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遐想中的攝氏30度

2008-01-02 04:13:32

死亡詩社----春風化雨般的溫柔


Captain , my captain!

    當孩子們站在桌子上注視著基廷的時候,真的,他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真正的充滿浪漫主義的現實世界。
    這是又一次意識形態上的勝利,這是由一次感情上的昇華。

                                                                                       ————題記
    我們不要一個被實利主義所籠罩,所佔領的校園。
    我們不要一個被垂而不朽的規則、死氣沉沉的紀律所貫徹的學校教育。
    我們不要這一切反生命的東西。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詩,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戲劇,生命是一場演出里最為充滿華彩的那個篇章。
    當目光炯炯地射向舞台的正前方,當音符漸止,剎那靜寂之後的掌聲雷鳴,當鮮花喝彩湧向前台,當你的面孔重又寫滿一個人所應具有的自信。那一瞬間,你彷彿看見了你的理想,你的未來。它鼓舞著你,引導著你,哪怕你將會走向死亡——這就是生命,桀驁不遜的生命。
 我們學習數學,學習經濟,學習法律,學習各種規則,同時,也學會屈服。
    來自於我們絕望的成人社會的實利主義的傳統,而不是發自作為當事人的青春年少的孩子們的浪漫主義的傳統。
 我們放棄理想,我們忙忙碌碌,然而這卻不能夠讓我們的生命快樂。因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想,沒有理想成功之後那種全身心的快樂的體驗,所以,越來越沒有自信……

    影片的故事情節也許有些老套,但這種所有老套中所田透露出來的人性力量卻不容忽視,故事中主要的無人就是尼爾和托德,當然還有基廷,一個領航的船長,而另外兩個則是年輕的,充滿好奇、希冀與激情的水手。
    一個是從別人生命陰影里走出來,看著陽光灑在自己身上的光輝,做想要做的事,走想要走的路的尼爾。在基廷老師的課堂上被點燃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重組了死亡詩社,瞞著父母參與他夢寐於求的話劇的演出。他飛揚的生命在「仲夏夜之夢」裡的精靈身上光芒萬丈。然而當帷幕落下,他還得回到現實,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在父母和夢想之間,他無路可逃,在那個飛雪的寒夜,最後一次帶上精靈的荊冠,踏著冰涼如水的夜色,了結了自己短暫的生命,以一個自由而鮮活的生命的姿態發出他最後無言的憤懣。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一個尋夢者的浪漫和激越,也能看到背負著現實生活壓力的被束縛者的無奈和呻吟。
    另一個就是托德。戲份不多,但卻舉足輕重。和尼爾是室友的他膽小,懦弱,他發奮學習,沉默少語。與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平常普通,但充滿正義和理想。他無能平凡的外表下隱藏著比別人更大的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後才有了一次無發抑制的爆發。對於老師的離開,他無能為力,甚至無奈地充當著指責人,但在基廷離開教室的瞬間,他站在了課桌上,呼喊著:「船長,我的船長!」這是基廷教的方式,一種換種眼光看世界的方式。現在,這種方式成為公然嘲笑現實世界可悲束縛的武器,雖然對於這個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導演還是讓我們看到在托德的帶動下,班裡的同學幾乎都陸續地站了起來,場面有點煽情,也不是很真實,但這確實給了我們每個人繼續前行的希望。
    基廷走了,但沒有人會懷疑,青春張揚的烙印永遠留在了這些剛剛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靈深處。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更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影片名為死亡詩社,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於自己的那部份思想,那部份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於心靈的那部份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而割捨和死亡都是伴隨著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終結的尼爾,有了被迫離開學校的基廷,。但痛苦的背後孕育的是新生,所以,影片讓我們看到了托德,看到滿教室的托德們,這就是延續和未來! 
    白衣飄飄的年代,仙樂飄飄的青春。漂亮的女生,白髮的先生,騎車的少年,走過的林蔭道,陽光下的斑駁落影……
    有人歌唱,有人吟詩……
    這樣的校園,這樣的青春,也許真的時光不再,時光不再……
    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
    因為有這種自信,所以,生命,才能夠稱之為活著。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後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