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王者天下--Kingdom of Heaven

天国王朝/天国骄雄(港)/王者天下(台)

7.3 / 314,206人    144分鐘 | 190分鐘 (director's cut) | 194分鐘 (director's cut roadshow version)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威廉莫納漢
演員: 奧蘭多布魯 伊娃葛林 連恩尼遜 傑瑞米艾朗 Jouko Ahol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葉成蔭

2007-12-16 03:46:32

另一個《天國王朝》(評加長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愛《魔戒》,愛到想看第九遍,而且要看加長版。但那不是因為加長版比劇場版更好看,雖然愛《魔戒》愛到希望它加長到每部40個小時,可我還是覺得劇場版更緊湊,加長的那些內容90%屬於可有可無甚至不如不加,因此在我看來加長版確實如人所說是電影公司拿來賺銀子的。所以雖然早聽說《天國王朝》加長版好過劇場版,還是不太有決心奉獻那筆銀子,雖然沒幾個錢而且也不是讓電影公司賺是讓D版商賺。實際上,我是不太相信加長50分鐘就能讓先天不足的畸形兒變成白白胖胖的健康寶寶。

事實證明我錯了,又一次錯的離譜。把電影公司的剪刀手叫「腦殘」一點都不冤枉他們,《天國王朝》的加長版和劇場版簡直就不是同一部電影,難怪看過加長版的觀眾會大喊「謀殺」,有評論認為電影公司謀殺了斯科特最好的一部電影,一部有可能名垂青史的史詩傑作。而被謀殺的原因竟然如此地簡單——太長。美國有個資深影迷憤怒地說,如果一部電影好看的話,憑什麼認為我會嫌長?可是,似乎也不能不承認,是觀眾養足了電影公司的胃口,如果沒有習慣了邊嚼爆米花喝可樂邊對女主角三圍評頭論足的觀眾,電影公司憑什麼來判斷觀眾只能坐145分鐘而坐不到194分鐘?沒能在劇場裡看到本來應該看到的傑作,這也算觀眾咎由自取吧?

的確是一場謀殺,不,簡直是屠殺。男主角被殺掉一半甚至一大半,女主角乾脆就殺得只剩下一具屍體了。故事被砍得七零八落,人物思想行為完全沒了邏輯,只剩幾個老戲骨屹立不倒,只剩一個面具國王輝煌燦爛,只剩一場攻城大戰刺激觀眾眼球,有人戲稱電影公司是把最貴的留下其它全砍。把劇場版叫「爛片」可能有點過份,畢竟就這些殘缺不全傷痕纍纍的片斷,也曾經讓我震撼過,感動過。而加長版的《天國王朝》才是真正的傑作,看過加長版才知道這是一個由豐滿的人物演繹的完整的故事,而不是一堆零星的場面拼湊成的雜燴。看完加長版才知道,被殺的半死的Balian原來是整部電影的靈魂,是導演理想的寄託。

救活男主角,還原Orlando Bloom

《天國王朝》票房慘敗,讓Orlando Bloom幾乎徹底失去了成為演員的可能,似乎他命里註定只能當明星。有人偏激地認為是他毀了整部電影,這實在是過份了,如果一部電影能被男主角毀掉,那說明這部電影除了男主角什麼都沒有。我依然認為開花是花瓶,依然認為他沒什麼演技,但看完加長版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斯科特會認為Orlando是「合適」的,我一直覺得是製片方的意思,現在我不這麼想了。

劇場版的Balian因為教士偷了妻子的十字架而殺人逃亡,連累死了生父,卻好命地跑到聖城去當了領主,更好命地受到公主的垂青、國王的寵愛,但是當國王要他跟公主結婚繼承他的王位來拯救聖城,Balian卻假模假式地拒絕了,結果莽夫Guy當了國王,狂妄地與薩拉丁開戰而且全軍覆沒,危在旦夕的聖城於是落到了要靠一個鐵匠來守衛的地步。最終選擇了投降的Balian是個英雄,但這個英雄卻對收復在自己手裡丟失的聖城毫無興趣。這個人物從頭到尾都顯得莫名其妙,行事沒有邏輯可循,也不知道他的信念和原則到底是什麼。看到最後實在很想如某網友一樣拍著桌子喊,動機!動機!!人的行為是要講動機的,從這個人物的行為當中卻找不到動機。這個莫名其妙的鐵匠算是把原就沒多大本事的Orlando Bloom害了個徹底,順便也把斯科特選角眼光的聲譽也害了個徹底。

