合的則是,《東方的承諾》是第一部完全脫離了加拿大背景關聯的柯南伯格作品,他遠渡大洋來到了倫敦街區。那裡據說曾籠罩著煙霧濛濛,而一雙雙罪惡的黑手就藏在某個不為人所見的陰暗角落裡,對,還是俄羅斯人的大手。上面有著稀奇古怪的文身圖案,十字架、多邊形或四角星——這不是在說海報麼,相信看過海報的人對文身都特別好奇,而在事實上,俄羅斯的文身犯罪領域也是世界上最為森嚴的,聯繫到片中Nikolai接受「審問」的場景,即每個人在黑幫中都有他對應的等級符號,Nikolai被紋上了導致後來浴室肉搏殺身之禍的圖案標記,而先前開頭截指部份對此也有涉及,就是一個人已經不配擁有文身標記(Nikolai擁有了可以信任的文身)。如果繼續往這個方向說下去,那就是在闡述劇情,老頭Semyon犯罪,兒子Kirill無能,Nikolai身份不明,他對待向善的Anna的態度,他和警長的密談,無一處不顯神秘,在傾向上又留有餘地。

按照時間順序,《東方的承諾》前後過程很短,大概是從聖誕到新年。開頭先給出兩條血淋淋的線索,並馬上讓它們產生交接的可能,主人公並不急於亮相,懸疑感隨著Anna的孤膽調查和日記旁白,開始緊張起來,對於不同人之間的關係也逐一交代。Anna和老頭的面對面,老頭和兒子的關係,兒子和Nikolai的親近,Nikolai和Anna的互動,形成了一個看似簡單卻又古典的敘事結構,而它的背後居然是俄裔黑幫的天羅地網。不同於風衣墨鏡槍火炮彈人馬成群,《東方的承諾》從劇本編寫開始就剔除了槍枝的存在,只使用作為冷兵器的刀渲染暴力的存在(外加性虐)。而刀子出現也不多,但幾乎每次都使得影片陡然迎來一個興奮點(前後大約只有4幕),用刀刃親近肢體的一幕幕行為,乃至文身的行為本身,均表達著柯南伯格作品的習慣主題:對於肉體變形所帶來的迷戀表現(被割裂、撞擊、符號等成為一種個人標記)。

故事寫的是表面的平靜,黑幫老大教父也要有日常生活,可作為掩飾或打發時間。「生活化」的黑幫老大露出了犯罪馬腳,一邊想著就地解決,似乎難度也不大。手下兒子卻時常爛醉而歸,實在不大中用,而他總是抱怨得不到老爸的賞識。實質原因可能很簡單,他是同性戀,這樣的接班人在黑幫中似乎是不被允許的。Nikolai一面是得力助手,一面是情感依靠,在這樣的位置上就有了左右事態的可能。躲過關鍵的浴室一役,Nikolai死裡逃生使得他進一步轉變,同時再次強調文身的意義。一般而言,裸戲都是為了表現情慾,甚至裸露的尺度寬鬆決定了性愛內容的猛烈以及必要程度(參考同時焦點出品的《色|戒》)。SM可能有攻擊性的慘烈舉動,也多是有著互利互好的前提(哪怕是單向性的)。但兩名壯漢拿著鋒利的彎刀來取人性命,主人公還要一絲不掛、獨身敵二地做出反抗,那實在是絕無僅有的刺激一幕,單沖這一段,《東方的承諾》也值了。

不可告人的過去,引發諸多的猜想,都無阻於Nikolai最後安坐的姿態(這點上居然近似《暴力史》的脈絡),他晉身成為了外表冷冰冰的大佬。至於老頭是否被捕,兒子是否被逐,全然不重要了。留給Anna的承諾兌現,這個尾巴真是黑暗之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