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磺岛的来信/硫磺岛家书/来自硫磺岛的信

7.8 / 171,781人    141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山下艾瑞斯
演員: 渡邊謙 二宮和也 中村獅童 伊原剛志 加瀨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putnik

2008-01-08 23:23:48

需要反省的豈止日本


硫磺島家書

Only the dead have seen the end of the war. -Plato
 
剛看完《硫磺島家書》,還以為是日本人自己拍的呢,原來是美國老牛仔伊斯特伍德的片子。感覺很少看到日本人拍二戰的電影,就算思想開放到滿地A片的國家也不願意碰自己的傷疤,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歷史,這可能和老美當初沒有廢除日本的天皇制度有關。
 
在我們憤恨日本人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的時候,中國人也在犯著類似的錯誤。指責別人總是容易的,面對自己的歷史都缺乏正視的自信,刻意迴避和有意隱藏,這方面都是一個孬。說日本軍國主義抬頭,中國何嘗不是想夢迴唐朝,始終走不出兩千年來專制意識的影響。有人說,還提那十年幹嘛,和你有關係嗎,和現在有關係嗎,和我們未來必定強大的中國有關係嗎?這話還是拿來問那些擔心日本軍國主義復辟的人吧。
 
在反省上,西方人還是顯得更自信。尤其是德國人,雖然他們沒有拍出過什麼大片,但無論他們的認識和現在的民主程度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不過最近好想和中國關係不太好,不知道和三峽採訪是否有關。韓國的反省和認識也值得尊敬!

還是說電影吧,影片用人性的視角關注戰爭。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妖魔化對方,當念起對方士兵的家書,才發現原來大家來自母親的叮囑都是相識的。記得有位母親曾為自己兒子所寫的墓誌銘是,對於國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而對於一位母親,他是這個世界的全部。從個人的角度看,戰爭總是無奈的。士兵不過是政府玩弄政治的棋子。戰爭不過是少數政客以國家的名義玩的一場遊戲,代價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的流血犧牲,最可悲的是視死如歸的英雄,大多是被愚弄最深的精神俘虜。口號總是喊給別人聽的,喊久了甚至自己都感動了。像解放某某的口號還是不要輕易的喊出來,本人覺得不如先解放我們自己,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再解放思想!

需要思考的是,片中主角為了保衛日本本土,或者為了日本軍人的尊嚴而拼死抵抗,結局是什麼呢?美國毫不猶豫的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人到底應該紀念他,學習他,還是該反思呢?也就是說,有時候看似崇高的精神,其實是種迂腐和插向自己人的匕首!
 
想想中國的戰爭電影,總擔負著很強的教育使命,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生怕我們走錯道。遠的革命電影不說,90年代的《大決戰》也不說,看看《英雄》你就知道現在的所謂電影人拍片子在給誰看。視角總是高屋建瓴,動輒國家天下,集體人民。少數人在侮辱著大多數的智商和情商。是可忍,孰也可忍。像《蘋果》他們就認為老百姓是看淫穢,中國又沒有分級制,家長陪同都不行。把掃黃打非當作壓制言論的工具,反腐倡廉成了政治鬥爭的遮羞布。故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而《集結號》也不知為什麼能進《新聞聯播》做宣傳,詭異。

說實話,中國的電影不是拍給普通人看的,是在為審查部門拍的,是他們拿來拍領導馬匹的東西。呵呵,弱智的中國電影真正的觀眾是那幫最聰明的人。記得當初《鐵達尼號》上演時,我們的最高領導人帶領所有常委去看,告訴他們腐朽的資本主義也講犧牲精神,階級鬥爭,學學人家怎麼拍主旋律。十年過去了,中國電影導演還是個弱智。我相信,這樣培養出來的第六代,第七代,第一百零八代導演仍逃脫不了弱智的局面。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能感覺到我說的太多了,需要內省的該是我了。
 
背景音樂不錯。
評論