卻原來,Balian從來就不是一個普通的鐵匠,加長版告訴人們,他是個設計師、機械工程師,在這個故事發生之前他就曾設計製造攻城的機械,「幫一個王打另一個王」,所以他的騎士生父要帶他去聖城,因為他有才能可以為十字軍效力而不僅是因為Balian是他的私生子。他受到面具國王的寵愛是因為父親曾經是國王的老師,是Balian自己的在攻守城池方面的才幹,以及為面具國王倍加欣賞的正義感和對理想的堅守,並非莫名其妙或者是因為和公主的風流韻事,他不是莫名其妙地成為保衛聖城的領袖人物的。Balian殺死教士淪為逃犯並非僅僅因為教士從他妻子的屍體上偷走了十字架,而是一場被觸發的醞釀已久的風暴。Balian去耶路撒冷也不僅僅是為了為自殺的妻子的靈魂取得救贖,而是一個從迷茫、懷疑到失去信仰,又在伊貝林領地上重新找到信仰的漫長而痛苦的求索過程。Balian不肯接受與公主的婚姻不是矯情,不肯「為成大善而行小惡」也不是虛偽道學,而是基於他更加神聖的信念。這個角色原來不是那麼莫名其妙的,加長版讓Balian的心路歷程每一步都無比清晰。

Balian的父親是上一輩的十字軍騎士,那一代人為了信仰、為了土地金錢、為了生計,一生中歷盡戰爭與殺戮,他們當中懷有理想的人必定會開始思考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戰?他們堅守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Balian是思考的成果,而且在繼續著他們的思考。十字軍以聖經名義進行著殺戮,不僅是殺戮異教徒,Balian也曾經「幫一個王打另一個王,卻不知道為什麼」。故事之初他就處在這種迷茫和懷疑之中,他的教士兄弟為了霸佔他的財產千方百計逼他背井離鄉,教規不准他自殺的妻子葬在墓地並且毀壞她的屍體,神父把他從監獄裡放出來只因為他可以幫忙建造教堂。上帝是否真的存在?Balian飄洋過海來到聖城耶路撒冷,仍然沒有找到答案,坐在耶穌殉難的山丘上,昏暗的夜色中朝聖的人來來往往如鬼影幢幢,他感覺不到上帝的存在,「無論如何我已經失去信仰了」,自此之後教士們打為旗號的那個上帝在他心目當中已經不存在了。聖城保衛戰中,當主教阻攔他燒掉死難者的屍體時,他擲地有聲地說:「上帝會寬恕的,如果不,那他就不是上帝,我們不必顧忌。」此時的Balian是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站在上帝面前,而不是作為一個奴僕匍匐在上帝腳下。然而Balian絕非沒有信仰,他的信仰遠遠高於以往他盲目相信的宗教。Balian在伊貝林領地上帶領百姓打井灌溉,在漫天的黃沙之中開闢出一片綠洲,望著親手締造的和平生活,望著親手培植、護衛著的自然與生命,他找到了信仰,他知道了他守衛的是什麼。Balian之後的所做所為正是他父親的遺願,保衛國王,國王不在了,保衛人民。Balian是他父親的理想,是面具國王的理想,也是導演自己的理想。

因而我猜想,在導演心目中,Balian並不是「角鬥士」,他不是一個猛士,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標竿,而是一個走向完美的淡泊、理性、智慧的人物,這個人物身上應該具有的氣質不是粗獷豪放,而是細膩深沉,是一個近乎「神」的形象,這簡直就是一個精靈的氣質。所以,斯科特選擇了「精靈」,讓這個純淨的形象與其他人物的兇猛剽悍或暴戾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看劇場版會覺得Balian的戰前動員很不夠味,缺乏「Today, we fight!」那種慷慨激昂,但是看了加長版才知道那種慷慨激昂本來就不是斯科特想要的。看看這段台詞:What is Jerusalem?Your holy places lie over the Jewish temple that the Romans pulled down. The Muslim places of worship lie over yours. Which is more holy? The wall? The mosque? The Sepulcher? Who has claim? No one has claim. All have claim!難怪主教大人要嘀咕這是褻瀆上帝,是的,這時候上帝已經和安拉一起靠邊站了。這樣的聲明不是要激起匹夫的血性,而是要喚起勇士的理性,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守衛不是宗教不是聖地,而是這裡的人民,是自己的親人。整部加長版中Balian都是這樣一種形象,對宗教狂熱的否定批判,對信仰的思索和堅定不移,在Balian的信念中,神聖不在耶路撒冷,而在人的心中。所以聖城屬於誰對他來說沒有意義,守衛聖城的唯一原因是百年前基督徒攻佔耶路撒冷時殺光了所有的穆斯林,現在他們正面臨著穆斯林報復性的屠城。他們必須戰鬥,用生命去守護生命。而生命,才是Balian找到並且堅守的信仰。所以,Balian才對收復失地如此地雲淡風輕。

