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殺死神--The Deaths of Ian Stone

伊恩斯通之死/猎杀死神(台)/死神狂吓(港)

5.6 / 12,033人    87分鐘

導演: 戴瑞歐皮安納
編劇: Brendan Hood
演員: 邁克沃格爾 Jaime Murray Christina Cole Michael Feast Charlie An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惡魔的步調

2007-12-18 03:25:19

如永生般夢想,如垂死般生活。


如永生般夢想,如垂死般生活。

Dream as if you'll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ll die today.
  
以上是影片快結束時出現的一句標語。概括起來,這部影片給人的其中之一感覺就是:假如我們的每一個人生都是前一個惡夢呢?

The Deaths of Ian Stone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

男主角Ian Stone頻頻被一個(群)異形怪物殺死,他每次死後醒過來又是一段新的人生,好像前一個人生不過是一場惡夢。

Ian最後終於搞清楚了他被追殺的理由,原來他自己也是異形一族,而他殺死了一個自己的同類——這原本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原來是因為愛。Ian愛上了人類的女子,所以改變了,本來被追殺的角色,到影片的最後終於變成了異形獵人。

影片中的異形被設定為以人類的恐懼為食的一種生物。沒多大新意。但影片中的世界觀設定卻一下子會讓人產生許多的猜測,特別是最後Ian與異形怪物打鬥間在Ian不同人生(或者可以歸結為不同現實)間的穿越,讓人感覺我們不過是生活在盒子裡,一個盒子一個人生,我們捅破一個盒子便到達另一個盒子另一段人生,我們的另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其實就完全毫無察覺地在我們的隔壁。

這種另類錯亂時空的世界觀會引人許多猜測:

1. 被操縱論。首先,該片立馬會讓人產生的聯想是影片Dark City,我們可以把該片中的異形怪物聯想成是Dark City裡的外星人,他們把人類洗腦了,然後一遍又一遍地讓主角表演不同的人生;

2. 陰謀論。這前後兩種的猜測其實有重合的地方,在Dark City裡外星人的目的是研究人類的記憶。當我們把該片與劇集Day Break比較的話(Day Break中的主角日復一日地過著同一天),就可以了解到Ian一遍遍地死去的原因,其實是那些異形怪物們想要得到一個真相,這在Day Break里是為了尋找某些陰謀的真相,而在該片中則是異形們想知道為什麼Ian能殺死原本能永恆存在的他們的真相(當然,最後的真相是,很膚淺,都是因為愛);

3. 瀕死幻覺論。很容易讓人想到影片Stay,整個人生不過是死前的臆想,在Stay里只是一段臆想,而在該片中則是無數段臆想(不斷死去的惡夢);

4. 死後審判論。能與之相聯繫起來的影片是Salvage,一部很小眾(製作的也是相當的粗糙)的cult影片,Salvage裡的主角也是一遍遍地被殘殺,而故事裡最後所暗示的是,這不過是一個惡(罪)人死後被一遍遍地進行地獄審判;

5. 輪迴論,極限論。該片與Donnie Darko,The Butterfly Effect也有相似的地方,主角的存在理由是為了去拯救其他東西。通俗一點的說法是,存在是為了去愛;

……

每年都會有一些相似味道的影片,就如Dark City,Day Break,Stay,Salvage,Donnie Darko,The Butterfly Effect……在這類存在感知(生死存亡)與另類時空觀(或者僅僅是一種影片的表現形式)相結合的題材的故事中,The Deaths of Ian Stone中的創意可能是其中最沒新意的一個,故事也非常的爛俗,但導演對影片的節奏把握的相當不錯,所以這是部值得讓人一看的好爛片,當然前提你得不要抱著看大片的情緒去觀摩。(文/len calvi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