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豆瓣
2007-12-25 22:29:54
中國士兵:現在有身份牌制度了嗎?
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幕:穀子地來到團長的墓碑前,得知集結號根本沒吹響,而自己及其最後43名戰士被定義為戰爭」失蹤「人員。而穀子地最後想找的也是其戰友的戰爭死亡證明。
這反映了2個情況:
1 團長明明知道九連的戰士為斷後而陷入絕境,事後沒有去尋找倖存者或戰爭死亡證明;
2 對於被俘:失蹤者的相對補償較低(失蹤似乎和被俘/投降同義);失蹤人員撫恤金: 200斤小米; 確認陣亡烈士撫恤金: 700斤小米;「差500斤啊」,這是電影中透露的恤金差異。
而現在從新聞中經常可以看到美國尋找戰爭失蹤人員的報導:從韓戰到越戰,以及近期的阿富汗和伊戰。在失蹤人員/倖存者,只要軍牌(身份牌)等死亡證明沒有交回政府,政府就會認為士兵仍然倖存,家屬就可以繼續領取到薪資等;而政府會不遺餘力的找到失蹤者的遺骸或者其他死亡證明。這也許就是不同社會現實對個人價值的觀點差異吧……
無論如何:向戰爭中的犧牲的人們致敬。希望這部電影對於士兵身份牌制度有所推進。
附: 士兵身份牌制度簡介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6/07/content_4656099.htm
最早把身份牌作為正式裝備配發官兵的是美國。1916年,美國為駐法國的海軍陸戰隊員正式裝備了身份牌,要求所有軍官和士兵在執行野戰任務時必須掛在脖子上。在其它時間,可以佩戴,也可以保存在安全處。從1918年開始,美、英軍隊還為每位參戰官兵編製了一個代碼出現在身份牌上,官兵稱之為軍號。開始時是一人一枚掛在脖子上,戰爭末期增加到每人兩枚。當官兵陣亡後,其戰友會把陣亡者兩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死者嘴裡,另一枚隨死者衣物一同包裹,供善後人員根據身份牌上的記錄妥善處理。當死者無法及時運回國內安葬時,救護隊員也可以帶走一枚身份牌作死亡證明。官兵退役時,一枚需要上交所在部隊統一保管,另一枚可由個人終身保留。
二戰初期,各國軍隊對身份牌又作了新的改進。形狀由圓形、六邊形和八邊形改為橢圓形或兩邊為拱形的長方形,材料上也用鋁合金取代了銅、鋁,鏈子也由布條、細皮繩改為珠串式的鋁合金鏈條,使身份牌更加堅實耐用。
1939年德國為軍人統一發配了身份牌,二戰期間,日本也為官兵統一配發了銅製身份牌。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3/17/content_1337201.htm
在作戰部隊中配發軍人身份牌
翟振華對記者說:「簡簡單單的身份牌,體現著一種科學管理,一種政府對軍人救護、援助,以致多年以後仍尋找犧牲者遺骨的承諾,體現著社會對踏上戰爭之路的軍人的關懷。」
在衣服上填寫身份資料已不實用
長期以來,我軍沿用前蘇聯軍隊的做法,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歷次作戰中,都採用在衣服、帽子的指定位置蓋一個方章,印有姓名、單位和血型等項目,可以用毛筆、鋼筆填寫這些個人資料來進行身份識別。這種做法沿用至今。「這種身份識別法在歷次戰役戰鬥中發揮過一定的作用」。
但是現代戰爭中,這種方法的缺陷已十分明顯。隨著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武器的殺傷力、破壞力空前增大。官兵傷亡時,很多已經血肉模糊、肢體不全。我軍現有的身份標識,極易被焚燬、腐蝕和損害,已經不適應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需要,亟需對官兵的身份標識進行改革。「考慮到我軍以前沒有正式配發過身份牌,缺乏應有的實踐經驗,建議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先在師以下作戰部隊中配發,等條件成熟以後,再在全軍配發。」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