加長版救活了Orlando Bloom,讓人們知道,雖然他不出色,但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這一個」Balian就是導演想要呈現給觀眾的形象,他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雖然換了別人可能會更出彩,但我懷疑能夠更「合適」,如果換了萊昂納多Balian肯定更有看頭,但是那會讓人更多地關注這個鐵匠個人命運,出色的演員可能反而沖淡這個人物身上的思辨力量。對於Balian,這個樣子已經夠了。斯科特也從來沒想打造第二個羅素·克羅,在前半部幾乎所有的段落當中他都沒有突出Balian個人,而總是讓他成為群像之一。在群像當中被出色的戲骨所淹沒,最能表現人物命運發展的段落又都被喀嚓沒了,Orlando Bloom真是倒霉到家了。加長版沒有讓Balian被淹沒,把他從一群彪形大漢中撈了出來,成功地顯示了這個人物原本所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性格與氣質。Orlando雖然不出色,但至少Balian是成功的。加長版推出之後,很多評論對精靈的表演表示基本肯定,說明電影公司的剪刀手們的確是殺人不見血。

救活女主角,釐清混亂的王廷

劇場版裡的西比拉是只超大的花瓶,大過Orlando Bloom。這個角色的命運更慘,Balian好歹還剩下個莫名其妙,西比拉簡直就成了相片。當然好歹西比拉還是張相片,最慘的是她天使般的兒子,乾脆就沒了這個人。沒了這個天使般的兒子,西比拉除了給這部男性電影換換顏色就真是完全沒用了。在這樣的史詩大片裡,相片似的女主角不僅毫無用處,而且畫蛇添足,讓人不禁想去之而後快。

看了加長版,我太理解為什麼Eva Green拒絕參加宣傳活動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加長版裡的西比拉是鮮活的,生動的,色彩豐富的。她是Balian一見傾心的女人,是面具國王美麗的姐妹,是野心勃勃狂妄自大的Guy自尊自愛的妻子,是天使兒子堅強又軟弱的母親,是特立獨行的公主,是聖城耶路撒冷的王后。西比拉是個熱情奔放的女人,也是個堅定果決的女人,她向Balian奉上一個世界,對除掉Guy和他的支持者所要面對的血腥毫不愧疚,因為她知道這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聖城的人民。而作為母親,得知自己的兒子感染了痲瘋病,很快就將面對和麵具國王同樣的命運,她所做的選擇既勇敢又軟弱。她親手毒死了天使般的兒子,因此不得不封Guy為王,將耶路撒冷徹底送上絕路。而導致她做出這樣的決定,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她看到了面具下面那張曾經無比英俊現在卻如此醜陋可怕的面孔,所以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的兒子經歷同樣的命運。劇場版沒有了這個因果關係,面具國王帥了將近兩個小時卻在最後毫無必要地刺激了觀眾一把,讓人懷疑導演這樣處理有虐待狂之嫌。

把一個豐富多彩的女人變成相片,把一個決定聖城命運的人物一刀坎掉片甲不留,使得西比拉本人和麵具國王、Balian、Guy等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混亂不堪,電影公司的劊子手真是刀刀致命。

為不再神聖的宗教掘墓,為理性的信仰奠基

如果說劇場版的剪接有政治因素存在,那就只能是因為涉及宗教。從上映的效果看,可謂皆大歡喜,沒有引起過多的宗教口水戰,在歐洲大受好評,甚至在穆斯林世界也得到了肯定,應該說劇場版在敏感問題上的處理還是頗為成功的。人文關懷,和平主義,基督教徒滿意他們有個極具風采的面具國王,穆斯林滿意他們有個勝利者薩拉丁,世界人民滿意兩大宗教之間的戰爭以勝利者的寬宏為結局,確實是皆大歡喜。在這個問題上我一向對劇場版並無詬病。

