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kun
2008-01-05 09:25:12
"集結號"集結了什麼
一、
在看到開頭四分之一左右的時候,我感到相當不舒服,幾乎要起身離場。
從電影技術上來說:「集結號」戰爭場面的處理,包括鏡頭、道具、特效與演員演出,逼近「搶救大兵瑞恩」(台灣譯作「搶救雷恩大兵」)或是「兄弟連」(台灣譯作「諾曼地天空降」)的製作水平;華人電影能有此技術成就,值得慶賀。但是,影片對於戰爭過程的情節安排,卻有太多不合常理之處。
首先,我不明白,作為奉命阻絕敵軍以掩護大部隊轉進的這支後備軍,怎麼會被派去守一個地勢低漥之處呢?這不明擺著自尋死路嗎?為什麼不去守那座跨過汶河的橋?(可參考「搶救大兵瑞恩」當中最後的守橋之戰)
然後,當戴眼鏡的指導員被初次介紹給其他兄弟時,砲彈突然來襲,瞬間天搖地動。但,所有戰場老兵都知道,如果在開闊地中遭遇砲擊,首先會聽到砲彈破空而來聲音;而單憑這聲音就可以判斷砲彈的落點,判斷當下該躲或是不必理會。不太可能發生類似影片中那種猝不及防的狀況。
接著,國民黨軍第一次的襲擊,表現的是大量步兵密集地、彼此擠來擠去地、如螞蟻般地往敵陣地行進,難道他們不怕被對方一鎗打死十個嗎?這樣的場景安排彷彿是冷兵器時代的方陣,而不像是端著來福槍、具備遠距打擊能力的現代軍隊該有的行為。
而當國民黨軍隊推進到陣地前沿,兩軍開始準備短兵相接之時,國民黨軍的砲兵居然對敵陣地展開砲擊。難道他們不怕誤傷自己人嗎?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這些顯而易見的重大錯誤,暴露出導演對這整個戰爭場面的處理,僅僅是為了以不間斷的感官刺激與煽情元素對觀眾進行無差別轟炸;而對於戰爭的現實本身,並無意以更為認真、周延、深刻的設計來面對之。這對看過「搶救大兵瑞恩」與「兄弟連」這類嚴謹戰爭片的觀眾來說:「集結號」的戰爭場面,毋寧代表華人電影的創作態度在世界範圍內的倒退;這讓我很不舒服。
二、
然而,值得關注的,還不在於華人電影的倒退與否。
隨著影片的推進,可以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導演只關心一件事情,那叫做「榮譽」;開場那些戰爭場景,全都是為了鋪陳最後的授勳立碑而必須安排的舞台背景。也因此,前面所提到的重大錯誤,對導演來說,根本不是重點所在;重點是要確保有足夠的刺激煽情畫面來讓主角充分發揮他的堅毅、勇敢與手足之情,唯有如此,他才能夠獲得最後的「榮譽」。
這讓我想起施明德與紅衫軍。
一年半以前,在施明德領導之下,紅衫軍剛剛發起「一百元倒扁」運動,聲勢頗為浩大;朋友之間不時會相互詢問:「捐了沒?」。但當時我寫了這麼一段看法:
"這類運動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個:堅忍不拔地以非暴力的方式扳倒政權。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主義思想。其背後的預設是,扳倒之後,那個想像中的"自由民主"(彌賽亞?)就會降臨。也因為沒有更進一步更高層次的主義思想與路徑圖,肉體的衝撞與犧牲--也就是如同總統府前標兵一般的堅忍不拔,就成為唯一有效的/最終的出路。也無怪乎,一百塊倒扁不斷要抬出施明德當年堅忍不拔的絕食經歷。(別忘了施是軍校出身的)
十幾年前的URM,將民進黨往執政之路大大推進,十幾年後的一百塊倒扁,用的是一樣的方法。而我們一樣看不到主義思想,只看到堅忍不拔。倒扁之後呢?台灣的前景與自我定位在哪裡?送扁上台,到底給了台灣什麼深刻的教訓?反省這段過程可以提煉出什麼樣的智慧?抑或還是一樣想像在倒扁之後會有個彌賽亞自動降臨?(這是不是嬰兒潮世代自烏茲塔克-反越戰-村聲-電腦文明以來,內心深處依附於以美國為主之西方次文化的魯直樂觀主義鏡像?)在堅忍不拔底下,這些都被視而不見。
因此這是思想的貧困。十幾年前如此,十幾年後依然如此。你說,我會不感到深刻的悲哀嗎?"
