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後窗--Rear Window

后窗/AlfredHitchcock'sRearWindow/Fenêtresurcour

8.5 / 521,671人    112分鐘

導演: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編劇: John Michael Hayes
演員: 詹姆斯史都華 葛麗絲凱莉 Wendell Corey Thelma Ritter Raymond Bur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eep

2007-12-10 08:37:30

還是那個偉大的希區柯克


前幾天突然在FTP上看到了希區柯克的《後窗》,就下來看了。雖然關於他的電影我看得很少,但是聯繫著以前看過的《蝴蝶夢》、《愛德華大夫》和《西北偏北》,還是非常非常喜歡希區柯克的電影。正如眾所周知的,他在他的35部電影中都露過一臉,於是在看希區柯克的電影中極力去尋找他的身影成為了一種觀影樂趣。比如《後窗》,我不太確定,但是ms在那個作曲家的party中看到了他的側影。毛尖有篇文章叫作《猜猜希區柯克有多胖》,蠻有趣,很是戲謔了一下這位導演的戲癮。

這部《後窗》,是IMDB中排名最高的一部希區柯克電影(排名13),應該算是最多人看過也最多人喜歡的popular film了吧。對於它,最多人聯繫起來的就是「偷窺」。記得曾經有電影課老師說過:「如果你看到的是一部關於謀殺的電影,一級;看到的是一部關於偷窺的電影,二級;看到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三級,看到的是一部從無序到有序的電影,才是最高級。」 的確,希區柯克的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他講的故事,而且還在於他講故事的方法。從開始的矛盾糾結到結尾的平靜有序,他把一部謀殺片的懸疑一點一點娓娓道來,而這一切又只是發生在從一個房間的窗口向外輻射100米的範圍之內,而主人公的活動範圍幾乎就是靜止地靠在窗邊,這很考驗一個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和拍攝的技巧哦。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到了幾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1、希區柯克關於「偷窺」的道德觀
如果說這是一部關於「偷窺」的電影,偉大的希區柯克是看得很透徹的。窺視僻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心理本能。弗洛伊德認為窺視癖滿足了人內心潛意識的需要。人們通過這樣來得到性的滿足感。這裡涉及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因此這種性不是指的簡單的繁殖機能的性。(在電影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最出名的那部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愛情故事》的電視短片及其改編成的電影,也是我的最愛哈)希區柯克是受弗洛伊德心理學影響很深的一位導演,他的很多電影中企圖通過弗洛伊德式心理學分析(特別是夢的解析)來解析電影人物、情節的發生緣由。本科心理學課講弗洛伊德心理學時,就是以《愛德華大夫》為例來解析的。所以在這部電影裡,希區柯克也是用他那種經過精心安排,巧妙設置的鏡頭來表現了這樣的一種哲學。他安排主人公偷窺著對面樓一扇扇窗戶中上演的一場場好戲,通過偷窺別人的生活來度過自己的日子。使我們看到沒有人能夠逃得過偷窺的誘惑和被偷窺的尷尬,就把人性解析得很透徹了。當主人公在偷窺中無意發現了一宗謀殺案時,偷窺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在這裡就似乎變得不那麼不道德了。在一個號稱人人有隱私的米國,偷窺比起謀殺案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在這裡,偷窺通過謀殺案的發現卻堂而皇之地變成了一種與不道德的對立的道德了。那麼,我想問的是這兩者的界限在哪裡呢?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在其倫理學中已經開始探討這個問題了,「德行主要的是在於避免罪惡」,因此道德是聯繫著善,但又並非完全等同於善的。那麼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呢?「不道德的」這個詞的適用範圍是非常狹隘的。比如我們知道意志薄弱並非是不道德的,那麼年輕力壯的人乞討是不是不道德的呢?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自殺是不道德的嗎?有很多人會爭論。關於這裡的這個問題,或許有一種解釋就是,偷窺本質上被判定為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但是由於其帶來的罪惡遠遠小於謀殺案,因此它又不是一種那麼不道德的行為。道德與不道德的界限永遠是倫理學上一個爭論不休的有趣話題。而在希區柯克的電影裡,道德一直都是被他玩耍的對象。