但是看了加長版,我才知道電影公司剪掉的是什麼。它剪掉了對宗教的思考,剪掉了教會在十字軍東征這個歷史事件上扮演的角色,剪掉了神職人員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強敵面前懦弱卑怯,剪掉了對教會的否定態度,也剪掉了編劇導演設計Balian這個人物的初衷。Balian的意義在於,讓信仰取代宗教。在Balian前往聖城的路上,一個教士催眠一般地念唱說,殺死異教徒不是謀殺,而是通往天國之路。就是這樣的宗教思想指引著十字軍掃蕩東方,劫掠財富,以聖經的名義行聖經反對之事。如果不是打著宗教旗號的強盜,那些為了信仰而獻身的騎士們如何面對宗教聖戰變成強盜打劫的現實?Balian拒絕與西比拉的婚事,拒絕在宮廷里掀起權力鬥爭的腥風血雨時,曾對面具國王說,如果聖城行不義,聖城就什麼都不是。聖殿騎士團已經變成了打劫阿拉伯商隊的強盜,好戰的騎士明目張胆地挑釁國王的權威,嗜血的狂熱已經無法阻止,聖城早就不再神聖。當宗教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把人民拖入戰爭的苦海時,宗教就不再神聖。耶路撒冷已經是死亡之城,它和麵具國王同一命運,把這個人物塑造得如此光彩奪目,其實就是告訴人們,和平的死亡值得整個耶路撒冷作陪葬。這個人物不禁讓人想起不久前去世的阿拉法特,隨著他的離去,和平也死亡了,耶路撒冷成了他的陪葬,歷史在可悲地重複自己。而面具國王的對手,偉大的薩拉丁則是懷有同樣理想的實踐者,他對叫囂屠城的穆斯林同胞並不認同,但他一樣無法在道義上阻止這些手持利刃的宗教極端分子,他像面具國王一樣,只能用戰爭的勝利和手中的權力來壓制極端分子。當談判結束時Balian問薩拉丁:耶路撒冷的價值是什麼?薩拉丁淡然地說:Nothing。然後他雙手握拳貼在胸口,充滿自豪與自信地說:Everything。薩拉丁與Balian一樣是個有信仰的人,但他心中的神祇怕也不是安拉,這些是他無法言明的,所以一代天驕才會和一個鐵匠惺惺相惜,因為他從Balian口中聽到的不是宗教狂熱的喧囂,而是和他相同的對信仰、對神聖的理解。

從影片開始聖城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Balian是掘墓人。影片開始處出現的那個埋葬Balian妻子的掘墓人在聖城保衛戰中再次出現並且犧牲,帶出的是一個極其嚴肅的主題,而Balian亡妻栽下的那棵樹苗在片尾處迎風搖曳,帶出的則是另一個主題。為戰爭掘墓,為和平奠基。為不再神聖的宗教掘墓,為理性的信仰奠基。對生命、人民、和平的尊崇與信念,高於世上的一切宗教。這應當也是斯科特對於當今的耶路撒冷,對宗教信仰的態度和希望。

在現今保守主義甚囂塵上的美國,這種對宗教的置疑甚至否定理所當然得不到大多數人的共鳴,電影公司的剪切迎合了各方面的要求,卻讓影片的思想性淺薄了很多,從票房的角度去考慮,在宗教問題上,也不得不如此動作。這原本不是一杯簡單調和各方關係的甜酒,而是一顆引人思考、意味深長的苦果。

《天國王朝》票房的慘敗原因很多,《特洛伊》、《亞歷山大》、《亞瑟王》令觀眾對所謂的「史詩大片」不斷失望,而《天國王朝》劇場版卻刪掉了幾乎所有的光彩,丟掉了自己的風格,跟在幾部劣質大片後面亦步亦趨,慘敗是當然的,可想而知的。即使是夢工廠也多的是智商為零的白痴,因為外面有更多智商為零的白痴觀眾。老實說,即使當時上映的是現在這個加長版,票房能否飄紅也是個未知數,撇開白痴觀眾不算,審美疲勞也足以讓人放棄這部史詩片的強弩之末了。但是我相信,絕對不會在美國只收四千萬,絕對不會被說成「爛片」,絕對不會有人說Orlando毀了《天國王朝》。難怪上映劇場版之前就有人說,即將上映的不是「這部電影」。有時候不禁想,傑作真的可以被這樣謀殺掉,那麼 被電影公司謀殺掉的傑作到底還有多少?


附上劇場版的觀後感:《遙遠的天國王朝》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4029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