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ver
2007-12-26 06:28:58
戰場上的人性光芒
連長穀子地說:兄弟們活著比什麼都好,繳這麼多破銅爛鐵幹什麼!
今天我在廈門中華電影院看了電影《集結號》。不得不說,馮小剛拍了一部好電影。放映期間坐在我前排的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士好幾次不住的抹眼睛,看得出他是被深深的感動了。這年頭能讓爺們落淚的電影真不多,而《集結號》做到了。
曾幾何時,中國的戰爭片從60年代的《南征北戰》到最近的《亮劍》無一不頌揚的是視死如歸的戰鬥英雄活和運籌帷幄的戰場統帥——奢戰如命的巴頓將軍像戰神一樣被人頂禮膜拜,不怕死的李雲龍才是好戰士的典範。而戰場上的大多數卻被忽視了: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最大的理想就是打完仗能平安回家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他們對並肩作戰的戰友的兄弟情誼超過他們對偉大領袖的忠誠,在戰場上讓他們殺紅眼的是為兄弟報仇的渴望而不是對階級敵人的仇恨。這是事實,他們99%是文盲,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共產主義信仰,當然更不會為之而戰。他們是同一口鍋裡吃飯的兄弟,同一個散兵坑裡並肩戰鬥的戰友。他們一起面對炮火、一起面對死亡。
《集結號》正是將鏡頭對準了這樣一個人。按革命戰士的標準,連長穀子地算不上英雄:在他眼裡手下士兵的生命高於完成任務,戰利品他都讓自己弟兄留著不願上交「政治覺悟」很不夠,士兵嚇得尿褲子他不但不責怪還說:頭頂上飛槍子,褲襠里跑手榴彈,要是神仙也得尿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48年冬華東腹地的汾河戰役中(明眼人都知道指的是淮海戰役),團長讓他堅守一個陣地,必須等到後方集結號吹響才可以撤退。於是穀子弟帶著他的46個兄弟上去了,堅守了十幾個小時打退了敵人三次進攻之後,他的46個兄弟全部陣亡了,只有他一個人倖存。可是,在戰鬥至死至終都沒有聽到集結號聲。等他傷癒之後,部隊已經南下了。戰爭結束他重回故地,卻發現他的46個弟兄被劃為失蹤人員而不是烈士。老谷生氣了,發誓要找到老部隊,可是部隊番號已變,所有的訊息都石沉大海。老谷撫摸著汾河烈士陵園裡一排排刻著「無名」的樹樁,無奈的嘆息:生下來爹媽都是起了名的,怎麼都成了無名的孩子呢……
我們從來看見的都是「一將成名萬骨枯」中的「一將」,而他身後的「萬骨」卻被埋在厚厚的歷史塵埃之中慢慢腐爛變質,變成了老谷嘆息里那一排排刻著「無名」的樹樁。就拿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淮海戰役來說,據資料解放軍傷亡13萬,這個傷亡數字甚至比三大戰役中其它兩大戰役的傷亡總和還高。國軍傷亡數字不詳,相信還會高於這個數字。在短短的兩個月裡,二十多萬年輕的生命就灰飛煙滅了,可想當時的戰場是怎樣的人間地獄啊,將淮海戰役稱為一台「絞肉機」毫不為過。可是在電影《大決戰》裡我們看到的大部份是粟裕、劉伯誠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當看到林彪用冷酷的令人戰慄的語氣說:「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我當時甚至還想:「真他媽的酷啊!」我們在大呼過癮的同時誰又在乎戰場上那一百萬多萬逐對廝殺的年輕士兵呢?杜聿明手下十幾萬人被包圍在方圓十幾裡的絕地上萬人被凍死,他們都不是什麼階級敵人,只是被拉壯丁來的可憐農民;為了打退增援黃維兵團的援軍,解放軍兩個縱隊打阻擊,拼得只剩幾千人……最後粟裕贏了,蔣介石幾十萬精銳灰飛煙滅,國民黨大勢已去。粟裕一戰定江山,「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生後名」。無可否認,粟裕是優秀的軍事統帥,以致於不停的有人為他沒能當上元帥而憤憤不平,可是面對幾十萬逝去的生命,肩章上的那一顆將星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你們那些為粟裕將軍打抱不平的人不覺得無聊嗎?
穀子地是不是一個好連長?
我的回答:是!
戰場上統帥要為戰爭的勝負負責,他的責任就是打贏,傷亡數字倒是其次;而每一個戰士,他們的責任卻是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保住自己的性命!作為一個基層指揮員,穀子地做的很對,他堅守陣地完成任務的同時想方設法保住弟兄的生命,他沒有將他手下弟兄當作炮灰來來為他鋪就立功陞官之路,他的人性光芒在硝煙迷茫的戰場上熠熠生輝。
曾經在火車上遇見過一個老兵,他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談話間最令他自豪的不是他殺過多少敵人、立過多少功,而是他有一次帶一個偵查小分隊深入敵後,在北越的原始叢林中穿行幾十天最後安全的把手下一個不拉的帶回來。有一次遇到一夥敵人,一個小戰士衝出去想要立功被他死死的壓在身下……
向這位老兵還有老谷以及千千萬萬活著和死去的士兵們致敬!
西點的軍歌唱道:老兵不死,他們只是隨風而逝(old solid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