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集結號--Assembly

集结号/TheAssembly

7.3 / 7,394人    124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恆
演員: 胡軍 張涵予 廖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楊夫人

2007-12-21 08:09:29

為中國大片吹響《集結號》


    《集結號》絕對是今年中國電影的一記重磅炮彈,《投名狀》現身的時候,一片好評或許還只是偶然,但當《集結號》裡的集結號終於吹響的時候,懵懂著興奮的我們驀的被這重磅炮彈炸醒,終於接受了中國電影走上大片之路的事實,這有點類比球迷看見中國隊進世界盃的心情。
    是的,中國大片終於從那漫天飛舞的武俠夢裡安全著陸,開始整隊集結,秩序井然的出發了,甚至戰爭場面這樣極少探索的領域也可以拍得像模像樣,雖然僅僅還只是像模像樣而已。但我們不應過份苛求,畢竟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不,應該是第二步,第一步是被罵得狗血淋頭的前幾年。所幸電影人的探索從未停止,觀眾誇也好罵也好,心甘情願掏腰包拱起的票房都算為這一事業作出的貢獻。同時這也折射出中國電影工業專業化的進程,不論是直路彎路,好歹摸到了門道,這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號稱戰爭片,就難免要從戰爭與特效說起。本片戰爭場面雖然宏大,但大多數情節都算俗套。當然你也可以認定戰爭本身就是如此,高呼「良心」,鄙視「手法」,但戰爭的殘酷與情感的震撼沒有特定的藝術手法來集中放大體現出來,它就達不到撼動那些被歐美大片餵飽的觀眾的力度。所以更多時候,片子中竟是盲目地炸呀炸呀,黑壓壓到處開花,就像是做過特技處理的戰場紀錄片,雖說氣氛渲染得挺足,但卻沒什麼特別能捉住眼球。比較欣賞片中手提攝影機的運用,晃啊晃啊,比較有戰爭的緊迫感。
    一般戰爭片的處理手法均是「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本片也不例外,花費筆墨勾勒的幾個人,雖然都具一定的戲份,但形象平平,還只侷限於抽象符號的作用,且表演都還比較生硬,和電視劇的程度差不多,不夠精益求精。只有主角穀子地和王寶強的姜茂才,算得上正常發揮。不得不提的是胡軍的表演真正無愧於內地影帝的稱號,短短客串的一場戲,什麼都有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有時覺得馮小剛是那種很有理想有抱負的導演,因此總是在他的電影裡萬丈雄心求突破,野心很大,片長很長,段落很多,情節很雜,因此太多戲劇衝突堆疊在一起,有時意猶未盡,有時過猶不及。譬如殺俘虜的一段,相對於前幾天《投名狀》的蘇州一段明顯氣力不足,表演的爆發不夠,情感的共鳴也就寥寥。呂寬溝的死則有些橋段的意味,雖然悲壯,但有點經驗都知道他拿到表必死無疑,如此落入巢臼的段落不要也罷。
    作為一面旗幟的馮式幽默本片中依然閃光,大部份時候也恰如其分地調劑了氣氛,製造了新的經典,如那句「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斯米達」,簡直絕了!但有時正劇部份中的台詞卻顯得很碎,反而起了肢解劇情的作用,令情感得不到順暢的宣洩。
    總之,《集結號》為中國大片吹響了集結號,預示著我們已整裝待發,中國一泱泱大國,定能成就大片,只是尚需精雕細琢!就好像穀子地最後望著鏡頭,好像看著中國電影的明天,然後轉身大步前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