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2007-12-29 21:49:33
沒有「吹響」的集結號
下午六點鐘去買票,只買到了9點半的一場,等九點半去看的時候,連凌晨一點的票都賣光了。可見票房非常的火爆。由於票房火爆,所以在正片放映前影院惡狠狠地放了20分鐘的廣告。之後,才是一滴一滴被鮮血濺紅的片頭。
有人講甲方乙方里面的那個巴頓的胖粉絲就是瘦子馮小剛的真實寫照。其實,無論胖瘦哪個男人心中沒有一場自己指揮的戰爭?人類祖先的遺傳基因決定了男人們的好戰個性和英雄主義精神。
至於這部影片我覺得一般般。看一個電視新聞中記者採訪散場後的觀眾時,其中有位帶著人類祖先留下的鮮明男性印記的觀眾,雙眼紅腫、滿含熱淚,激動而哽咽。於是,在電影開映前我事先準備好了紙巾握在手裡,一面到時候涕淚橫流還得在凌亂的提包里匆匆翻找,影響了觀影的情緒。結果是,眼淚雖然流了點兒,但很快就自然風乾了,紙巾沒了用武之地。影片由於歷史背景的原因,不可能有好萊塢戰爭影片那麼宏大的場面,影片中我方最厲害的武器也就是一架繳獲來的瘸腿小鋼炮,更沒有海陸空的交叉作戰,只能用劇烈抖動的鏡頭,和足夠震撼心臟的音響效果來表現戰爭的嚴酷。影片在情節的安排上也不夠連貫,情節被生硬地切成一塊一塊的,觀眾的情緒始終沒有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而且也有一些戰爭細節顯得不夠真實,比如也出現了諸如中國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面對敵人的進攻或者埋伏,不躲在工事中阻擊或者匍匐前進,非要高高站起把自己的百十來斤當防彈背心使。雖然本片也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但是仍未能脫離個人英雄主義的戰爭的正義性的窠臼,沒有能夠就戰爭的本質做更深入的思考。
在我看來,拍戰爭片拍得好的,往往是站在失敗方或受損害方的角度去反映戰爭,反而顯得更真實和震撼。因為從弱勢方的眼光出發,往往能擺脫英雄主義、擺脫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的定義,從而從人性的角度、從戰爭的本質的角度上,來闡釋戰爭、揭示戰爭的殘酷性和愚蠢性,是的,戰爭不僅是殘酷的殺戮,戰爭更是人類之間解決紛爭的一種最愚蠢最無奈的一種方式。戰爭中的敵我雙方,是從宏觀上被區分開來的,但對於每一個參與戰爭的單獨個體來講,敵我的界限又是模糊不清的,從對面衝將過來的敵方士兵,與蹲臥在戰壕中的自己並沒有過直接的矛盾和衝突,雙方可能都是第一次見面,第一次打交道,卻要去拚個你死我活。戰爭中敵我的區分甚至是偶然的,記得很久以前曾經看過一本介紹解放戰爭的書,講到兩兄弟準備去當兵,結果就因為其中一人上了趟廁所,兄弟倆中先走的一個成了**黨的兵,而那個從廁所出來的則成了##黨的兵。此事也許太過典型和戲劇化,可以以此放大了看,卻不能不承認對於戰爭中的每個個體,成為敵對關係的確沒有太多的必然性。
戰爭尤其對於普通士兵是沒有太多的公平可言的,就如此部影片中所說,失蹤與犧牲的待遇救能差500擔米!所以說,影片中的那47個烈士其實還是幸運的,因為畢竟他們的連長還活著,還在為他們的被承認而苦苦尋找,並最終有了一個讓人感到安慰的結果。可是,戰爭中又有多少無名烈士再也無法起來為自己謀求一個承認,他們作為失蹤人員,不僅永遠與榮譽無緣,而且給他們的親人帶來了無限的屈辱和傷痛。但更加無處話淒涼的是那些戰敗方的陣亡者,他們的死又有誰來承認!是誰將他們送上了戰場,是誰讓他們不名譽的倒下。
「對於整個世界,你只是一個士兵;對於一個母親,你是整個世界。」
——阿拉曼陣亡將士某墓誌銘。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