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集結號--Assembly

集结号/TheAssembly

7.3 / 7,394人    124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恆
演員: 胡軍 張涵予 廖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nteCristo

2007-12-29 01:13:37

一名炮兵的角度看<<集結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觀影途中看到、聽到了太多熟悉的東西,作為一名軍人,作為一個炮兵,忍不住有感而發寫點東西。「全連射擊,107號目標,三號裝藥,表尺320,向左0-08,四炮一發,放!」上午剛上完炮兵射陣課,還被教員點名下過口令,下午看電影時就聽到了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東西,更巧的是電影院寥寥幾人,當時感覺這電影就是給我一人放的,幫助我復習功課,看一看炮兵射擊在實戰中怎樣運用的。
    除了聽到熟悉的口令,還看到了偵察用的三角架、炮對鏡、望遠鏡等平常擺弄的東西,和我們訓練用的外觀上看沒什麼兩樣,於是心生感慨,中國國防建設發展了幾十年怎麼看上去像是在原地踏步呢?平常我們用的裝備多半都是五幾式,也就是五十年代最早造的,比電影裡的本質上差不了多少,悲。。。不過電影中有一點倒讓我很是懷疑,五十年代軍官服除了脖子前兩個紅條條外怎麼和現在的這麼像,看見穀子地那個團長兄弟感覺就像平常在學校里看到的中校級軍官一樣,在我印象中那個年代的軍裝看上去都是很土的,雖然現在的也不是很帥(指這次07年大換裝之前的)。這只有兩種解釋,要嘛是從那時到現在軍裝沒什麼變化,要嘛是馮小剛弄錯了,如果答案是前一種,豈不又印證了我前面說的,國防建設的緩慢連軍裝都有所表現。更有可能就是小剛弄錯了,如果是他弄錯了,豈不是一大笑話,吹的那麼厲害,「肯定是一部大片」的ASSEMBLY居然連那個時候的軍裝都弄不到?
    影片和中國傳統的戰爭片比較內容性、思想性上面還是有很大的突破,這次倒是真正做到了以戰爭中個體命運為主視角,反映戰爭的殘酷,兄弟之間的生死情。再也沒有對大領導英明決策的歌功頌德,也沒有盲目的鼓吹犧牲精神,以前的戰爭片似乎就從來不知道有「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觀影途中讓我很爽的一點就是整部電影沒有提到一個名將的姓名,也沒有出現一個師級以上的幹部。不是說那些將軍,元帥的不好,而是以往的戰爭片對將領歌功頌德太多,以致於讓人根本體會不到戰爭更真實更直接的一面,以為戰爭就是領導做出一個決策,然後幾發炮彈一轟再一衝鋒戰爭就勝利了。
    不過個人感覺電影倒也遠不像很多人說的有多麼多麼感人,或許電影是想達到這麼一個效果,但我卻並沒有被觸動多少。將近兩個小時的觀賞從頭到尾沒有一點流淚的衝動,至多就是在看到穀子地知道當初集結號並沒有被吹響的真正原因之後的一系列反應時有點震撼,那種在戰爭在被丟棄之後憤怒失望的感覺我完全可以體會到,我也是看到那裡才感覺有點投入。至於流淚倒遠不至於,不過看電影中一段經歷倒是讓我明白了很多人為何流淚的原因。在連長的手錶丟掉之後,一個兵想給連長找手錶,在發現手錶之後高興的站起來,當時鏡頭給了那個人一個特寫,我嘴巴不自覺的就「嘭」了一聲,然後就是槍響,那個人掛了。可笑的是我後面居然一片驚呼聲,還聽見一MM叫道:「我的心都碎了」,估計看好萊塢的戰爭片比較少吧,也就在那時我就大概知道很多人感動的一溻糊塗的原因了。
    電影前面的戰爭場面感覺不論是特效場景還是戰爭表達形式都太一般了。據說是請的韓國特效組搞的,抱了很大期望,就搞出來那玩意。前面一二十分鐘看的直感覺頭暈,鏡頭晃的太厲害了。裡面那些人槍法也都太厲害了,拿著步槍也不怎麼瞄打幾槍就可命中目標。狙擊手拿著槍也跟著往前面衝。指導員和連長是一個級別的,穀子地讓一個會寫字打仗卻嚇的小便失禁的人直接當指導員,這陞官也忒快了吧,團長居然也跟著糊塗就同意了,《兄弟連》裡面主角溫特斯從中尉升到少校也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呢!那個女主角演技太一般,表現出的性格也太單薄,感覺那個在戰爭中死去的王金存就不是她老公,哭的時候沒見一滴眼淚,更讓我噴飯的是在電影開始之前一個民生銀行信用卡的廣告,廣告演員就是片中的女主角湯燕,角落裡介紹是「《集結號》女主角」,這電影才剛播出多久,好像還沒有廣泛一致的好評吧,居然就做為一個招牌打出來了,自我感覺也太良好了吧,要不那女的就是馮小剛的新寵?。這些都充分說明電影有待改善的空間太大,不過好在是第一次這樣拍戰爭片,犯些錯誤在所難免,希望以後中國的戰爭片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觀賞性、真實合理性方面都有更大提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