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 [1945]

相见恨晚/相见恨晚/难续未了情

8 / 44,308人    86分鐘

導演: 大衛連
演員: Celia Johnson 屈佛霍華 史坦利‧郝勒威 Joyce Carey Cyril Raymond Everley Gregg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寧波

2007-12-16 02:21:14

早見會如何?


普通不過的一出中年婚外戀,各自擁有平靜甚至自認為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朝偶遇,擦出火花,一發而不可收拾的燃燒下去,但很快就各自將這火焰生生掐滅了。

對的,這女人並不是寂寞芳心,或許她對之前的生活挺滿足的。她也不是不愛丈夫或小孩。她愛讀詩,內心有渴求浪漫的一面而不自知。醫生的熱情燃旺她心裡暗藏的火焰,一路發昏地燒了下去。

大衛.里恩把這段普通的中年戀情拍得極真切,編劇和演員也好。火車站小店裡女老闆那部份顯然是個對比,也許是用來反襯中產生活的單調被動。

最後丈夫把她從失神的回憶中喚醒,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大意是你終於回來了——聽上去,這真太像個英國丈夫。他體貼冷靜,理性十足,有時卻很遲鈍,不知是不是在裝糊塗。總之有朝一日她遇見那另外一位,才發現他太就是冷靜太理智,滿足不了自己的衝動愛慾。

這算不算配錯了對?我真不敢下結論。我想電影的重點也不在這。如果她要追求的是浪漫,當然婚姻給不了她這些。不過就算她當初她嫁的是那醫生,那些熱情也未必能持久。一旦分手,一兩天的戀情卻可以刻骨銘心。我這麼說是因為當她一路燃燒下去,腦子閃現的竟是舞會、海灘這些羅曼蒂克的場景,真夠包法利夫人!也許她太年輕就出嫁了,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到她意識到她想要些什麼,卻早已是賢妻良母,責任感、道德感或本能都促使她放肆得極有限。她掙紮在深淵的邊緣,痛苦是真痛苦,恐怕未來都會不快樂。

我總覺得這電影講的不止是婚外戀,也許大衛.里恩更關注的是人與環境的摩擦和掙扎。而這是他許多電影中津津樂道的話題。單就婚外戀而言,他們的感情還沒有到那一步——雖然激情是足夠了。她愛上他是因為他的熱情與孩子氣,但也讓人感覺到那個年代中產階級感情生活之貧乏,她的世界那麼窄。而一當她有出軌之可能,全世界的眼睛彷彿都盯上她了——一部份是她自己心理作祟。女人的朋友在車站遇到他倆,喋喋不休一心想打聽出點八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醫生的朋友,深夜歸來發現醫生用自己的房子和人約會。醫生解釋說不是他想像的那樣,並抱歉讓他生氣。他平靜地收回鑰匙,說不是生氣,是失望。

所以電影無形中指控的其實是那個年代和那樣束縛深重的環境,出軌的念頭剛起就被週遭道德警察們犀利的監控掐滅在搖籃中。觀眾自然是同情這對男女的,因為故事從他們的角度說起,他們從互相吸引到相愛自然不過。但站在那朋友的角度,他也許就把他們想像成狗男女,所謂失望,意思大概無非是他本來以為醫生是君子,沒想到也會有這類風流韻事。這種道德潔癖有時也可以很殘忍,當事人倒未必意識到——這些才是電影真正想說的。

但環境的壓力反而使戀情短暫卻更可珍貴,他走之後也許就是天各一方,生離死別,那一瞬間她無法忍受,幾乎想跳軌自殺。相比之下,80年代好萊塢有部 Falling in Love,德.尼羅和斯特里普主演的,也講婚外戀(廊橋遺夢不在我興趣範圍內),故事出奇的相似但情調完全不同。來自社會的壓力小了太多,兩人之間的糾纏近乎輕描淡寫。這又讓人感覺到,中產男女的生活更自由但也更無聊了。相見恨晚裡的婚外戀雖然也普通,卻要古典得多。

有時我疑心,環境既是這段浪漫感情的謀殺者,同時也是肇事者。至於浪漫是否真的那麼重要,那已經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