多年以來,施明德經常強調他不畏強權與死亡威脅、坐牢多年的勇毅形象。整個紅衫軍運動,就在這「一個人的榮譽」的維繫與再發揚之上。至於當下真實的反抗與叛亂,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也因此,會有一個廣告出身的范可欽來主導運動的操作策略。「一個人的榮譽」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被視覺化、符號化、煽情化,不斷膨脹,然後,終至在今年泡沫化。
但除了堅忍不拔以外,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三達德上,出獄後的施明德到底做過些什麼?他有像他的老戰友許信良那樣,提出過具體的發展願景與建設性做法並一以貫之嗎?沒有人認真追問。於是,「一百塊倒扁」最終會成為一場空,會成為某些當初捐了錢的紅衫軍的不堪回首之痛,其實,良有以矣。
「集結號」所呈現出來的,對我來說,正是紅衫軍「一百塊倒扁」的同義反覆。那號角有沒有吹響、有沒有被聽到、有沒有起到實際的效用?根本就不重要(就像戰爭場面是否真實可信,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相較於那年在台灣,被視覺化、符號化了的「一個人的榮譽」集結了一億台幣的運動經費,這年在大陸,同樣被視覺化、符號化了的「另一個人的榮譽」,可以集結多少票房成績?
影片首週末的票房就破了七千萬人民幣;朋友之間相互在問:「看了沒?」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甚至播出它的票房消息。各界一片好評聲,許多觀眾也真的感動落淚。這林林總總的現象,彷如去年紅衫軍運動高潮時期的狀態。
從紅衫軍高潮迭起到「集結號」叫好叫座,兩個一前一後相距一年、分屬政治與電影範疇的流行現象,是否不約而同地透露了目前兩岸華人某種共同的集體潛意識?而紅衫軍運動最終泡沫化的殷鑑不遠,那麼,「集結號」現象呢?報紙上說,導演接下來有意拍攝三大戰役(估計是為了配合解放戰爭六十週年),聽此消息,到底該喜,還是該憂?
三、
看完電影之後,我來到北京影協影院樓下的書店逛逛。進門不久就看到架上擺著「兄弟連」當中E連連長溫特斯的回憶錄「親歷兄弟連」,二話不說,買下。
回家隨興翻閱,看到兩處引我深思。其中之一,是溫特斯回憶1945年一月,經歷了慘烈的突出部之役之後,E連隨團轉戰亞爾薩斯,接替受傷慘重的313步兵師。在他們的德軍對手當中,有一位漢斯.馮.盧克中校,驍勇善戰;某次戰役擊敗盟軍之後,他在一教堂內讓部下演奏巴哈的「一切感謝上帝」,聞者無不動容落淚。
46年之後,戰事早已平歇。溫特斯重訪這個教堂,同行的還有當年的對手盧克;在教堂裡,他們又演奏了一次「一切感謝上帝」。
這樣的場景,總是讓我深深感動。曾經殊死鬥爭的兩造,倖存多年之後,在白髮蒼蒼之際攜手回到老戰場,以音樂憑弔彼此。那是對於人生、對於命運的詠歎,也是伸出佈滿皺紋的手掌來,互相平撫彼此的心靈創傷。近十幾年來,隨著各種紀念二戰的活動,不時就會聽說這樣的故事。
人文學者林谷芳,曾經用「諦觀有情」來為中國文化的終極關懷與核心價值落下註腳。跟西方抽象理性思維美學(比方說巴哈的音樂)不同的是,中國人偏向入世的人間性,而林谷芳進一步指出:
