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el
2007-12-23 06:43:43
把炮灰吹成烈士的集結號
把炮灰吹成烈士的集結號
到年末大片扎堆的季節,趁著手頭還有幾張即將過期的電影換票券,陸續去看了《投名狀》和《集結號》。說實話,看《集結號》前沒抱太大的期望,畢竟中國大陸導演的所謂大片,實在可以算是「垃圾」的近義詞。
看過《集結號》後,感受卻很微妙。從拍攝技術以及講故事上來說,應該中上,7、80分是有的;但從這部電影反映出的內容來看,仍脫不了「垃圾」的嫌疑。
電影前半段的兩場戰爭場面,基本上可以算是馮小剛同學學習韓美電影戰爭場面課後的模仿作業。如果拋開所以的前提,光看場面,應該是不錯的,鏡頭和動感都依稀有《拯救大兵瑞恩》和《太級旗飄揚》的影子。但一聯繫到故事反映的是1948年國共內戰的場景,影片一開始出現的共軍士兵的戰術素養也太專業了,我簡直要懷疑這是群從美國陸軍學校訓練出來的大兵。影片30分鐘不到的戰爭場面,多處出現在激烈的戰場纏鬥中擊中手舉炸藥包、燃燒瓶、手榴彈的手腕,估計是把這個特技給做熟了,就忍不住「再來一次,再來一次」。因此,我對電影的前半截評價為:一份尚算優秀的模仿作業。
看完場面看故事。共軍中原野戰軍獨二師某團九連連長穀子地奉團長命死守河對岸的一處陣地,並約定好以集結號為信,號響即撤。九連剛結束的一場戰鬥,減員到包括連長僅剩47人;而這47人要據守的陣地至少2個營也未必能守住。所以,一開始穀子地就得到團長的承諾,集結號一響即可以撤退。
然後就是穀子地和他手下47名共軍士兵(他又拉進一名尿褲子的指導員)死守的過程:三場攻防,玩完。第一次國軍在重炮轟擊之後步兵大模大樣地衝鋒,九連死傷10幾人把國軍擊退;第二次國軍恃著兩輛坦克硬打硬衝,結果坦克被報銷,再次敗退,而九連只剩下10幾人。第三次國軍採取夜攻,趁夜色突入九連陣地,被九連埋設的炸藥擊退。在第二次攻防中,穀子地耳朵被近炸的炮彈震得有些失聰;攻防結束後,負傷的排長告訴他,曾聽到集結號,其他一些士兵亦附和,並提及對岸的友軍陣地悄無動靜,懷疑已撤退,把他們拋棄。穀子地無法判斷是否真有號響,尿褲子的指導員否認聽到號響,他採信了指導員的資訊,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
最後九連除穀子地一人生還外,其餘官兵全部陣亡。(看到這裡我又想起《投名狀》,也是全體官兵除將領外全部陣亡,也是被友軍出賣。這年末賀歲也真夠邪門的)。
接下來,就是穀子地尋找自己原部隊的過程。他被共軍誤俘(因他穿著國軍士兵的服裝),卻被告知原部隊已被撤掉番號,甚至連中原野戰軍也改成了第二野戰軍。獨二師建制都撤掉了,遑論以下的團、連。他就這樣稀里糊塗地繼續在軍隊裡混,直到共軍參與韓戰,幫助北韓與聯合國軍對抗。
戰爭結束,他退伍。退伍後他回到以前九連戰鬥過的汶河縣。了解到九連因孤軍而竭,所有陣亡官兵都沒被列為烈士,而被視為「失蹤人員」。接下來的故事就是他千方百計尋找能夠證明九連陣亡官兵為「烈士」的過程。
影片的高潮在穀子地最終找到以前的團長和司號員。在前團長的墳墓前(在韓戰中因電台被毀無法接受撤退命令而戰死)得知集結號的真相:根本就沒有集結號。九連是被友軍出賣的一小撮炮灰。當九連死戰據守陣地時,團部接到撤退的命令。為了不被國軍「咬」住(九連的死守纏住相當多的國軍),他們決定出賣九連。沒錯,無論這在任何意識形態語境的戰爭下,團部都是「出賣」和拋棄了九連。九連的47個戰死的官兵不過是被拋棄的一群炮灰。無論他們作戰多麼英勇,無論他們是怎樣的壯烈和令人感懷,他們不過是被他們的團長當成扔給狗群的幾砣骨頭而已。馮小剛同學在電影廣告中煽情地宣稱「每一個犧牲都永垂不朽」,拜託,在任何語境下,炮灰的犧牲都不過令人唏噓。這裡哪有什麼「不朽」?有的只是「恥辱」,戰爭中被出賣,被拋棄,以及因被出賣,被拋棄而遭遇屠戮的「恥辱」。
穀子地在這種時候,如果「自殺」,如果「瘋狂」,這部電影尚有些許值得讓人掛懷的地方。但故事繼續下去,穀子地似乎「瘋」了一樣地在煤堆上挖掘,直到軍方終於追認九連陣亡的一群炮灰為烈士時,故事嘎然而止。
結尾,鏡頭給了仰拍的穀子地,伴隨著終於吹響的集結號,他在軍方追認他一群炮灰手下為「烈士」的儀式上莊嚴肅穆。如果要我來評價這時的穀子地,我就兩字:
「窩囊」。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