2、關於「偷窺」的電影符號學
我覺得在這部電影裡希區柯克的高人之處也在於窺透了電影的本質。關於電影的本質,第二電影符號學講得很透徹了。Christian Matz說,一方面電影滿足了人偷窺的慾望,一方面電影也滿足了人夢想的慾望。我們也可以用下面這種很簡單的理論框架去解構觀影過程:主動/被動、主體/客體、看/被看。(當然在解構主義者看來,任何二分法都是一個陷阱)這一套電影理論是深受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理論的影響,而拉康又是傳承弗洛伊德衣缽的弟子。麥茨說,一方面電影是裸露癖者,而觀影人是窺淫癖者,兩者的慾望陷於兩種目的永久性的交流之中,即主動/被動、主體/客體、看/被看。另一方面,電影又不是裸露癖者,我在看它,但是它卻沒有看到我在看它,或者它知道我在看它,但是它卻不願意知道這個事實。「正是這個根本性的否認,把一切古典電影引入到了故事的途徑,它無情地消抹了故事的推論基礎,並最多把故事造成了一個美麗的封閉對象」。因此,電影是知道者,同時也是不知道者,但是這二者是不可分的。當電影作為電影時,它是一個知道者,它出現在每一部影片中,出現在虛構背後的話語形式中;當電影作為本文的影片(故事)時,它是一個不想知道者。因此,影片放映時,觀眾在場並意識到演員,但演員不在場,而且也不知道觀眾。在拍攝時,演員在場,觀眾缺席。因此,電影就是以這樣一種方式設法使自己成為一個既是裸露癖者又有遮掩者的角色。

從這一意義上說希區柯克的這部《後窗》也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分層討論的話:首先是我們通過螢幕看到了一部男、女主人公的電影。其次是男主人公通過窺視看到了對面樓每戶鄰居家裡都是一部電影。最後是以一戶商人家的謀殺電影牽動整個故事的發展。這樣,電影中的電影滿足了我們看電影的慾望。為了講這個故事,希區柯克在開頭做了相當長而細緻的鋪墊。很有意思的是,希區柯克通過模擬男主人公主觀視角的方式推動和拉近鏡頭來拍攝鄰居家的一場場電影。每個窗口都可以看作是一齣戲,鄰居被放大到了螢幕正中,並且會隨著窺視者起和放下望遠鏡而放大和縮小,觀眾就是男主人公,同時也暗指我們這些看電影的人。因此,在這部電影中,有一半的故事都是拍攝的鄰居的生活場景。我驚嘆的是希區柯克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如對於對面鄰居家的拍攝,幾乎用紀實的手法,沒有畫外音,隱約能聽到鄰居談論的話題,更多的是通過他們的動作和表情來想像發生了什麼事情。從一個窗口到另一窗口的跟,就是一種內部蒙太奇。我們可以猜測,但同時這種猜測也是伴隨著時候男主人的推理來猜測的,因此,觀眾的情緒很容易被電影帶著走,這就是希區柯克的神奇的地方。從愛森斯坦開始,電影的蒙太奇的本質得到凸顯。希區柯克在這裡蒙太奇套蒙太奇的創造力讓人驚嘆。說起希區柯克對電影拍攝手法的貢獻,電影史上的書寫得是一大堆一大堆的。