「這種人間性有時會偏於現實,因此,為了讓它具備終極關懷的深刻與開闊,中國人乃『以詩心躍入歷史』,在『史的觀照、詩的感嘆』中與歷史有情同其聲息、共其呼吸…人乃連接於歷史與週遭的有情,乃能面對人生,乃能體會生命的終極意義就在這有情之間的悲憫」(林谷芳,「生命之歌」)
對我來說,戰爭結束後近半個世紀,溫特斯少校與盧克中校在巴哈的音樂中重逢,表達的正是諦聽這「有情之間的悲憫」。在這時空場景當中,「有情」以及其「之間」所引發的悲憫,存在於敵我兩造,存在於生者與死者,存在於過去作為戰場的教堂與當下作為告解之地的教堂;也存在於作為娑婆世界一員的聽眾,以及作為抽象理性超越性思維的巴哈音樂,兩者之間。裡頭的每一人事物,都有它的生命、都有它的故事、都有它的告白。「識得江流千古意,人間到處有真情」,而做為人的終極關懷,也就在諦聽、觀想、嘴嚼這人生一路走來,諸般現實風景所蘊含的真情故事,而以悲憫包容之、化解之。
惟其有如此宏闊的、深遠的、悲憫的胸懷與視野,方能在多年之後,對戰爭所造成的撕裂與破壞,給予一個超越性的撫慰與安置。否則,徘迴在戰場上的幽魂,不管當初是敵是友,又如何能安息,如何不再輪迴為觸發下一場戰爭的怨靈呢?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樣慎重的態度,當不僅僅是領軍將帥或士卒小兵所要奉行的;即便是後來以文化藝術形式再現戰爭場面與歷史的創作者,也必須謹慎以對的。特別是,後世的創作者或詮釋者有著不同於當初的立場與看法,甚至也可能有不同的資訊與表達工具,
在二十一世紀之初,我們看到美國有「搶救大兵瑞恩」以及「兄弟連」的出現。作為好萊塢大片,兩者都有著大美國主義的意識型態做為基底,但它們所展現的穿透力與感染力,依然令許多不同國籍的觀眾久久不能自己。無疑地,這有賴於影片創作群對於戰爭與歷史過程的宏觀與微觀之處,都保持著敬謹的態度。而這態度,當不只表現在道具、服裝、特效、場景等等訓詁的層次上,還在人物設定、情節、心理變化以及對敵我兩造立場的詮釋上面。
「親歷兄弟連」另一處引我深思的,就是「兄弟連」的故事血肉是建築在大量人物訪談與田野調查的基礎之上,特別是許多基層士官兵的回憶;進而從真實之處,抽取出跨越人性鴻溝的戲劇力量。而國共內戰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除了將領的回憶之外,又有多少士官兵的真實記憶出土了?有多少國共兩方的「溫特斯少校」與「盧克中校」可以在白髮蒼蒼之際,共同攜手在自己的樂聲當中,重新撫摸彼此胸中的塊壘?一起"諦觀有情"?
都說現在是中國和平崛起的時代,而「集結號」僅僅在技術水平上追上了好萊塢動輒以億計的製作經費,但在觀點與視野上,非但沒有展現超越世界一流戰爭片的企圖心,甚至還倒退。過去幾年來,如此這般技術一流、觀點視野匱乏的所謂大片,所在多矣;這其實是一種大美國意識型態影響下的文化浪費。多少學者專家已經說了,中國的崛起不能建立在美國式的現代化發展與浪費性消費之上,否則整個世界的物質與心靈將承受不起。作為一個具有高度自我期許的大國,對於文化創造的實踐前景,當有更具超越性的思維,而不是停留在上個世紀無止盡的工業化生產的意識框架底下,自己玩自己的。
因此,作為中國崛起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我看到這樣的影片獲得如此多的掌聲,思及中國文化軟實力在世界上的地位與前景,能不頓足再三嗎?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