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恐怖拜訪--The Invasion

致命拜访/无恐不入/恐怖拜访

5.9 / 82,724人    99分鐘

導演: 奧利弗西斯貝格
演員: 妮可基嫚 丹尼爾克雷格 潔瑞米諾森 傑夫溫考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dy Megdalen

2007-12-07 05:24:05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衝突


      過去很少看nicole kidman的片子,以前看過cold maintine,但是印象不是很好。noix似乎是很喜歡她的。不過看了這部電影之後,nicole在裡面出色的表現與對角色的詮釋讓我在喜歡這部片子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喜歡上了nicole。

      首先說,這部片子名義上是恐怖片,但我卻覺得更像是一部政治片。mtime上這部片子評分很低,很多人都評價說這部片子既無意義又令人看不懂,雖然有兩個大牌卻拍的很不如人意。我想為這部影片申訴一下,看不懂可能是因為這部片子的政治隱喻,但是只要是對美國非常著名的女性思想家ayn rand的作品或思想有過接觸,就應該非常容易就能明白這部片子的意思。偏激點說,這是一部諷喻社會主義思想並為「真正的」資本主義作維護的影片,就像ayn rand一直堅持的政治主張。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不禁想起了她的小說《一個人》。這部小說構想了一個集體主義發展到極致的社會,不保留地說,這個社會和我們從小在歷史書或政治書裡面所描述的大同主義社會或是共產主義社會極其相似,只不過可能集體地過份了一些。當集體主義發展到完全忽略個人特性的時候,集體主義便會變成一種暴力,而一個集體一旦成為一種以集體思想為準繩的組織,個人需求必然會被忽略甚或是被打壓,就像這部影片裡所形容的被感染以後的美國社會。我在看這部影片時一直覺得那群被外星病毒所感染的人就像是一群極端的社會主義恐怖份子,採用一切暴力手段使周圍的人都成為這個組織的一份子,而「注射」這種傳染方式感覺更像是一種政治洗腦,所以被感染以後成為組織的一份子的人會對被注射的經歷毫無印象,就像政治上被洗腦的人完全不會覺得自己曾經被侵犯過一樣。而對於電影所設定的感染之後睡一覺就會成為組織的一員的方式,更像是對人本身對「希望一覺醒來世界都會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的思想的隱喻。

     另外在影片中被感染後的ben勸說carol成為組織的一員時,他的用詞「我們」更是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了ayn rand的思想在這部影片裡的表達。《一個人》裡面ayn rand曾費了很大的筆墨揭示了她所假設的那個集體主義社會的大眾思想構成。在這個集體主義社會裡,不存在「你」,「我」,「他」這樣的字眼,所有的你都是「你們」,我是「我們」,他是「他們」,可以發現,影片裡的組織的確是一個這樣忽視個體的集體主義為宗旨的組織,人與人之間沒有區別,個人沒有任何情緒,因為情緒的變化對於集體來說,是過於個人化的表達。而女主角三番五次被勸說時對方所提到的那個「沒有醜惡,沒有暴力,儘是美好」的社會目標,更像是一種政治思想激進的理想主義者理想中的社會。是否當社會思想被集體主義所控制壟斷時,那些醜惡,暴力的東西就真的都會消失?人們就真的能夠幸福?按我的思想觀念,缺乏個性化的千篇一律的社會是毫無倖福可言的。

     ayn rand的selfishness's virtue一書中曾表述過她對集體主義的觀點,她認為一旦集體主義以集體的利益為先而忽略甚或是犧牲個人利益,道德便不再維護集體主義,因為「集體的利益」是沒有任何權力侵犯「個人的利益」的。而一旦集體主義在維護自身而採取了暴力的手段之後,集體利益這種噱頭就更加站不住腳了。影片中正常社會所代表的顯然是美國最為流行的主流社會意識個人主義的陣營,而被外星病毒所感染人群則更像是一群堅持集體主義的激進分子。所以我想這部影片之所以在美國票房慘澹可能也是因為觸怒了美國另一部份堅持集體主義的政治人群吧。

  影片的片尾carol所回想的那段話似乎是這部影片的批判性的對影片主旨的揭露,但我卻覺得這是導演為了讓大部份不明白我在上所說的集體主義思想的觀眾勉強了解影片意義的一小部份而牽強附會的東西,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這是我對影片最不滿的地方。感覺這部影片還有一個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nicole所飾演的心理醫生太神了,無論槍法還是飛車技術都是這麼得出神入化...


  以上只是我結合對ayn rand的個人主義的理解而對影片的一些見解,由於我既沒有看過《資本論》,也對社會主義沒有什麼很深刻的理解,所以言語之間必然會對之類的政治觀點有所侵犯,這不是我的本意。

     昨天買了ayn rand的長篇小說《源泉》,今天又看到這部似乎滲透了她的個人主義思想的影片,心裡著實下了要繼續好好研究ayn rand的決心。不論這部影片的名聲如何差,我還是很喜歡它的,即使是把它當作對ayn rand的研究資料,我想我也有必要把這部影片的dvd版納入我的個人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