3、關於看老電影
這部電影是1954年的老電影,也是一部經典電影了。每次看老電影,總覺得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怎麼拍電影,有些累。幾乎所有的老電影都是一部教科書。記得本科上電影史的課,老師幾乎是一格一格的給我們解釋《巴頓將》、《畢業生》、《公民凱恩》這樣的經典電影教科書。比如《巴頓將軍》開頭那個長達10分鐘的演講是怎麼拍的,比如《公民凱恩》中什麼時候奧遜·威爾斯拍出來了第四面牆,比如《畢業生》裡面水下主觀鏡頭是怎麼拍的等等。當初去看安東尼奧尼影展,可害苦了我,《扎布里斯基角》這樣相當實驗性的電影看得我頭痛。這樣的一種習慣造成了看電影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感官享樂,而成了一種學習的任務,頗有些苦惱。電影很有趣,曾經我也這樣想過:如果我都看懂了門道,那我該失去多少樂趣?如果我能清晰地判斷出這個鏡頭為何而設,這個對白有何作用,那麼我還留有多少空白給自己去體會這部電影所要帶給我的喜怒哀樂?於是開始的時候我是抗拒接受一切啟蒙,只為了保留自己內心那塊空地。但是漸漸發覺,如果我其實不懂得電影卻自以為我懂得,那我還是失去了很多樂趣。電影是什麼?你想過這個問題嗎?電影到底是誰的夢想?誰的作品?一部電影成功要感謝的人那麼多,但是他們付出的汗水在哪裡,你看見了嗎?所以現在看電影也理智多了。有些電影就是用來享樂的,比如張藝謀的歷史巨片,僅供娛樂;而有些電影就是拿來學習的,於電影的思想性,有各種歐洲電影,於電影的形式創新,有布魯艾爾、安東尼奧尼、特呂弗、好萊塢等等。

那麼關於希區柯克的電影,他做出了很多貢獻,而後人也幾乎把他學光了。其他不提了,就拿不久前的《雲水謠》的開頭就是抄襲《後窗》開頭那個緩慢搖動鏡頭的大全景的。

電影史上,後輩向前輩致敬大致有幾種形式:
有兩種很直白的電影人,一種是直接在自己的電影插入一段他喜歡的某導演的電影,或者與主題有關,更甚的是那種與主題無關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表達他的敬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庫斯圖里卡在《亞利桑那之夢》中那個執著而可愛的想做個電影演員的「貓王」,他總是在各種場合不停地模仿希區柯克《西北偏北》里那個長達7分鐘的飛機追人鏡頭,表演得認真而可笑。另一種直白的人會再次翻拍某部經典電影,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經典總是已經被經典化了的,要超越很難,否則只會自討苦吃。

另外兩種人就沒有那麼直白了,一些稍稍「聰明」的人會把這種崇拜之情隱藏起來,只是不動聲色地把前輩的某個拍攝場景或者拍攝手法花用到自己的電影中。這樣的一般都叫做抄襲。但是辨認出來比較難,這就需要那些閱影無數,記憶力驚人,火眼金睛的影迷了。另一種人才是真的聰明,他才是那種真正地把前者的東西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的電影人。比如說我們都知道侯孝賢說他深受特呂弗和小津安二郎的影響,但是我們在他的電影中是看不到二者的影子的,侯孝賢能夠把這種影響化為自己的風格,也才成為一名大師。

好了,寫得太多了,回到希區柯克。特呂弗說過,希區柯克的懸疑電影也是好看的愛情電影,他的愛情電影也是好看的懸疑電影。因此,本片也是一部相當好看的愛情電影。這不是我想說的主題,所以不再贅言。對於他的電影,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他的電影就是能夠兼顧商業和藝術並自成風格,就是能夠創造出一堆永遠也討論不完的話題,所以他才能稱其為大師。

有兩本書是希迷必備的:一本是特呂弗的《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身為「作者電影」的倡導者,特呂弗也是一個導演,他正是以這樣的姿態去仰慕希區柯克並且把他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另一本是拉康的學生齊澤克編的《不敢問希區柯克的,就問拉康吧》。有希迷說,翻開這本書,篇篇都是牛文,個個都是與搞電影無關的社會學、哲學學者寫的文章,是給那些「電影學博士」做個示範,讓他們學習學習高端的電影理論文章應該怎麼寫。這本書不但對實踐拍電影的人沒什麼大用,而且對那些以電影作為娛樂的人也沒什麼用。不過,這本書再一次提醒我們:即使再玄奧的研究也要立足於影片文本的分析,細讀法永遠不過時。因此看看正宗學院派的另類講解也是一件思想娛樂,何樂而不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