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集結號--Assembly

集结号/TheAssembly

7.3 / 7,394人    124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恆
演員: 胡軍 張涵予 廖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吃糖的孩子

2007-12-18 22:10:38

我看《集結號》


    12月14日,風大,晴冷。
    下午參加了《集結號》的試映,沒想到大家對於這部影片的熱情度非常之高,以致於午飯後到大審看間的時候,已是人頭攢動。座椅上擺滿了各種占座的小物件,瞬間產生了回到學校綜合樓放映廳的場景。難得會有大家期待某部片子的熱情匯聚在一起,有些懷念那種學生時代對於美好東西的單純的熱切的執著的不含雜質的追求。突然動了想回學校看看的念頭。
    還是言歸正傳的說說電影。一直以來對國產電影,尤其是賀歲或者噱頭很大的「大片」有某種牴觸心理,每次心存僥倖的希望都會隨著影片的結局出來之前破滅,到了後來,居然被身旁的朋友說成是那種電影敏感挑剔症患者,除了悶到不行或者絕對離奇的故事以外,任何大眾的普通的流行的電影都對我的口味無能為力,難道是味蕾受到了某種重創?帶著這樣的疑問再次坐到馮氏電影的面前,我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陷入某種類型片的迷局中。
    影片放映結束的時候,馮小剛也來到現場,和大家交流電影。我記住了他說的兩句話:一、我拍電影是野路子,沒有專業的科班背景,沒有某某大師的模仿痕跡,電影全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二、我幫助了中國電影。在中國電影最低迷的時刻,我開始拍攝,見證了中國電影一點點從夕陽產業發展為朝陽產業的過程。
  請允許我用不太清晰的思路,片段式地將看到的真實的《集結號》的感受用看似有序的方式表達出來:
    1。好鋼用在刀刃上。《集結號》無論是投資過億還是投資1000萬美元,這錢都響噹噹地花在了每個鏡頭、每場置景、每個道具以及每個演員的戲路,編劇對小說原著的改編、導演對整個故事和觀眾欣賞口味的精準定位之上。宣傳也好,拍攝也好,《集結號》讓我看到了中國仍有一幫真誠而又努力的創作者,交出真正用作品讓觀眾滿意的答卷。願意聽到媒體將其評論為:「中國首部商業戰爭大片」。
   2。好電影重在講好一個故事。如果說成功的導演一生中拍攝的影片都是緣於自己人生經歷感悟的一個主題,那麼一部好的電影則應該清楚明白地講述一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出主體的故事。《集結號》做到了,它不寫戰爭的意義,不探討犧牲的價值,而是寫了一個在戰爭中受到委屈的老兵的故事。全片裡看不到馮小剛對戰爭本身的描寫或者專注,他更願意講述一個人,一個普通的人,一個走在大街上不被人注意的人的故事。這是國產電影應該學習的主題,我們看到太多被設計、被模式、被圈套化的假故事和假人性,所以在故事全盤托出的時候才會迷惑,才會懷疑自己的鑑賞力。
   3。好人一生必定波折。《集結號》裡面的穀子地,這個才三個月就被遺棄田野、被好心老農收養的「無名氏」,在戰爭中歷經各種血色的侵染和歷練,他會圓滑的存在於不斷重整、整編各種番號的部隊中,但是,他心中的「集結號」一直在響,死去的弟兄們永遠是他心中的結。還有那個愛寫家信的王金存,書生的性格特徵在血色光影中逐漸深刻,衝破了內心的恐懼後,簡直堅定地讓人覺得有些不忍。片尾處那段戰場的閃回,讓他成為《集結號》中人物形象塑造中最有力的一筆。
   4。好戲一定舒緩有致。故事節奏有時候能給影片帶來顛覆性的效果,《集結號》準確地安排了每個情緒點的哏結,恰到好處。開片的第一場攻堅戰打出了好萊塢戰爭戲的水準,多機位的場面調度讓人猶如親臨戰場,尤其是指導員被炸、穀子地槍擊已經投降的敵軍一個小高潮段落,殘酷與真實地再現,讓影片的初始敘事段落首戰告捷。慘烈的防守戰一場,九連奉命打狙擊,除連長穀子地以外的所有戰士無一生還,當敵人暫時退去,呂寬溝為了讓連長有塊表能看時間,偷襲到敵人陣地不幸遭到槍擊,姜茂財背他回去時受到了嚴重的批評,本以為時間會短暫地停留在那塊調節情緒的手錶上,結果敵人的炸藥突襲,我們又回到了抵抗敵人的殘酷拚殺中。這樣的起伏全片中比比皆是,馮小剛是聰明的,他懂得觀眾想要什麼,在什麼時間要。
   5。震撼源自情感的力量。穀子地在戰地醫院的經歷,體現出《集結號》與以往戰爭片的不同。戰爭勝利後,穀子地卻被置於一個戰俘的位置,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沒有人有能力甄別一個老兵的真實身份。把英雄置於一個尷尬的境地裡,讓英雄受了委屈,這是馮小剛的精彩一筆。待到謎底揭開時,所有觀眾都隨著主人公穀子地穿越了悠長的歷史。有過軍旅經歷的人都知道,在影片結尾最後吹響的並不是集結號而是熄燈號,號聲穿越了歷史時空,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感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