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8 09:37:5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馮小剛拍戰爭題材影片?一開始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應該是馮小寧吧?
《集結號》的前半部,一改以往國產戰爭題材影片中擅長的、表現大兵團運動和大戰役作戰場景,以一次城市巷戰和一次野外陣地戰,真實再現了解放戰爭時期的戰鬥場景,其表現出來的真實性、殘酷性以及對人物的刻畫,在國產影片中實屬罕見。除了場面調度和剪輯稍有凌亂外,演員、美工和聲效非常出色,是近年來國產戰爭影片中的上乘之作。
小說原著和改編後的劇本差別很大,原著中根本沒有描述戰鬥場境、沒有韓戰的情節,反倒是老谷在找不到團長後,便在當年的戰場落戶,等候團長前來尋找。可這一等就是40年,直到他70歲時為了討個說法而準備和至今不知身在何處的團長打場官司。限於短篇小說的篇幅,所有這些完全是陳述性的文字,既沒有具體展開、也沒有任何對話、情景描寫,就像是在報流水帳。
而影片的編導則將故事情節主要集中於戰鬥場面、找尋部隊和找尋烈士遺體幾個部份,期間插入了韓戰經歷。最重要的一個伏筆,就是加入了老谷獲救後由於身著國軍軍服而被當作俘虜,甚至被懷疑是變節者。於是,為了繼續留在部隊、尋找三團,背負著俘虜的聲名,靠撒謊加入了炮兵連,當了一名火夫;在朝鮮戰場上,他冒死替炮兵連長接下地雷,並榮立戰功,使得他「俘虜/變節者」的身份被暫時掩蓋了起來,直到他的關係轉入地所在縣委派人來了解他的背景時,才再一次觸及這一身份的問題令其狂怒。如果,不是已經榮升團長、並稱戲稱老谷是「乾爹」的炮兵連長的庇護,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
片子的結尾很巧妙的設定在文化大革命爆發前夕,以追認九連47位陣亡戰士為革命烈士而告終,恰恰又迴避了隨之而來的革命風暴,如果沒有這樣的蓋棺定論,等待老谷的又將會是什麼?
所有這一切,我想都不是那麼簡單的故事編撰,而是編導的有意為之。
因此,影片的後半部雖然濫於煽情,卻顯然有意識地觸及了一個事實--即如何看待戰鬥中的被俘/投降和變節行為,及至對己方被俘人員的殘酷鬥爭。一方面,在戰鬥中宣揚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一旦戰鬥人員被俘獲釋後,就大搞調查、偵訊,乃至上升到懷疑一切的階級鬥爭,這種情況在韓戰結束時達到了高潮。而隨後歷史上的一系列運動,無一不是這種思維邏輯的升級。雖然影片中沒有過多明顯的描寫,一共只有聊聊幾場:在野戰醫院和軍官的談話、關於烈士家屬與失蹤人員家屬的區別待遇、在團部和縣委同志的談話,以及在團長墓前的宣洩。而且,在當時情景也看似符合情理,但從中我們可以明白無誤的解讀出編導放置在影片中的一條軸線。
長久以來在國產電影整齊劃一的意識形態宣傳中,軍人的指導思想就是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因此造就英雄人物「死而不僵」的濫觴,這一點早在90年代,就曾被相聲經典的鞭辟、諷刺過。雖然這樣的氣節和日本武士道誓死效忠的愚忠不同,但卻不無異曲同工之處,大概都是源自儒家「殺身取義」之故吧,卻也成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在戰俘觀上的具體表現,即東方的就義精神與西方人本主義的對立。
然而,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雖然中國軍隊對敵方戰俘實行優待的人道主義政策,但對待己方被俘人員卻完全相反,幾乎將被俘歸來與變節等同視之。自古就有漢武帝誅殺李陵全家,而最典型就是韓戰時期志願軍戰俘,雖然他們在被關押期間絕大多數都堅貞不屈,但回國後長期受到歧視、不信任等不公平待遇,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我看來,編導將解放戰爭時期的失散人員,加入韓戰的經歷後,已經將軸線成功轉嫁、隱射到了對志願軍戰俘的不公正待遇上。雖然在8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已經為這些人平反,但在公眾宣傳領域、在影視作品中歷來極少提及或一筆帶過,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而影片非常主旋律的結尾,也不無對電檢制度的曲和。
此外,影片的一些細節也頗值得玩味:團政委正義凜然的傳達師部對於槍殺俘虜行為的處分決定時,結尾鏡頭中,焦點落在了前景正在吃麵餅者的側面(似乎是團長),而同時政委則在焦外的背景中滔滔不絕;炮兵連長甫出場時那兵痞子的樣,和傳統軍人形象大有出入;老谷那中國農民式的執拗和下令殺俘虜的報復心態,一改傳統幹部的「思想境界」。這些都賦予中國軍人更鮮活的形象,沒有落入高、大、全的俗套。
原著是名為《官司》的短篇小說,而劇本經改編後改名為《集結號》,無疑說明編導僅僅是借用了原小說的一個框架,而在其中注入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已經無法再以原名來命名影片。這是一次成功的改編,不但擴充了原著的故事情節、大大增強了影片的表現力和娛樂性;突破了原有戰爭題材的侷限和人物刻畫的呆板;而且將時至今日依然處於「半禁區」的題材以巧妙而隱諱的手法表現出來。最終成就了這部馮小剛的另類戰爭片。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