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雨中曲/雨中情/万花嬉春

8.3 / 260,813人    103分鐘

導演: 史丹利杜寧
編劇: 金凱利
演員: 金凱利 唐納奧康納 黛比雷諾 珍哈根 米勒德米切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胤祥

2008-01-01 13:40:09

雨中曲:好萊塢的自嘲和自指


這部片子是經典,能代表一個類型片種的最高成就的片子不多,而說到歌舞片大概除了《音樂之聲》就是雨中曲。然而前者得了好多奧斯卡,後者什麼都沒有,然則不妨礙它出名。世界電影史的課程會講到如法蘭克·卡普拉等好萊塢前輩,然而不論什麼時候看的都是這兩部片子。然而歌舞片已經是一個沒落的片種,純粹的歌舞片早已化作類型元素進入了當下電影。不說《芝加哥》或《如果愛》,舉個小例子便是《功夫》裡面那段斧頭幫歌舞。

然而歌舞片的沒落是必然的。這種注重形式,並且有著規範的故事結構、人物類型和情節模式的「八股片」不再適應電視時代影院的特技大片導向。而與歌舞片有著密切關係的音樂劇則以演出的形式構建了自己的觀眾群和商業模式。40年代最鼎盛的歌舞片是不再屬於這個時代的一種回憶了。彷彿卓別林拒絕有聲片時代一般,歌舞片其實是拒絕電視時代的。就像影片中這群人迫不及待地要趕上有聲片的潮流一樣,歌舞片就這麼漸行漸遠。

而教科書般的《雨中曲》便是很有趣的一個例子。這種「Behind-Scene Story」(這次不再是「backstage story」)是歌舞片的重要內容,而本片涉及的電影經歷有聲化的這一段時期也是觀眾最感興趣的。以一種戲說歷史的態度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標準的正派和反派以及必須的Happy-ending,以及諸多經典唱段,算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了。然而這些之外,這樣一部影片涉及的好萊塢的自指是非常有趣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所謂「元電影」,影片中毫無顧忌地展示著製片廠體制下好萊塢的電影工業狀況,也涉及明星生活和八卦內幕。雖是冰山一角,然而也足以完成好萊塢自嘲式的自指。畢竟是一部輕喜劇,大可以在哈哈一笑之間說點悲涼的東西。倘若Kathy沒有遇到Don,她將一輩子作為蛋糕女郎存在;倘若不是在歌舞片的規定劇情下,Don這等大明星對Kathy也必然是始亂終棄,並且沒有哪家公司的老闆會廢柴到讓一個胸大無腦的女人要挾,也不會有哪家公司的老闆會允許以犧牲掉一個明星的代價捧紅另一個新人。因為這是MGM的作品所以連劇情都要設置成和WB出品的《爵士歌王》的競爭。然而影片中Don Lockwood講述的那段成名前的歷史才是真正的辛酸。如同童話一樣他熬出來了,然而沒有熬出來的人又有多少?所以說來說去,還是造的夢而已。

我其實是不喜歡歌舞片的。劇情推進緩慢,場景有限,而且我也不喜歡程式化的歌舞。有一次跟朋友開玩笑說布萊西特為什麼用中國戲曲來講程式化和虛擬性,分明應該從西方的歌舞片入手嘛。然而畢竟還要耐著性子看。然而片中Gene Kelly在雨中漫歌的那個唱段還是打動了我。我對一起看片的哥們說,你看,還是經典好萊塢滿堂亮的用光方式,你看,攝影棚裡下雨就是像下雨,不像現在所有電影電視拿水管子澆出來的樣子。然而我們在片子裡看過了攝影棚的工作方式,可片子裡其他所有的內景和外景(似乎除了一個真實的陽光普照的外景)都是在攝影棚裡拍的。說著這些的時候Gene Kelly開始唱了。他唱:I 'm singing in the rain。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26437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